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 作品数:107 被引量:61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同一术者16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及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该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同一术者施行的16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资料,分析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比较前5年与后5年间的并发症差异。结果死亡率2.4%,并发症发生率为34.9%,胰瘘发生率为7.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手术出血量大于400ml(OR=2.87;95%可信区间:1.17~8.19;P=0.048)、胰腺质软(OR—1.95;95%可信区间:0.87~6.19;P=0.032)和胰管直径小于3mm(OR=3.78;95%可信区间:1.01~10.63;P=0.019)是影响术后发生胰瘘与否的危险因素;前5年与后5年患者临床资料在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5年的再手术率较前5年高、术后住院天数显著延长。结论手术出血量、胰腺质地和胰管直径是影响术后发生胰瘘与否的危险因素;为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应选用术者熟悉的吻合方式进行胰肠吻合。
- 陈东陈伟彭宝岗殷晓煜黎东明赖佳明梁力建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瘘手术后并发症
- 达芬奇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总结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该类患者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7月对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2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并配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 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5min,平均(120.2±15.8)min;术后住院时间3~15d,平均(5.2±0.8)d。其中术后3例(占3.7%)发生出血,1例(占1.2%)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占2.4%)发生尿漏,经积极治疗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工作,术后做好活动指导、出血与尿漏预防、肾功能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等护理工作是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 郑霞周洁胡雅龚惠萍王婷陈东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 胰头占位性病变
- 2011年
- 陈东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人男,51岁。半年前在外地医院行CT检查诊断为“胰头癌”(图1),于2010—02—01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前壁不规则结节(2.5cm×2.0cm),与胰头部相连,胰头部上缘不规则结节(3.0cm×1.5cm),组织水肿明显,胆总管直径1.5cm。
- 梁力建陈东
- 关键词:胰腺占位性病变
- 术前血清CA19-9联合CA125对肝内胆管癌术后病人预后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评估术前血清CA19-9联合CA125水平对肝内胆管癌(ICC)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ICC的145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不同CA19-9、CA125水平ICC病人的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清CA19-9及CA125水平都是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2,P=0.029)。根据术前CA19-9和CA125是否为阳性[CA19-9>37 kU/L为CA19-9(+),CA19-9≤37 kU/L为CA19-9(-),CA125>35 kU/L为CA125(+),CA125≤35 kU/L为CA125(-)]分组结果显示:CA19-9(+)/CA125(+)组病人预后明显低于CA19-9(-)/CA125(-)或CA19-9(+)/CA125(-)组(P<0.001,P=0.008)。不论CA19-9(+)或CA19-9(-),CA125(+)病人肿瘤TNM分期较差(P=0.023,P=0.005)。结论术前血清CA19-9联合CA125水平可更好的预测ICC病人的预后,原因可能与术前血清CA125阳性ICC病人TNM分期处于更晚期有关。
- 赵莹廖冰陈伟张一帆赖佳明黄力梁力建殷晓煜陈东
-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预后
- 糖尿病并发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相关因素10年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5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组内近10年来糖尿病病例的回顾,总结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1991/2000两所医院的11 369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对其中234例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病例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11 369例糖尿病患者234例发生慢性皮肤溃疡,发病率2.058%,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肢,骶 尾部及其他部位。234例患者中,非手术50例,48例痊愈,愈合时间52~84 d。手术184例,180例痊愈,愈合时间21~30 d。血管超声检查显示糖尿病足患者皆有动脉壁(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国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增厚,内膜粗遭,管腔不规则狭窄,血流阻力数较高。结论: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的治疗应是综合性的。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局部血液、准备创面床、手术植皮是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 朱家源朱斌钟展芳张涛陈东苏爱云唐冰利天增沈锐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皮肤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Whipple术的33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06例,女133例;年龄1~86岁,中位年龄55岁。根据术后有否再行手术将患者分为再手术组(24例)和非再手术组(315例),分析患者再手术情况及影响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再手术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再手术率为7.1%(24/339)。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出血8例,其中合并胰瘘5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其中合并胰瘘2例;胰瘘合并腹腔感染2例;胆瘘1例;切口裂开6例。再手术24例中9例与胰瘘有关,5例死亡患者中4例为胰瘘患者。再手术与术前糖尿病、术中出血量有关(χ2=5.588,4.565;P〈0.05)。术前糖尿病、术中出血量〉400 ml为Whipple术后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0,2.74;P〈0.05)。结论 Whipple术后胰瘘、切口裂开是导致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前糖尿病、术中出血量〉400 ml是Whipple术后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东肖伟锴邓量赖佳明彭宝岗梁力建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再手术糖尿病
-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临床价值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58例血清总胆红素(TB)>85μmol/L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减黄和其他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术前减黄31例(53.4%,31/58),平均减黄9d,减黄组术前的TB下降为(214±125)μmol/L,与减黄前的(292±103)μmol/L及未减黄组术前的(382±174)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减黄可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P)、直接胆红素(DB)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2%(32/58);减黄组为58.1%(18/31),未减黄组为51.9%(14/27),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个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影响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为肝切除,影响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为TB>340μmol/L。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术前的肝功能;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的风险性较高;术前胆红素过高易引发术后肾功能不全;术前是否减黄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相关。
- 陈东彭宝岗李绍强梁力建殷晓煜汤地吕明德黄洁夫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肝门部胆管癌肝切除
-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并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的外观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唐冰朱家源李新强朱斌钟展芳李爽陈东
- 关键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病理学观察早期削痂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优化护理策略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5~12月)和观察组(2020年1~6月)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优化护理策略,包括建立管理团队、优化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疼痛干预等。结果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优化护理策略能够减轻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 郑霞刘芬李雨晨胡雅陈东
- 关键词:肾癌快速康复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前列腺前脂肪垫淋巴结及肿瘤转移临床分析
- 2022年
- 目的评估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患者的前列腺前脂肪垫(PAFP)中淋巴结及肿瘤转移情况,初步探讨PAFP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RP的28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6±7)岁(范围:42~83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M(IQR)]为16.00(29.64)μg/L(范围:0.01~99.90μg/L)。244例患者为局限性或局部晚期,43例为转移性前列腺癌。所有患者术中常规切除PAFP并单独病理学送检;PAFP切除范围:尾侧至前列腺尖部,头侧至膀胱颈,两侧至前列腺与盆内筋膜连接处。217例患者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PAFP病理标本均经泌尿系肿瘤亚专科的病理科医师阅片及报告。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87例患者中,23例(8.0%)PAFP存在淋巴结,11例(3.8%)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而无其他盆腔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的PAFP存在脂肪结缔组织受侵。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M(IQR)]更高[48.2(73.0)μg/L比15.4(26.5)μg/L,Z=3.158,P=0.002],临床T分期和N分期更晚(Z=2.977,P=0.003;Z=2.780,P=0.005),术前Gleason评分更高(Z=2.205,P=0.027)。结论RP术中常规切除PAFP并单独送病理学检查,可能检出更多的盆腔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可能获得更准确的病理学N分期。
- 赵迪威周朝晖赵峻樑陈东杨振宇王骏龙星博张意军杨平曹云李济宾周芳坚李永红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