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清
- 作品数:37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术在不同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疗效。方法确诊为喉癌(声门型T2~T4级)的31例患者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同期使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全部病例术后7~11d拔除胃管,恢复吞咽功能;12~20d拔除气管套管,平均16.2d;成功拔管29例(占93.5%),均恢复发声功能,发音嘶哑,交流无障碍。随访2a,2a生存率为100.0%,无1例复发;随访满5a21例,5a生存率为66.7%(14/21)。结论利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垂直部分喉切除后缺损的喉腔,基本上能保留喉的发声、呼吸、吞咽功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 彭峰陈振清符士楠杨礼明
- 关键词:喉功能重建术
- 蝶窦病变34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总结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确诊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34例中慢性炎症26例,真菌病4例.囊肿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34例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3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CT检查应作为诊断蝶窦疾病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对治疗蝶窦疾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杨礼明邓建华莫宋平陈振清
- 关键词:蝶窦疾病蝶窦病变鼻内镜手术内翻性乳头状瘤出院后真菌病
- 自制鼻中隔黏膜软骨刀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制鼻中隔黏膜软骨刀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需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1例。A组使用自制鼻中隔黏膜软骨刀,B组使用外科小圆刀,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随访2~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但A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自制鼻中隔黏膜软骨刀,操作方便,力度易控制,制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林振华杨礼明陈振清顾洁玲吴世安易虹
- 关键词:鼻中隔
- 颈深部多发脓肿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颈深部多发脓肿患者的临床表征,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行颈侧切开探查引流的26例颈深部多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7例,女9例,年龄3~75岁,中位年龄56岁,因鳃裂瘘管感染致病1例,颈部异物1例,扁桃体异物1例,咽扁桃体炎2例,口底脓肿1例,牙源性感染1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5例,重度贫血1例,菌血症1例。伴有咽痛16例,吞咽困难10例,呼吸困难9例,发热7例。26例均有不同程度颈部活动障碍及张口受限。其中9例因脓肿严重压迫气道紧急行气管切开。全部病例均放置负压引流管,置管时间4~22 d,中位天数10.5 d。住院周期9~34 d,中位天数17 d。26例脓液均送细菌培养,阳性率26.9%(7/26)。其中,非糖尿病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属,占60.0%(3/5);糖尿病患者中2例均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所有患者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26例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颈深部多发脓肿是危急重症,颈部增强CT对确认脓肿部位、累及间隙以及与周围血管、器官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及时颈侧切开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气道及全身情况。
- 吴润坤符士楠杨礼明陈振清
- 关键词:颈部脓肿糖尿病并发症手术疗效
-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9例喉气管狭窄病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喉气管狭窄放置支架后,呼吸均明显畅顺.1例4个月后有肉芽生长再次手术清除后痊愈.随访6~25个月,无呼吸道再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疗效肯定,起效快,应用较方便.
- 黄卫陈振清
- 关键词: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喉气管狭窄
- 高压氧治疗对中耳功能影响初探
- 1998年
- 邓建华陈振清
-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中耳功能
-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价值探究
- 2016年
-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20例,时间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干耳率、复发率、听力恢复率。两组术后干耳率、复发率、治愈率、听力恢复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听力恢复。
- 吴世安陈振清吴美玲
- 关键词:中耳炎
- 经鼻内镜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999年12月,经鼻内镜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超过5年随访的患者29例。结果失访3例未纳入统计。29例患者中行单纯鼻内镜手术24例,鼻内镜加柯-陆氏手术5例。经鼻内镜随访至少5年,平均随访7.4年,治愈26例(89.7%),3例复发(10.3%),其中1例癌变。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上颌窦内病变范围广泛者鼻内镜加柯-陆氏径路有利于减少手术复发。
- 莫宋平邓建华陈振清杨礼明
- 关键词:乳头状瘤内翻鼻肿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切除远期疗效观察瘤切除术柯-陆氏手术
- 鼻咽癌380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80年7月至2000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380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鼻咽癌高发区中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为主;多发于中壮年;主要特点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回吸痰中带血、涕血、头痛、耳鸣及鼻塞。结论在鼻咽癌高发病区仍以常见的鳞状细胞癌为主。
- 陈振清雷伟华杨福璇莫宋平
- 关键词:鼻咽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痰中带血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征象及防治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前兆征象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大出血患者与无大出血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临床分期、合并炎症和开口门齿距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85例NPC患者中,放疗后大出血45例。大出血患者肿瘤原发部位为咽隐窝、合并炎症、开口门齿距<1 cm的比例分别为66.7%、100.0%、77.8%,无大出血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7.5%、80.0%、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45例大出血患者中,出现反复头痛30例(66.7%);大出血前3~6 h鼻、口腔出现先兆性反复小出血25例(55.6%);出血鼻腔分泌物增多伴恶臭20例(44.4%)。结论肿瘤原发部位为咽隐窝、合并炎症、开口门齿距<1 cm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大出血的概率较大,需高度警惕大出血前兆征象,提前行气管切开联合前后鼻孔填塞是治疗大出血的重要措施。
- 吴润坤陈振清陈玉兰曾志坚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