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飞

作品数:88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化学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6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5篇酰亚胺
  • 27篇马来酰亚胺
  • 26篇树脂
  • 25篇双马来酰亚胺
  • 23篇环氧
  • 22篇环氧树脂
  • 19篇力学性能
  • 19篇力学性
  • 18篇聚醚
  • 15篇聚醚砜
  • 14篇改性
  • 12篇纳米
  • 12篇介电
  • 11篇电性能
  • 11篇耐热
  • 11篇耐热性
  • 11篇介电性
  • 11篇介电性能
  • 9篇聚氨酯
  • 8篇微观形貌

机构

  • 86篇哈尔滨理工大...
  • 10篇哈尔滨市香坊...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86篇陈宇飞
  • 15篇张清宇
  • 13篇冯涛
  • 12篇代起望
  • 11篇汪波涛
  • 11篇滕成君
  • 10篇李志超
  • 10篇韩阳
  • 8篇张希旺
  • 6篇范勇
  • 6篇孙佳林
  • 6篇陈炳艺
  • 5篇王立平
  • 5篇边宗真
  • 5篇林彩威
  • 4篇崔巍巍
  • 4篇张晔
  • 3篇岳伟
  • 2篇孟大伟
  • 2篇尹佳山

传媒

  • 16篇复合材料学报
  • 10篇哈尔滨理工大...
  • 8篇绝缘材料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河南化工
  • 1篇腐植酸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1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CDIO培养模式初探
2014年
本文结合当前材料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对人才的急需,研究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培养方案出发,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采取CDIO培养模式并与导师制结合。该模式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方面出发,结合基础化学、材料合成以及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体系改革,该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陈宇飞孟大伟孙凤莲俞泽民周浩然金镇镐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DIO模式导师制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醇溶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b>多壁碳</b><b>纳米管改性醇溶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的耐热、抗静电、耐极性溶剂等性能还不够理想。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改性醇溶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
陈宇飞张晔张希旺张清宇
文献传递
BF/EP-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聚氨酯(PU)增韧环氧树脂(EP)为基体,连续玄武岩纤维布(BF)为增强体,制备了BF/EP-PU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断裂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系统研究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处理、PU的添加量对BF/EP-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经KH550处理后,BF/EP-PU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明显提高,适量聚氨酯的加入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低频时(0-100 Hz)复合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和相对电容率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当频率升高到100 Hz以上时介质损耗因数和相对电容率逐渐趋于稳定。
陈宇飞冯涛代起望
关键词:聚氨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介电性能力学性能
聚醚砜/双马来酰亚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聚醚砜(PES)增韧双马来酰亚胺(BMI)与环氧树脂(EP)体系的微观结构与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PES/BMI-EP复合材料。通过FTIR和SEM分析可知PES未与BMI-EP树脂发生化学反应,而是与BMIEP分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并以两相结构存在,是多相复合材料。在PES/BMI-EP复合材料中,PES为分散相,相与相之间界面模糊,其断面裂纹不光滑方向发生改变,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能谱测试结果证明PES与基体间存在相互渗透现象,PES均匀的分散于基体树脂中。力学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当PES含量为4wt%时,PES在基体树脂中分散性较好,其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达到最高,为144.9MPa和19.7kJ/m2,比BMI-EP基体树脂分别提高41.2%和90%;热失重测试结果显示,适量的PES能提高PES/BMI-EP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过量添加不利于材料分解温度的升高。
陈宇飞郭红缘李志超韩阳汪波涛楚洪月
关键词: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醚砜力学性能分解温度
Nano-SiO_2/PU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2年
文章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改性纳米SiO2,并利用超声设备将其分散在聚醚二醇中,再加入TDI进行预聚反应,得到-NCO封端的预聚体。利用二乙烯三胺扩链得到A组分,加入固化剂B组分,制得醇溶型纳米SiO2/PU胶黏剂。并对改性后的胶黏剂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与聚氨酯达到很好的纳米尺度的复合,且掺杂SiO2后的聚氨酯胶黏剂剪切强度和耐水性进一步提高。
陈宇飞孙影李连明尹佳山姜婉嘉
关键词:光催化氯苯废水处理
超临界氧化铝/聚醚砜-BMI-BBA-BBE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耐热性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超临界乙醇修饰纳米Al2O3,得SCE-Al2O3,使其表面沉积活性基团;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基体、3,3′-二烯丙基双酚A(BBA)和双酚A双烯丙基醚(BBE)为活性稀释剂、聚醚砜(PES)为增韧剂、SCE-Al2O3为改性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SCE-Al2O3/PES-BMI-BBA-BBE复合材料。采用SEM和FTIR观察分析了SCE-Al2O3纳米粒子和PES的增韧机制。结果表明:SCE-Al2O3纳米粒子处理时间不宜过长,5min为宜;FTIR显示在3 457cm-1附近的—OH吸收峰增强,说明粒子表面沉积了活性基团—OH;PES与BMI-BBA-BBE呈现两相结构,PES树脂以"蜂窝"状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BMI-BBA-BBE中,PES用量增加会使其粒子尺寸增大,适宜用量为5wt%。SCE-Al2O3/PES-BMI-BBA-BBE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PES树脂会使材料的热分解温度降低,但SCE-Al2O3会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4wt%SCE-Al2O3/PES-BMI-BBABBE的热分解温度为444.41℃,较基体树脂提高了20.52℃,600℃时残重率为47.64%,提高了7.09%。
