陆慧娟 作品数:145 被引量:44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电子电信 更多>>
一种Fibonacci优化理论的改进ELM分类方法 被引量:4 2015年 作为一种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相比传统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模型简单、泛化能力好、学习速度快等优点,在大规模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中为基因表达数据的肿瘤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是交叉科学领域新的突破.针对极限学习机随机确定权值,以及其算法存在大量隐层的神经元个数导致算法性能不稳定、分类精度不理想等问题,采用基于优化理论中的Fibonacci序列对ELM隐层节点与偏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Fibonacci优化理论的ELM分类方法(F-ELM).将改进分类方法应用到Hepatitis和Bridges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ibonacci优化理论的ELM分类方法性能得到提升,并相对传统的SVM算法、BP和Bayes算法的分类精度较高. 陆慧娟 魏莎莎 宋夫华 高波涌关键词:极限学习机 以人为本的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探讨 高校创新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在探索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例,探讨... 向琳 陶海军 陆慧娟 陈晓竹关键词: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 文献传递 PSO和Cholesky分解的KELM的基因表达数据分类 被引量:2 2016年 核极限学习机(KELM)可使低维空间中线性不可分的数据变得线性可分,增加了ELM算法的鲁棒性,但KELM算法的输入权值参数采用随机初始化,容易导致算法不稳定.为此,本研究提出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KELM中的权值初始参数进行优化、设定,以得到优化的分类器PSO-KELM.由于该算法输出权值求解采用传统的矩阵求逆运算,导致计算复杂,因此再对KELM的输出权值采用Cholesky分解进行优化.经一些标准基因数据集的实验表明,提出的PSO-KELM算法与已有的ELM、KELM、PSO-ELM相比分类精度更高,适用于基因表达数据分类. 杜帮俊 陆慧娟 严珂 郑文斌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 CHOLESKY分解 数据库课程群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数据库课程群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需要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 一种针对数据库课程群的混合教学模式,提出了基础—应用—实践—竞赛四步走的... 陆慧娟 高波涌 何灵敏 尤存钎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4 2016年 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模型,阐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前提条件,说明教学云平台在解决教学问题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推动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许翔 王秀敏 周杭霞 陆慧娟关键词:专业课程 全英语教学 分析模型 C4S2-319:面向复杂场景真实感绘制的并行简化方案 规模复杂场景的真实感绘制中,如何在简化效果与简化速度之间进行折衷一直是各种简化算法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基于快速局域网链接的多主机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场景真实感绘制的并行简化方案.该方案根据各绘制通道的实时负载情... 王修晖 王欢 陆慧娟 林海关键词:层次细节模型 真实感绘制 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载体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 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校计算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实践的基础上,从依托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问题... 陆慧娟 梁丽 龚宇平 王康健关键词:大学生 计算机专业 创新型人才 曲面多投影显示墙的画面校正及交互技术研究 王修晖 严珂 闫伟齐 陆慧娟 刘砚秋 王康健 杨小兵 冯世灵 张加 使用投影仪阵列驱动的多投影显示墙系统是解决单台显示设备分辨率的有限性和市场对超高分辨率展示平台的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与传统的液晶板拼接墙相比,多投影显示墙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无缝显示效果。但是,手工实现的多投影显...关键词:关键词:多投影显示墙 投影仪 人机交互技术 一种基于最小覆盖算法的多标签小样本场景数据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小覆盖算法的多标签小样本场景数据构建方法,属于小样本学习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训练集数据;构建测试集数据。本发明利用最小覆盖算法来构建多标签小样本情景训练数据,首先设... 金宇霏 陆慧娟6LoWPAN网络中RPL路由协议的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无线传感器路由协议由于受到硬件的限制,节点的能量、处理能力、存储能力都受到极大的制约.RPL(Routing Protocol for Low pow er and Lossy Netw orks)协议是工作在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的路由协议,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ROLL(Routing Over Low-pow er and Lossy netw orks)工作组专门为低功耗有损网络而提出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详细介绍AODV路由协议,阐述了RPL路由协议的相关术语、协议原理和拓扑结构;利用Contiki操作系统和其自带的仿真器Cooja模拟了RPL路由协议的运行过程,包含采用3种控制消息进行向上路由和向下路由的建立的过程,RPL路由协议的拓扑构建过程,数据包路由过程和Trickle定时器的应用;通过与传统WSN路由协议AODV在数据递交率、端到端时延等性能参数的仿真对比,验证RPL路由协议在低功耗有损网络中具有较高的性能. 陆慧娟 刘亚卿 夏海霞 陈贺婉关键词:AODV路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