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世文

作品数:121 被引量:45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颅脑
  • 23篇外伤
  • 23篇脑外伤
  • 22篇创伤
  • 21篇脑损伤
  • 20篇手术
  • 14篇颅内
  • 12篇手术治疗
  • 12篇颅脑损伤
  • 11篇外科
  • 10篇肿瘤
  • 10篇颅脑创伤
  • 10篇脑创伤
  • 10篇创伤性
  • 8篇内压
  • 8篇细菌纤维
  • 7篇伤患者
  • 7篇外伤后
  • 7篇脑外伤后
  • 6篇血肿

机构

  • 8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9篇济南军区总医...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山东轻工业学...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21篇陈世文
  • 62篇田恒力
  • 46篇郭衍
  • 45篇高文伟
  • 40篇王敢
  • 29篇曹合利
  • 25篇陈浩
  • 22篇张荣伟
  • 20篇王韧
  • 19篇袁绍纪
  • 17篇徐涛
  • 15篇居世明
  • 14篇刘子生
  • 11篇戎伯英
  • 10篇刘文祥
  • 10篇卢培刚
  • 10篇张洪俊
  • 10篇胡锦
  • 8篇徐晨
  • 8篇袁方

传媒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实用医药杂志
  • 7篇中国微侵袭神...
  • 6篇中华医学会神...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国际神经病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上海医学
  • 3篇国外医学(神...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第二届中国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前卫医药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9篇2002
  • 6篇2001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新材料细菌纤维素对深Ⅱ度烧伤大鼠皮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研究表明细菌纤维素有利于皮肤组织生长和限制感染,为制备用于烧伤患者和慢性皮肤溃烂患者的生物敷料及临时皮肤提供有利条件。目的:观察生物新材料细菌纤维素对深Ⅱ度烧伤大鼠皮肤的治疗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木醋杆菌M12由山东轻工业学院酶技术研究室选育获得。清洁级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方法:菌株M12经液态30℃恒温静置培养6d发酵可产生不溶性的凝胶膜,用0.1mol/L的NaOH溶液,100℃煮沸20min,去除液膜中的菌体和残留培养基后,即得乳白色半透明的细菌纤维素膜。用自制烫伤仪于SD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各制造2.0cm×2.0cm大小的皮肤烫伤,随机选择一侧为治疗侧,表面敷以细菌纤维素膜,用1号手术缝线缝扎固定于周围皮肤上,另一侧为对照侧,不予包扎。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7,14,21,28d计算伤口愈合率。光镜下观察皮肤损害及愈合情况。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死亡,均未出现创面感染,术后21d治疗侧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他时间点两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织学观察两侧病理损害和愈合程度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结论:细菌纤维素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效果还需要运用其他类型皮肤损伤的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
陈世文马霞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烧伤生物材料
脑外伤急性期空腹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的联合测定与意义
陈浩田恒力戎伯英高文伟陈世文郭衍曹合利
特殊类型的开放性颅脑损伤-附6例报道
目的致伤物嵌入颅内是一种特殊的开放性颅脑损伤,临床上相对少见,在诊治上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总结致伤物嵌入颅内致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治疗体会以期指导临床救治。方法分析6例致伤物嵌入颅内致开放性颅脑外伤的受伤原因;特点及治疗情况...
曹合利田恒力陈世文高文伟陈炯崔宇辉陈浩戎伯英徐涛
关键词:开放性颅脑损伤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6和D-二聚体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患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D-二聚体的含量,观察血肿包膜的结构,探讨相关因子在CSDH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治疗进展。方法选取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5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VEGF、IL-6和D-二聚体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血肿液中IL-6、VEGF和D-二聚体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水平(P<0.01)。血肿包膜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毛细血管增生,大量红细胞渗出,VEGF表达呈强阳性。结论CSDH血肿腔中IL-6、VEGF和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三者可能是促进CSDH形成的重要原因。
江敦清陈世文陈孝菁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白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二聚体
不能说的“泌”密——青春期神经内分泌与心理健康
2023年
最近在家长和老师陪诊下,某精卫中心心理科来了一位神秘来访者小朵(化名)。她总是吞吞吐吐,不敢说出自己的秘密,“陈医生,我真的不敢说,我有很多不好的感觉,手机被监控,总感觉大家说话和表情无时无刻不在嘲笑我,秘密都被宣传出去了……”。陈医生直觉小朵存在比较多的与现实不匹配的幻觉妄想,同时伴有情绪失控,既往还有月经紊乱。出于对身心健康的谨慎。
陈思路马德红陈世文陈世文刘俊升
关键词:幻觉妄想月经紊乱心理科神经内分泌青春期心理健康
颅脑创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早期预测
目的建立预测模型早期预测脑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396例脑外伤患者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入院相关危险因素与进展性出血关系,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和计算C统计...
袁方丁军郭衍高文伟王敢陈世文陈浩田恒力
文献传递
U-74389G对脑外伤后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陈世文卢亦成杨中坚江基尧于明琨蔡如珏
关键词:U-74389G神经功能障碍脑外伤后21-氨基类固醇液压脑损伤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的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方法 对 14例颅内动脉瘤行动脉瘤夹闭术。经眉弓或翼点锁孔开颅 ,手术显微镜下初步暴露动脉瘤 ,置入神经内镜 ,观察动脉瘤颈及其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 ,动脉瘤夹夹闭 ,再次置入神经内镜了解夹闭情况。 结果 14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 ,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全部恢复良好出院。 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的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可充分暴露动脉瘤及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结构 ,手术创伤小 ,手术时间缩短 ,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袁绍纪张荣伟刘子生陈世文刘文祥卢培刚钟启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神经内镜锁孔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8
2011年
颅内动脉瘤发生率居于脑血管意外中的第三位,致残、致死率均很高。吸烟、高血压等是发生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瘤多发生于动脉分叉部位,以前交通动脉处最多见。其高峰年龄为40~60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以囊性动脉瘤最常见,20%左右为多发,一旦破裂,预后凶险。3T 3D-TOF-MRA具有非侵入性、无放射性、检查时间短等特点,适于进行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研究。
袁陆涛陈世文李明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MRADSA
额骨骨膜瓣在额骨广泛性骨折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杨治荣胡锦田恒力陈世文侯立军吴小军卢亦成
关键词:额骨骨膜瓣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