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建筑物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测量方法仿真 2014年 对建筑物横拉承压力的研究很少,主要是因为建筑物横拉承压的受力较为复杂,还受到建筑物形状、受力面积、碰撞大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筑物承压载荷检测方法,在测试随机性负荷时,会因为缺少小区域受力测量能力导致测试结果发生偏差。提出优化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横拉承压力钢筋负荷测量方法,通过对建筑物承压局部特性与整体结构聚力,将小波基函数作为建筑物横向承压力传递函数,建立测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用于建筑物横拉承压载荷数据测量,精度满足要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陈淳慧关键词:小波分析 基于“互联网+高职教育”的线上授课模式的构建——以高职院校BIM建模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1 2021年 教育部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此背景下,文章对《BIM建模基础》课程这类软件技术应用型课程,结合"职教二十一条"实施了基于"互联网+高职教育"的线上授课模式构建,并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线教学,通过快速结合信息技术搭建高职课程,应对"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特殊机遇与挑战。 郑加文 陈淳慧关键词:高职教育 探究工程质量与建筑造价管理的统一性 2014年 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均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科学组织生产建设,并正确地处理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之间的统一辩证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的统一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陈嫚娜 陈淳慧 杨英华关键词:工程质量 工程造价 项目管理 辩证统一性 土建专业群教改BIM策略与模式研究 2024年 近年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日渐成熟,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仿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优势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革新和动力。高职院校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紧随行业技术发展,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也将进入深水区。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土建专业群教学现状和跨课程BIM技术实践应用研究,提出了基于BIM的土建专业教改一个顶层目标、两条应用策略和三种融入模式的框架设计。 陈嫚娜 陈淳慧关键词:BIM 土建专业 钢筋工程量计算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5 2011年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难点,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分析,提出三点对策。 陈淳慧关键词:工程造价 钢筋工程量 教学 BIM技术在综合体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采取BIM实体建模分析的手段,研究BIM在综合体中的应用。BIM技术用于项目设计、施工、营运等各阶段,可打破传统各专业和各主体间较独立的工作模式,提升方案设计的三维空间感和多角度完成屋面各专业的取舍,将结构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冲突降低到最小,解决图纸上没有发现的错漏碰缺,直观地展现管线的空间高度及走向设计。 陈淳慧关键词:BIM技术 高校基建内部工程造价审计探究 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基本建设投入越来越大,实施工程造价审计是造价控制和防腐监督的手段。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基建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审计内容,提出审计的方法与技巧。 陈淳慧关键词:工程造价 审计 BIM算量软件中楼梯造价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2018年 运用BIM土建算量软件计算工程造价,其中楼梯计算是难点,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文章介绍软件中楼梯造价计算的三种方法,并着重通过工程案例提出运用参数化楼梯计算的技巧。 陈淳慧关键词:BIM 工程造价 土建 楼梯 面向多元生源的“模块化阶梯式”课程体系开发——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2024年 文章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构建基于多元生源的有针对性的“模块化阶梯式”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融合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等“1+X”证书的要求,基于“课证融通”开发设计课程,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根据“X”证书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并对接证书的考核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灵活自主的分段式学习,采用集中面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发在线专业课程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徐礼丰 陈淳慧关键词:课程体系 基于教产协同打造创新型科技社会服务体系 2018年 基于教产协同创新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利用各方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孵化激励机制,开拓国际培训项目,打造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一中心"、社会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四个一",大幅提高科技社会服务能力,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提供优质科技服务、技能人才培训、资源共享等服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教产协同创新型科技社会服务体系。 谢新芳 邱志远 陈淳慧 钟陈石 肖贵灯关键词:四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