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置管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PICC置管
  • 3篇B超
  • 3篇B超引导
  • 2篇多西他赛
  • 2篇新辅助治疗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切除
  • 2篇胃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镜检
  • 2篇化疗
  • 2篇腹腔镜检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陈玉秋
  • 5篇马冰
  • 4篇王建东
  • 3篇田文
  • 3篇刘培发
  • 2篇李席如
  • 2篇李捷
  • 2篇张艳君
  • 2篇董家鸿
  • 2篇郭洪霞
  • 2篇李荣
  • 2篇丁国飞
  • 2篇郑一琼
  • 2篇晋援朝
  • 2篇陈凛
  • 1篇李琼琼
  • 1篇刘洪一
  • 1篇李佳
  • 1篇王玉锋
  • 1篇黄利虹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B超引导下PICC置管100例体会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I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类将导管从肘窝静脉插入,末端置于上腔静脉近心端的静脉置管术,方便,有效,安全,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
陈玉秋郭洪霞王建东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11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的位置和游离范围,采用全腹腔镜下胃局部楔形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胃局部切除术和腹腔镜联合内镜切割吻合器肿瘤切除术。探讨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7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胃局部切除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45例行全腹腔镜胃局部楔形切除术,22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胃局部切除术,11例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切割吻合器肿瘤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45~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ml(35~90m1),切除病灶平均直径为(2.5±1.3)cm(0.7—4.8em)。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术后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35h(25~4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5d(6~9d)。术后病理检查:63例患者为胃间质瘤;11例患者为胃良性疾病,其中异位胰腺组织5例、炎性假瘤2例、增生性息肉2例、神经鞘瘤1例、血管瘤1例;4例患者为类癌,其中位于黏膜层3例、累及深肌层1例。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问为26个月,未发现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及戳孔种植。63例胃间质瘤患者中,2例术后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例肿瘤复发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胃局部切除术治疗胃良性疾病、胃间质瘤及早期胃癌安全、可行。
田文马冰陈凛董家鸿丁国飞陈玉秋刘培发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检查切除
B超引导下PICC置管100例体会
陈玉秋郭洪霞王建东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估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94例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和表阿霉素80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化疗后12~16d行手术治疗。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为80%(76/94),其中临床完全缓解为22%(21/94),临床部分缓解为58%(55/94),疾病稳定为17%(16/94),疾病进展为2%(2/94),病理完全缓解为3%(3/94)。常见的毒性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76例(80%)患者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例发生3~4度血小板减少症,84例发生重度脱发。90例(95%)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治疗。无因新辅助化疗引起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的方案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中疗效显著,耐受性较好。
李席如马冰王建东刘洪一李捷郑一琼张艳君陈玉秋晋援朝李荣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阿霉素多西他赛
单孔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1例被引量:7
2010年
病人女性,75岁。因发现下腹部可复性肿物3个月于2009-09—09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饱满,于下腹正中可见一长约20cm手术瘢痕,切口下可触及一大小为5cm×4cm的腹壁缺损,站立位时可见一肿物突出。
田文马冰李佳陈玉秋刘培发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切口疝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入困难经B超引导成功置入100例报告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经验。方法 2005年10月-2008年8月对100例经反复置管均未成功的患者,严格无菌条件下,将美国巴德公司(BARD)PICC导管在美国强生公司SONOACE6000C型B超引导下置入。结果 100例B超引导下穿刺全部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98例置管成功,成功率98%。1例因腋静脉畸形置管20cm后无法送管到预定长度,1例来我院时已分别在外院经外周静脉化疗4-6个周期,血管内膜损伤严重,穿刺成功后无法送管。结论 B超引导下行PICC,为PICC置入困难的患者提供了可行手段。
陈玉秋李琼琼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B超引导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建立的正确方法,分析放置PICC导管后并发症防治及处理的经验体会.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BARD)生产的PICC导管,管长60cm,管腔容积1ml.常规采用贵要静脉置入.结果 本组160例穿刺成功率为97.5%,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结论 该技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陈玉秋黄利虹
关键词:乳腺癌PICC置管肿瘤化疗
应用腹壁缺损封闭气囊装置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
2013年
目的探讨腹壁缺损封闭气囊装置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对21例胃癌患者应用腹壁缺损封闭气囊装置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为中下部胃癌,均成功运用腹壁缺损封闭气囊装置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为(105.0±25.0)min、平均切口长度(5.8±1.1)cm、平均出血量(75.0±3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18.0(20.0±7.0)枚。所有患者病理证实无癌组织残留。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6±0.3)d和(4.9±0.9)d。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9.5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结论运用腹壁缺损封闭气囊装置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而且保持了腔镜下微创优势,使得腔镜技术与开腹技术完美结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田文马冰陈凛董家鸿王玉锋郑亚杰丁国飞陈玉秋刘培发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胃肿瘤胃切除术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比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EPI)或比柔比星(THP)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探讨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160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的3周方案,术前化疗2~6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RR)为90%(144/1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为26%(41/160),临床部分缓解(PR)为64%(103/160),疾病稳定(SD)为8%(13/160),疾病进展(PD)为2%(3/160)。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为7%(11/160),原发病灶完全缓解(tpCR)为2%(1.3/1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疗效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化疗周期有关。肿瘤体积小临床缓解率高,临床分期早肿瘤缓解率高,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缓解率高,化疗3周期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2周期,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耐受性可以接受。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李席如王建东张艳君孔庆龙马冰李捷郑一琼陈玉秋晋援朝李荣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