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增强

作品数:642 被引量:3,680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5篇期刊文章
  • 137篇会议论文
  • 58篇专利
  • 1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6篇自动化与计算...
  • 87篇理学
  • 35篇电子电信
  • 32篇矿业工程
  • 3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8篇电气工程
  • 17篇自然科学总论
  • 13篇化学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兵器科学与技...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机械工程
  • 6篇生物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3篇测控
  • 132篇预测控制
  • 78篇神经网
  • 78篇神经网络
  • 74篇混沌
  • 72篇网络
  • 71篇控制器
  • 65篇广义预测控制
  • 61篇非线性
  • 59篇鲁棒
  • 43篇混沌系统
  • 41篇分选
  • 36篇鲁棒性
  • 36篇自校正
  • 35篇自校正控制
  • 35篇校正控制
  • 34篇自适应控制
  • 32篇线性系
  • 32篇非线性系统
  • 29篇流化

机构

  • 552篇南开大学
  • 8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6篇中国民航大学
  • 2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4篇河北工业大学
  • 1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1篇天津职业技术...
  • 10篇天津大学
  • 9篇中国民用航空...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北京机电工程...
  • 6篇天津职业技术...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天津理工学院
  • 5篇中国航天科工...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科学院数...
  • 4篇中国民航学院
  • 3篇山东财政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41篇陈增强
  • 332篇袁著祉
  • 104篇刘忠信
  • 91篇孙青林
  • 59篇赵跃民
  • 53篇孙明玮
  • 38篇骆振福
  • 35篇段晨龙
  • 28篇张青
  • 25篇董良
  • 23篇张兴会
  • 22篇张博
  • 20篇梁春成
  • 20篇周恩会
  • 18篇陶秀祥
  • 17篇李翔
  • 17篇齐国元
  • 16篇江海深
  • 15篇李少远
  • 15篇杜升之

传媒

  • 36篇控制理论与应...
  • 27篇控制与决策
  • 22篇南开大学学报...
  • 17篇仪器仪表学报
  • 16篇物理学报
  • 15篇控制工程
  • 14篇计算机工程与...
  • 13篇计算机工程
  • 1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0篇系统工程与电...
  • 10篇智能系统学报
  • 9篇自动化学报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工业仪表与自...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系统科学与数...
  • 6篇信息与控制
  • 6篇计算技术与自...
  • 6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7篇2017
  • 24篇2016
  • 21篇2015
  • 15篇2014
  • 22篇2013
  • 19篇2012
  • 23篇2011
  • 22篇2010
  • 32篇2009
  • 20篇2008
  • 39篇2007
  • 40篇2006
  • 40篇2005
  • 50篇2004
6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宽粒级加重质的流化特性被引量:16
2009年
为拓宽气固流化床干法选煤加重质的粒级范围,分别配制了B—A型磁铁矿粉和B—A型粉煤,并按一定比例将两者混合作为宽粒级加重质,研究了其流化特性及分选性能,结果表明:由于A类颗粒中较细及密度较小物料的影响,随着床高增大,床层密度逐渐降低,且密度分布标准偏差较大,为0.0601g/cm^3.在合理的工艺及操作参数条件下,处于循环状态的0.3~0.074mm级磁铁矿粉和1~0.15mm级粉煤在流化床中分布均匀,床层密度均匀稳定,宽粒级加重质的流化性能良好,用于分选50~6mm煤炭,分选密度为1.61g/cm^3时,可能偏差(E值)为0.06g/cm^3,分选精度较高.
唐利刚赵跃民骆振福陈增强梁春成邢洪波
关键词:气固流化床流化特性分选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前馈补偿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被引量:21
1999年
采用多层前馈网络结构进行动态建模,并用Davidon最小二乘法作为在线学习算法,将辨识后得到的模型进行线性化.基于线性化模型设计广义预测控制器。将其与非线性前馈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非线性系统的前馈补偿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
李翔陈增强袁著祉
关键词:非线性控制神经网络广义预测控制自校正控制
基于二次布风的气固两相流分选机
一种基于二次布风的气固两相流分选机,包括流化室,链轮传动机构和设在流化室下方的一次布风器,在所述流化室内流化床的上方设有运动方向与链轮传动机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搅拌排料器,搅拌排料器的两端设有对称固定在流化室内的分选隔板,...
赵跃民骆振福梁春成陈增强陈清如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元与模糊控制的混沌系统的智能控制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的模糊控制器,既考虑到了模糊控制器的专家规则,同时又利用了神经元的学习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一维Logistic映射,基本的模糊控制器很难奏效,而将模糊控制器与神经元相结合,则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杨立明陈增强袁著祉
关键词:混沌系统模糊控制神经元智能控制
文献传递
多变量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器的矩阵方程求解
这篇文章具体描述了多变量隐式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器需要在线求解的矩阵方程,给出了一种计算机易于实现的简化求解方法,同时还讨论了方程的解的存在条件。
陈增强袁著祉
关键词:极点配置多变量方程解矩阵控制器自校正控制器自校正控制
比例积分型广义预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广义预测控制(GPC)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一直是控制理论分析的难点.本文通过对预测控制系统闭环特征多项式的研究,证明了一步预测比例积分型GPC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同时,利用根轨迹法分析了控制参数与闭环极点的关系,明确了比例积分型GPC中参数的物理意义.通过一个数值仿真例子,从频域分析的角度说明了比例积分型GPC较普通GPC的优越性.
李韬陈增强张纪峰
关键词:预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稳定性分析频域分析根轨迹法
一种新的混沌蚁群算法及其在QoS组播路由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2010年
基于QoS的组播路由问题是通过发现具有某种相关性能约束的最佳组播树,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以支持应用的QoS需求,作为以QoS为中心的网络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网络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针对多约束条件下的QoS组播路由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沌蚁群算法.该算法基于传统的蚁群算法所存在的不足,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对蚁群算法的运行参数进行动态地优化选择,自适应地改进了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混沌蚁群算法比该文提到的遗传算法及蚁群算法在解决多约束组播路由问题上具有更好的性能.
孔笋陈增强
关键词:QOS组播路由蚁群算法参数优化
强制循环蒸发系统线性自抗扰解耦控制的鲁棒设计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强制循环蒸发系统液位与出料密度两个回路的非线性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线性定常自抗扰解耦控制设计。首先通过引入虚拟控制量,将对象解耦配置为两个单输入单输出子系统,并对每个回路设计降维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随后,对观测器动态线性化得到的近似积分器环节进行比例控制。最后,在可能的大工况内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增益耦合矩阵和比例增益。该算法使用观测器估计并补偿动态耦合部分,降低了控制器对数学模型的依赖程度;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定常控制增益矩阵,避免了实时测量出料温度,降低了对传感测量的要求,提高了可靠性并降低了实施难度。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消除液位回路和出料密度回路的耦合作用,在大工况内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张园孙明玮陈增强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解耦控制粒子群算法计算机模拟
一种基于Sugeno模糊模型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Sugeno模糊模型的、针对测量时间受限条件下测量数据处理的模糊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概率理论和模糊逻辑 ,分析处理多个中间测量结果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并对这些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在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
边润强陈增强袁著祉
关键词:测量数据处理模糊决策数据融合SUGENO模糊模型
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分选一体机
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分选一体机,包括前机架、后机架、分选床、设在分选床前端上部的叶轮给料机,分选床的尾端设有矸石叶轮排料机和精煤叶轮排料机,分选床的上部设有除尘引风罩,底部设有布风室,布风室上部设有布风板,所后机架底部设有...
赵跃民杨旭亮赵鹏飞骆振福陈增强段晨龙宋树磊
文献传递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