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
- 作品数:82 被引量:3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近岸港口风暴潮与台风浪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模拟近岸港口风暴潮与台风浪的相互作用,利用ECOMSED和SWAN,采用嵌套方法,使用海图水深数据、Holland台风模型气压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0808号台风为天气背景,规划4组数值试验,通过单向耦合研究该港区及邻近海域的台风浪和风暴潮水位相互影响。使用ECOMSED模式,按是否考虑波浪作用分别计算苏澳港风暴潮水位。对比结果表明,考虑海浪影响的风应力以后,风暴潮水位更加接近实测值,海浪通过风应力对苏澳港风暴潮位有全局性的调制作用,苏澳港内聚集更多的海水,内外的水位高度差加大,海平面更加倾斜。使用SWAN模式,按是否考虑风暴潮位影响分别计算了苏澳港的台风浪,试验结果表明,波高受风暴潮位的影响是局部的,靠近岸边的有效波高有所增大,增大的幅度约1m,而水位较深的地方有效波高变化不明显。
- 武海浪陈希陈徐均黄亚新
- 关键词:台风浪风暴潮
- 南海东沙群岛南侧海域的潮余流特征被引量:5
- 2015年
- 为分析南海东沙群岛南侧海域次表层潮余流特征,基于布放在该海区的锚碇潜标海流资料,利用T-TIDE调和函数和低通滤波等方法,实现潮流调和常数的提取和余流的分离。该海区次表层潮流分潮K1,Msm,O1,M2和Ssa为主要分潮,各分潮东分量振幅大于北分量振幅。研究表明:潮流东西向运动强于南北向;各分潮振幅随深度变化不一致,造成潮流类型在不同深度上有所变化;二月平均余流出现相对异常现象,流速相对较大,可达83.65cm/s。次表层月平均余流变化与南海季风的盛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季风对该海区影响可达次表层深度。结合相应的温盐数据和高度计资料发现,余流异常与经过该海区的反气旋涡有关,涡旋改变了该海区原有的水体结构。
- 胡冬陈希张守业李妍
- 关键词:东沙群岛潮余流
- 东海入海爆发性气旋预报系统被引量:1
- 2005年
- 利用卫星云图资料,结合东海入海爆发性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先兆,对东海入海爆发性气旋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路径等要素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报系统。实际资料效果检验表明:该方法对东海入海爆发性气旋要素预报的准确度较高,所建系统使用方便、灵活,为东海入海爆发性气旋的预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许建平陈希周林
-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入海卫星云图资料
- 台湾岛邻近海域台风浪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8
- 2002年
- 基于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 SWAN(Simuation Waves Near-shore),在充分考虑相关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帽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基础上,以较高的分辨率对影响台湾岛邻近海域的9015号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所需风场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同化相应台风资料后提供;用自嵌套方式提供模式波谱边界条件。模拟结果与实际台风浪资料相符较好。台风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台风中心位于台湾岛邻近海域的不同位置,台风浪有效波高的分布特征和传播方向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可以为整个台湾岛邻近海域台风浪分布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提供较好的参考。
- 陈希沙文钰闵锦忠
- 关键词:台湾海峡台风浪数值模拟
- 海洋边界层内风、浪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5年
- 鉴于海洋边界层内风、浪相互作用在海洋、大气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较详细地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海洋边界层风、浪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由最初的关于风应力和空气动力粗糙长度的统计研究发展到后来的利用模式探讨海洋边界层的结构和风、浪耦合机制。最后简单讨论了风、浪耦合研究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 李建东陈希蒋国荣刘庭杰
- 关键词:空气动力
- 中国近海海平面高度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本文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计算了中国近海渤海、两巴海峡①、黄海、东海中部和南海北部等五个典型区域海平面高度异常特征指数,分析了各海区特征指数的振幅变化规律及周期,并用这些指数与海平面风场及温度场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平面高度异常除黄海外各海区都具有显著周期变化。异常指数与风速正相关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中低纬海域,负相关区域主要位于中亚至我国大陆西部和中太平洋近赤道海域,与温度场正相关区分别位于非洲大陆南部、澳洲大陆南部和南美大陆中南部,负值相关区主要位于北印度洋和东太平洋海域。与温度相关场分布表明中国近海海平面高度异常与ENSO现象有关。
- 杨建沙文钰卢军治陈希
- 关键词:东中国海风场温度场
- 考虑海水强跃层特征的MVP系统盐度剖面校正方法试验被引量:1
- 2023年
- 走航式海洋剖面测量系统(Moving Vessel Profiler,MVP)具有空间高分辨率温盐剖面探测的优势,但由于采用无泵型CTD进行温盐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传感器响应时间匹配和热惯量校正处理是其数据应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现有热惯量校正方法在强温跃层处仍然存在盐度尖峰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测量温度梯度廓线分析的分层热惯量校正参数寻优方法,校正温度和电导率,进而校正盐度剖面。利用西太平洋某航次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降低了MVP上下行测量剖面的盐度差异,盐度尖峰基本被剔除,特别是温跃层处得到明显改善,上下行剖面的平均绝对盐度差从0.031降低到0.016 1,总体的盐度误差减小48.1%,验证了本文提出的MVP盐度剖面校正方法的合理性。
- 李洪臣陈希毛科峰王鹏皓李明
- 关键词:MVP
- 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
- 一种船载开路涡动观测系统安装支架,包括横杆、设备安装杆、两根竖起的固定支撑杆(1、2)、竖起的可滚动支撑杆(3),套管转动装置;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套管转动装置上,套管转动装置装在第一固定支撑杆(1)并带动横杆围绕着第一固定...
- 黄小刚费建芳陈希程小平刘磊丁菊丽
- 文献传递
- WAVEWATCH-Ⅲ海浪模式中岛屿次网格效应的检验与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综合利用水深数据和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在优化WAVEWATCH-Ⅲ模式计算网格的基础上,发展了波能通量穿透度系数自动计算方法,完善了岛屿次网格地形效应计算方案;并与直接提高网格空间分辨率来分辨多岛屿地形处理方案的计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岛屿次网格效应方案充分体现了海岸和多岛屿地形对海浪传播的影响,且主要是对低频海浪能量的抑制和阻碍作用,对模式计算结果有明显改善;在低分辨计算网格中考虑岛屿次网格效应时,模式对有效波高的计算精度与高分辨率网格的结果精度相当,且计算效率有显著提高。
- 毛科峰陈希李妍张韧
- 基于机器学习和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声速剖面快速重构被引量:1
- 2025年
- 海洋声速显著影响水下声传播特性,快速获取声速剖面对水声定位、目标探测和水下通信意义重大。单变量经验正交函数法(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gression,sEOF-r)通过建立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表环境信息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重构声速剖面。上述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声速与海表信息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是逐格点重构对于大区域三维声速场重构而言计算效率低下。为此,本文基于HYCOM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资料,采用三维经验正交函数法(three dimensional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3D EOF)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建立声速与海表面温度、海平面高度等海表信息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提出一种区域逐深度层的全海深声速剖面快速重构方法(3D EOF-RF)。声速剖面重构结果表明:3D EOF-RF的重构精度和重构效率均有效提高,且重构结果具有较好的空间连续性,声速剖面重构的平均精度比经典sEOF-r法提高1.5 m/s,重构效率提高70.58%。
- 李洪臣李明陈希毛科峰王鹏皓刘宇航
- 关键词:声速剖面EOF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