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民 作品数:15 被引量:1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云宝生发灵的致突变性及皮肤变态反应研究 1995年 云宝生发灵是由多种天然中草药经现代植物化学手段提取、精制而成的育发剂,其一般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_(50)雌性为7940mg/kg,雄性为5840mg/kg,家兔皮肤急性刺激和多次刺激试验结果均未见刺激性,对眼睛有轻度刺激性。为进一步了解云宝生发灵有无致突变性及致敏性,我们进行了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刘沛玉 张月兰 欧世平 蒋中仁 陈琼瑶 陈新民 杨磊 章壮游关键词:毒性试验 药理 凤尾搜山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993年 从凤尾搜山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蔷薇甙,山奈素-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甙和β-谷甾醇。 俞文胜 李宏 陈新民 杨磊关键词:蔷薇 山奈素 皂甙 单宁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994年 单宁,俗称鞣质,过去对它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于单宁的分子量大,化学性质不稳定,分离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许多单宁具有一种不愉快的涩味,因而人们往往把它作为杂质而奔去。 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经过长时期的研究发现,单宁不仅不是无用的物质,相反地,它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 陈新民 李宏 杨磊 俞文胜关键词:植物 生物活性 生化药物 中国药用植物中单宁及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1996年 从12种中国药用植物中分离到113个单宁及多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19个为新化合物。 陈新民 俞文胜 杨磊 吉田隆志 波多野力 奥田拓男关键词:药用植物 多酚 化学成分 四川朱砂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995年 Nine compounds, aristolochic acid (1), aristolochic acid Ⅱ(2), aristolochic acid Ⅲ a(3), aristoloside (4), aristolactam N β D glucoside (5), aristolactam β D glucoside (6), tuberosinone (7), tuberosinone N β D glucoside (8) and 6 O p coumaroyl D glucopyranose (9), were isolated from methanol extracts of fresh roots of Aristolochia cinnabarina. Among them, compound 9 was reported in Aristolochiaceae for the first time. 李宏 坂神洋次 丸茂晋吾 陈新民 杨嘉关键词:朱砂莲 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火棘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1990年 从火棘叶中分离得到四种化合物(晶1~4),经UV,IR,NMR和MS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芦丁(晶1),芒甙(晶2),异槲皮甙(晶3)和槲皮素(晶4)。以上四种成分均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得。 王军宪 尤晓娟 朱周才 陈新民关键词:火棘 化学成分 白蔹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20 1995年 对百蔹(Ampelopsis japonica)多酚类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分离得到了7个多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它们为二聚没食子酸,1,4,6—三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2,4,6—三氧—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2,3,4,6—四氧—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6—氧—二聚没食子酰基—1,2,3—三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α—L—吡喃鼠李糖。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俞文胜 陈新民 杨磊关键词:白蔹 中药化学成分 多酚 没食子酸 大花红景天多元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992年 从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 (HK.f.et thoms)H.Ohba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2个多元酚类化合物。其中六个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1),酪醇(p-tyrosol,2),6-氧-没食子酰基红景天甙(6-O-galloylsalidroside,3),1,2,3,4,6-五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 pyranoside,4),草质素-7-氧-α-L-吡喃鼠李糖甙(rhodionin,5),草质素-7-氧-(3-氧-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rhodiosin,6),1和4具有抗毒肝素的活性,4还有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2,5,6具有提高机体抗逆境能力的活性。 俞文胜 陈新民 杨磊 李宏 李宇飞关键词:大花红景天 化学成分 鹿衔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第1报) 被引量:36 1991年 从鹿衔草中分离得到8种结晶,其中5种经分析鉴定为:高熊果酚甙(homoarbutin,1),肾叶鹿蹄草甙(renifolin,2),金丝桃甙(hyperin,3),2″-0-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2″-0-galloylhyperin,4)和6′_0-没食子酰基高熊果酚甙(6′-0-galloylhomoarbutin,5)。除1外,其它成分均系在鹿衔草中首次分得。4是鹿衔草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单宁活性,并具有扎氧化、清除脂质过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 王军宪 陈新民 李宏 杨磊 李宇飞 任文修 钟志成关键词:鹿衔草 化学成分 白蔹单宁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9 1995年 从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单宁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它们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1),1,2,6-三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2,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1,2,3,6-四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2,4,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3),1,2,4,6-四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哺葡萄糖(1,2,4,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4),1,2,3,4,6-五氧-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5),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俞文胜 陈新民 杨磊 李宇飞关键词:白蔹 没食子酸 化学成分 葡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