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的住院患者连续入选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180例,未确诊为糖尿病的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6%,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33%,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9%。若不进行OGTT试验,只检测空腹血糖(FBG)将漏诊全部糖调节受损(IGR)中的糖耐量受损(IGT)48例(27%),同时会漏诊全部糖尿病中的单纯性负荷后高血糖(IPH)。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住院患者中多数合并糖代谢异常,需尽早进行OGTT,以免遗漏,及时发现这些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重视血糖异常情况,定期随访,合理控制血糖。
- 陈江平刘秀娟陈泰祺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
-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单次洗涤快速动力学分析新方法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建立简易快速的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动力学分析新方法。方法:应用生理盐水以高倍稀释单次洗涤红细胞取代沿用法的三次洗涤红细胞,并研制无需离心净化的强效力溶血剂快速制备溶血液检材。结果:高倍稀释单次洗涤红细胞与沿用法的三次洗涤红细胞效果相同,30例血标本分别用二种洗涤方法比较G-6-PD检测结果,直线相关分析程度密切,r=0.98,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r>r0.01,P<0.01;研制成含镁离子的白皂素快速溶血剂,溶血效力强,5分钟能完全溶血并可直接检测,50例血标本分别用沿用法的毛地黄皂苷溶血剂与快速溶血剂各自制备溶血液作G-6-PD检测对比,r=0.98,r显著性检验r>0.01,P<0.01,显示相关系数有极显著意义。结论:以高倍稀释单次洗涤红细胞。
- 陈普祺余艳云陈泰祺程旭红上官明
-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临床特征的探讨
-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方法:从348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GAD抗体和ICA的检测筛选出LADA46例,与急性起病的成年1型糖尿病34例以及健康人45例比较分析.结果:LAD...
- 陈泰祺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改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所有对象作甲襞微循环测定,参照田氏加权积分法计算积分。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各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各积分均明显高于无该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相关分析显示:甲襞微循环总积分是DR、DN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微循环异常。②甲襞微循环的异常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的情况。
- 林小玲温志刚陈泰祺
-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发糖尿病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发糖尿病17例临床分析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林建才陈泰祺我院从1989年1月~1994年6月收治了1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与糖尿病并存或相继发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7例患者中男5例,女12例,年龄28~65岁...
- 林建才陈泰祺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并发症
- 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改变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及常见的并发症。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甲襞微循环观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微循环检测方法。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 林小玲温志刚陈泰祺
-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改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循环检测微循环观测
-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的临床特征。方法 :比较谷氨酸脱羧酶 (GADA )及胰岛细胞抗体 (ICA)阳性的LADA患者与 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 :LADA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均低于 2型糖尿病 ,而酮症发生率高 ;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发生率低于 2型糖尿病 ,而冠心病、脑梗塞两者无差异。结论 :LADA的临床特征与
- 朱翠颜陈泰祺
- 关键词: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并发症谷氨酸脱羧酶胰岛细胞抗体
- 血清ICA、GAD抗体检测在LADA中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研究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筛查出成人缓慢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了LADA46例、ICA、GAD抗体阴性的2型糖尿病35例及成人1型糖尿病17例的临床特点,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水平等。结果:LADA组GAD抗体阳性率为93.5%,明显高于ICA(47.8%),除自发酮症外,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无显著差异。随病程的延长,8细胞功能的减退并不显著。结论:LADA诊断虽依赖于ICA、GAD抗体测定,但早期胰岛素应用与否应根据个体化而定。
- 温志刚陈泰祺
- 关键词:血清ICAGAD抗体检测LADA
- 胰岛素联合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NIDDM临床疗效观察
- 1998年
-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磺脲类降糖药(SU)继发性失效患者采用胰岛素与SU联合疗法,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肯定。我们试用联合疗法治疗32例SU继发性失效的NIDDM,旨在观察本疗法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观察对象为19...
- 陈泰祺林建才
- 关键词:NIDDM药物疗法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
- 糖尿病无症状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早期诊治糖尿病无症状性脑缺血。方法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并计算 2型糖尿病病人 (n =2 7)、健康人群 (n =2 6 )、脑梗死病人 (n =2 7)的颈内动脉和颅内各支动脉的脉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RI)作临床对比分析 ,并对糖尿病组给予控制代谢紊乱及阿斯匹林治疗 3~ 6个月后复查TCD作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发现糖尿病组颈内动脉和颅内各支动脉的PI值和RI值比健康人群 (对照组 )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糖尿病组在出现无症状性脑缺血时 ,控制代谢紊乱及阿斯匹林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流情况。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症状性脑缺血 ,在控制代谢紊乱的基础上 ,阿斯匹林可有效地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TCD检测颈内动脉和颅内各支动脉的血流情况及通过计算机计算PI值和RI值是一种无创、敏感、准确性较高的检验方法 ,对早期诊断无症状性脑缺血、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林健才莫仲娟陈泰祺李玉珍万厚坤温志刚李艳萍
- 关键词:糖尿病阿斯匹林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