陈宇飞代起望滕成君谭珺琰张清宇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聚醚砜超临界乙醇AL2O3耐热性
聚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及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以3,3′-二乙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DEDADPM)、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采用化学亚胺化法合成了马来酰亚胺预聚体,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和无机组分(铝溶胶)对其改性。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及界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拉力试验机对其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对其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tanδ)和热分解温度也进行了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亚胺化时间越长亚胺化越完全;铝溶胶很好的分散于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交联剂(DAP)的引入使薄膜的韧性有较大提高,较原膜约提高80%,而加入铝溶胶使其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比原膜高;由于DAP及铝溶胶的引入使得介电常数ε有所提高,介质损耗tanδ降低,同时热分解温度也有所提高。
马艳陈宇飞刘伟范勇张明艳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共聚改性
MAH-GO/MBMI-E51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22年
以少层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再用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制得MAH-GO。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双酚A环氧树脂(MBMI-E51)为基体、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MAH-GO为增强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MAH-GO/MBMI-E51复合材料,并表征MAH-GO的微观结构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微观片层结构清晰完整,MAH通过化学键成功接枝到了GO表面,GO片层出现卷曲现象,选用化学滴定法测得接枝率约为7.26%。MAH-GO/MBMI-E51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显示:随着增强体的增加,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由最初平直的"河流状"变为微裂纹发展延伸的"树枝状"再到密集的"韧窝状",断裂方式实现了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的转变。当MAH-GO添加量为1.25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分别为24.18 kJ/m^(2)、209 MPa和14.15 GPa,比基体树脂分别提高了200%、81.7%和524%。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陈宇飞赵辉滕成君
关键词:双酚A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力学性能
KH-SiO_2/PES/MBMI-E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019年
为了提高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BMI)的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改性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聚醚砜(PES)为增韧剂,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的纳米SiO_2作为无机填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KH-SiO_2/PES/MBMI-E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纳米SiO_2在1555cm^(-1)处出现了N-H弯曲振动吸收峰,证明硅烷偶联剂已接枝到SiO_2表面。SEM结果表明:树脂基体加入PES与纳米SiO_2后,形成了一种多相结构,PES与纳米SiO_2可以协同增韧树脂基体,材料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纳米SiO_2含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纳米SiO_2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及弯曲强度分别达到20.79kJ/m^2和157.23MPa,比树脂基体分别提高了102.2%和53.5%。热失重分析表明:纳米SiO_2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当SiO_2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达到411.3℃,比树脂基体提高了15.8℃。
柴铭茁邢浩耿成宝陈宇飞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纳米SIO2聚醚砜耐热性
Al2O3与两种热塑性树脂协同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以3,3’-二烯丙基双酚A(BBA)、双酚A双烯丙基醚(BBE)为活性稀释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MBMI)为反应单体合成聚合物基体(MBAE),以两种热塑性树脂(聚醚砜(PES)和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为增韧剂、以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的纳米Al2O3为改性剂,制备了Al2O3-PES-SPEEK/MBAE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SEM、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热失重测试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结果表明:SPEEK中存在磺酸基团,微观结构更松散,磺化度约为41.3%;Al2O3为纳米级短纤维状晶体,表面含有活性羟基。Al2O3-PES-SPEEK/MBAE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表明:适量的PES、SPEEK和Al2O3在基体树脂中分散均匀,断面形貌呈鱼鳞状,断裂纹不规则且发散,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PES、SPEEK及Al2O3质量分数分别为3 wt%、2 wt%和3 wt%时,Al2O3-PES-SPEEK/MBAE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为172.9 MPa、4.7 GPa和21.4 kJ/m^2,分别比基体树脂提高了73.1%、74.1%和125.3%,并且Al2O3-PES-SPEEK/MBAE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为453.5℃,比基体树脂提高了15.4℃,Al2O3-PES-SPEEK/MBA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有较大提高。
陈宇飞代国庆田麒源董磊崔巍巍滕成君
关键词:聚醚砜磺化聚醚醚酮AL2O3双马来酰亚胺耐热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