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才

作品数:2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菲利普·罗斯
  • 3篇叙事
  • 3篇《美国牧歌》
  • 3篇《反生活》
  • 2篇英语
  • 2篇犹太
  • 2篇身份
  • 2篇威尔斯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小说
  • 2篇民族
  • 2篇后现代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英语
  • 1篇大学生英语写...
  • 1篇大学英语
  • 1篇东方主义
  • 1篇动物故事
  • 1篇心理现实
  • 1篇心理现实主义

机构

  • 15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6篇陈才
  • 2篇刘捷
  • 1篇田小红
  • 1篇石发林
  • 1篇王逢振
  • 1篇孙炜
  • 1篇冯学全
  • 1篇刘容

传媒

  • 4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外国文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民乐园的悲歌——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2013年
美国被视为移民的天堂,一代又一代的犹太裔美国人在这里痛苦抉择,艰辛劳作,追逐着美国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白人主导文化之下,犹太裔美国人始终是他者,受到排斥与压迫。对于身份情结浓厚的犹太裔美国人来说,移民乐园为他们奏响的闭幕曲是一曲悲歌。
陈才
关键词:美国梦他者
论《赫索格》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被引量:1
2009年
在心理小说中,现实的含义已从原来外在的客观实在转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现实。《赫索格》以其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刻画、淡化的情节和人物外在行为不完全的展现,成功地诠释了心理现实,同时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心理小说特色。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集中地体现了贝娄现代主义创作和现实主义倾向的融合。而这种现代和传统的交织正是贝娄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的特点。
刘容陈才孙炜
关键词:《赫索格》心理现实主义心理小说
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大学英语写作成绩的对比,发现前者成绩明显低于后者。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差异外,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都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文从建构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分班分级教学和改进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石发林陈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虚幻亦真实的迷宫——博尔赫斯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叙事游戏被引量:1
2017年
《交叉小径的花园》在内容上和文本形式上都令缺乏经验的读者格外迷茫,这源于博尔赫斯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博尔赫斯并非炫耀叙事技巧,而是将故事变成叙事的载体,将叙事本身变成走进现实的大门。迷宫叙事和叙事的迷宫是他在东西方哲学思想影响下对世界的思考和艺术表达方式。
陈才冯学全
关键词:叙事后现代主义
《美国牧歌》蕴涵的文化母题
2010年
在《美国牧歌》中罗斯解析了"父子冲突"这一犹太文化母题。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冲突的焦点从对犹太传统的反叛转向了对美国价值观的背离。母题的内核超越了种族和身份,由狭隘走向普遍。
陈才
关键词:文化母题犹太价值观
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针对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水平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才能发挥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功能。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校本开发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确立科学有效的开发原则,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析师生情况、汇总学校资源,建立系统的课程文本生成机制和评价机制,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其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授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加强资源环境建设和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
刘捷田小红陈才
关键词:视听说课程校本开发
犹太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创伤——以菲利普·罗斯的《反生活》和《美国牧歌》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源于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犹太有着浓厚的身份情结。离散、隔离、大屠杀的现实磨难是每一个犹太人心头挥之不去的伤痛。犹太裔美国人在融入美国文化的过程中时刻受到"我是谁,来自何处以及要往那里去"的拷问。犹太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创伤成为犹太裔美国作家的重要创作主题。本文以菲利普·罗斯的《反生活》和《美国牧歌》为例,探讨了犹太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创伤。罗斯通过对犹太裔美国人文化身份创伤的书写,唤醒犹太裔美国人重新审视自我,对自身的民族性进行思考和探索。
陈才
关键词:文化身份创伤菲利普·罗斯
威尔斯《时间机器》的双重叙事被引量:2
2015年
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是维多利亚时期大英帝国的一面镜子。威尔斯在小说中采用以后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为核心的帝国主义叙事,体现了由帝国繁荣所引发的资产阶级的浪漫情怀。但同时,他又用现代主义叙事表达了对帝国的繁荣能否持续的担忧,并对帝国的殖民统治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帝国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叙事赋予了《时间机器》耐人寻味的意蕴,表达了维多利亚中后期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知识精英内心挣扎的某种极端状态。
陈才
关键词:威尔斯东方主义后殖民现代主义叙事
未雨绸缪:威尔斯科幻小说的哥特叙事被引量:3
2015年
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繁荣,殖民扩张使帝国主义盛况空前,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入人心,科技理性大行其道,创作生涯集中于该时期的威尔斯的作品也未能脱离帝国主义叙事的痕迹。不过,威尔斯受赫胥黎思想的影响,他未雨绸缪,洞悉到处于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面临的"灾难",并用哥特叙事的方式对进化论、科技理性和工业化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大英帝国命运的焦虑与恐惧。
陈才
关键词:威尔斯科幻小说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被引量:1
2010年
今天,在中国的文学批评界,人们似乎不再谈论现实主义,仿佛它已经过时。但詹姆逊却从后现代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重新审视卢卡奇和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提出了现实主义的第三个维度,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认知测绘'和'地缘政治美学'的概念,使现实主义在新的语境下获得新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詹姆逊对现实主义的看法及其形成过程。
王逢振陈才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现实主义认知测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