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继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内固定
  • 6篇桥接
  • 5篇固定器
  • 4篇内固定装置
  • 4篇关节
  • 3篇软骨
  • 3篇软骨下骨
  • 3篇胫骨
  • 3篇胫骨骨折
  • 3篇髌骨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骨折固定
  • 3篇关节炎
  • 2篇愈合
  • 2篇置入
  • 2篇外固定

机构

  • 7篇昆明医学院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云南省玉溪市...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陆继鹏
  • 13篇熊鹰
  • 10篇赵烽
  • 9篇普淇
  • 8篇吴中雄
  • 6篇杨宏锟
  • 6篇柳百炼
  • 6篇李群辉
  • 5篇张武
  • 4篇杨慧勤
  • 3篇任云峰
  • 3篇耿承奎
  • 2篇柏涛
  • 2篇浦波
  • 2篇李伟强
  • 2篇舒钧
  • 2篇张仲子
  • 1篇徐永清
  • 1篇王大兴
  • 1篇王杰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桥接系统(ortho-bridge system,OBs)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9月采用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胫骨骨折患者,患肢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结果]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3±5.16)个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26±3.44)周,固定物拆除时间12~16周,平均(13.17±3.72)周。3例发生钉道排异反应,拆除固定物后痊愈,3例发生1.0 cm以内的肢体过长,18个月后逐渐等长,无成角、旋转及短缩畸形,无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术后带架行走步态正常,不影响穿裤子和保暖。末次随访时肢体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优27例,良11例。[结论]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灵活、多维固定、方便穿戴的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陆继鹏杨慧勤吴中雄杨宏锟普淇赵烽熊鹰
关键词:胫骨骨折儿童外固定
髌骨复位固定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髌骨复位固定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该器械对43例粉碎性髌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据张春才疗效评分标准:优35例,良5例,可3例,总优良率93%,无不良并发症。结论该装置使用简便、固定牢靠,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能有效减少传统内固定的并发症,为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提供了新的选择。
陆继鹏熊鹰柳百炼李群辉赵烽普淇张武吴中雄
关键词:粉碎性髌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内固定
复合材料置入软骨下骨诱发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作PMMA/HA复合材料,通过增加软骨下骨刚度模拟软骨下骨硬化,诱发实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以制作骨关节炎新的模型,探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方法]调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
陆继鹏
关键词: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骨关节炎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内固定后1、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的新生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对照组,8、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有效提供骨折端稳定、避免应力遮挡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
陆继鹏熊鹰李群辉吴中雄赵烽柳百炼甘学文普淇张仲子杨宏锟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装置
桥接组合式金属内固定植入系统对犬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3
2011年
背景:近年来内固定的研究主要从降低应力遮挡效应和减少血供破坏二方面展开。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内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X射线摄片、光镜观察。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1,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实验组内固定后8周开始出现明显骨痂生长,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稍晚,各时期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减少骨折端血供破坏,对骨折断端提供坚强动态的固定,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骨改建。
熊鹰陆继鹏李群辉赵烽张武
关键词:骨折固定内固定器骨折愈合
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Gustilo Ⅲ型骨折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胫腓骨GustiloⅢ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GustiloⅢ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桥接外固定支架结合传统创面换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首次进行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随访,观察患者康复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首次进行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骨髓炎、伤口感染、关节肿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桥接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另一方面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普淇熊鹰赵烽陆继鹏吴中雄黄江耿承奎杨慧勤
髌骨复位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研究
目的介绍自行研制的髌骨复位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性并探讨其治疗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病例进行髌骨复位固定器内固定治疗,其中粉碎性骨折19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
熊鹰陆继鹏柳百炼李群辉普淇赵烽杨宏锟张武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内固定装置
文献传递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6
2010年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共58例,其中肱骨骨折17例,胫骨骨折41例,邻近关节骨折14例,骨不连5例,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术后定期X线片检查,将患侧与健侧对比,并测量患肢成角、旋转和短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无伤口感染、骨不愈合、内固定金属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优38例,良17例,中3例,总优良率为94%。[结论]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生物学、生物力学特性符合骨科发展的BO原则,可操作性强,适应证广泛,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折部的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按期愈合及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发展的内固定系统。
熊鹰陆继鹏王大兴徐永清李群辉柳百炼赵烽张武任云峰普淇
关键词:肱骨胫骨骨折
软骨下骨刚度增加对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和MM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增加软骨下骨刚度后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和分布,探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方法调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羟基磷灰石(HA)和蒸馏水的比例,使反应温度低于40℃,制成PMMA-HA复合材料。刮除兔胫骨内侧软骨下骨后置入复合材料,对术后3、6、9、12周的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和MMP-1在软骨中的表达和分布,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复合材料以HA 2g、PMMA 1g、MMA 0.7ml、蒸馏水0.3ml混合时平均最高反应温度为38.17℃,且极限强度和刚度均高于软骨下骨。实验显示关节软骨随的时间的延长出现纤维化、裂隙、变薄,软骨细胞簇集,潮线模糊或消失,Mankin分级逐渐升高;免疫组化显示Ⅱ型胶原表达增加主要在软骨移行层和深层上部,MMP-1表达以软骨表层及中上层居多,两者染色强度随观察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结论软骨下骨刚度增加后软骨中Ⅱ型胶原和MMP-1表达的量均升高,提示软骨下骨硬化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为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陆继鹏舒钧熊鹰柏涛浦波李伟强
关键词:骨关节炎MMP-1免疫组化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骨折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系统治疗各类骨盆骨折共43例。按骨盆骨折Tile分型标准,B型骨折26例,C型骨折17例。术中根据骨盆损伤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术后参照Matta评分系统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按Majeed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情况。[结果]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伤口感染2例,静脉血栓1例,经换药和专科治疗痊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患肢短缩、骨盆倾斜等并发症,按Matta复位标准:优37例,良6例。临床功能方面:3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2例恢复正常,1例遗留轻度肢体麻木疼痛,1例医源性股神经牵拉伤,末次复查时症状基本消失;3例遗留习惯性跛行,大部分患者恢复原来的学习和工作;多数患者反映对就座、站立和性生活无明显影响;Majeed功能评分:优31例,良8例,中4例,总优良率为91%。[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灵活、固定可靠、适应证广等诸多优点,理论上可应用于骨盆任何部位的骨折。它是一种集锁定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架优势为一体的新型骨科内固定装置,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赵烽陆继鹏熊鹰普淇杨宏锟白力承任云峰吴中雄耿承奎杨斌
关键词:骨盆骨折固定术内固定装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