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玥

作品数:9 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剖面
  • 5篇盆地
  • 5篇贝壳堤剖面
  • 4篇同位素
  • 4篇柴达木盆地
  • 3篇土壤
  • 3篇化石
  • 3篇环境意义
  • 3篇古环境
  • 3篇古土壤
  • 3篇贝壳堤
  • 2篇氧同位素
  • 2篇碳氧同位素
  • 2篇古环境意义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氧同位素组成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 1篇有机质
  • 1篇生物化石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樊红芳
  • 9篇张文翔
  • 9篇张虎才
  • 9篇杨明生
  • 9篇陈玥
  • 9篇常凤琴
  • 9篇雷国良
  • 9篇牛洁
  • 3篇李斌
  • 1篇杨伦庆
  • 1篇类延斌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32
2007年
通过对柴达木察尔汗盐湖贝壳堤剖面沉积物粒度、碳酸盐和磁化率的对比,结合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与多种粒度参数分析,详细讨论了研究剖面形成过程中物质搬运和沉积作用以及所反映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沉积物粒度特征指示了湖泊水位的相对变化.在距今约38.2 ka BP(14-C年代,未校正.下同)左右,沉积记录指示古湖泊的范围和水位已达到剖面位置,之后湖泊继续扩张、水位波动上升;在距今约35.5 ka BP,粒径有一突然变细又变粗的过程,可能为一次较快速的湖面波动;在距今约35.5 ~ 33.3 ka BP之间,沉积物颗粒较粗,碳酸盐含量和磁化率值低,揭示湖泊水位较低.距今约33.3 ~ 27.1 ka BP之间,沉积物颗粒较细,碳酸盐含量较前一阶段高,表明此阶段湖泊水位相对较深,但粒度、碳酸盐和磁化率等指标也记录了三次较明显的湖泊快速但短暂的退缩过程;在距今约29.7~28.3 ka BP,沉积物颗粒最细,指示了此时期可能为湖泊水位最高期.从距今约27.1 ka BP开始,沉积积物颗粒明显变粗,揭示湖泊进入到退缩期,距今约18.1 ka BP,粒度指标的变化和上层的盐壳指示湖泊进入快速盐化阶段,之后湖泊退出剖面所在的位置,此后研究区湖泊水位再也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雷国良张虎才张文翔常凤琴樊红芳杨明生陈玥牛洁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贝壳堤粒度特征沉积环境
柴达木察尔汗贝壳堤剖面Sr同位素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4
2007年
根据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酸不溶组分和酸溶组分的提取及其87Sr/86Sr的测定,结合沉积物中Rb/Sr的变化,指出Sr同位素组成特征可有效指示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区古环境变化;依据酸溶组分中盐度指标Sr/Ca,Sr/Ba值与Sr同位素组成曲线的对比分析,揭示酸溶组分Sr同位素可以较好的指示水体形成时的盐度。通过分析贝壳堤剖面化学风化和部分盐度变化过程,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39.6~17.1kaBP(未经校正的AMS14C测年结果,全文同)湖泊高湖面的演化历史。
牛洁张虎才常凤琴陈玥樊红芳张文翔杨明生雷国良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古环境变化
洛川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段弱古土壤(L_1SS_1)分子化石及其古植被与古环境被引量:27
2006年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连续取样的洛川黄土剖面弱古土壤层(L1SS1)和相邻黄土层(L1LL1,L1LL2)的分子化石进行了检测,获得正构烷烃、正烷基-2-酮和酰胺等种类众多、丰度较高的分子化石。W草/植=nC31/(nC27+nC29+nC31),W木/檀=(nC27+nC29)/(nC27+nC29+nC31)和W木/草=(nC27+nC29)/nC31记录了草本与植被、木本与植被、木本与草本比例变化规律的古植被信息。检测样品的CPI值为5.60—11.50,地质作用影响较小;通过磁化率、粒度和分子化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磁化率、粒度记录了环境变化及主要气候事件(相关系数达-0.81);而分子化石能较好地反映古植被变化。当气候环境由干冷向温湿变化、水热配置条件改善时,植被变化响应较迅速;当环境恶化、转向干冷时,响应较弱或滞后,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结果。整个研究剖面段样品以nC31为主峰的高碳数优势,分子化石表明末次冰期间冰段洛川地区(黄土高原)发育草本植被而没有出现以森林为主的植被。
杨明生张虎才雷国良张文翔樊红芳常凤琴牛洁陈玥
关键词:分子化石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碳酸盐和瓣鳃化石碳氧稳定同位素被引量:23
2007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物、生物壳体碳酸盐同位素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等多项指标的分析,探讨了贝壳堤剖面记录39.6~17.1kaB.P.(未校正14C测年,下同)期间碳酸盐和贝壳化石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和相关关系,指出壳体化石及沉积物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是湖泊水体温度和盐度的反映,其中δ18O对温度的指示意义更敏感,是湖泊和古气候演化很好的代用指标。根据这些指标重建的古气候与环境变化显示,在39.6~35.5kaB.P.期间,柴达木盆地处于温暖湿润期,周围山地降水增加,盆地内湖泊发育;自35.5kaB.P.开始,气候较前期更加湿润,是湖泊发育的最佳期;22.1kaB.P.以后,气候逐步转入较温暖的干燥期,湖泊开始萎缩、退化;末期17.1kaB.P.气候环境急剧恶化,形成石盐结晶,湖泊高湖面演化史结束。
常凤琴张虎才陈玥牛洁杨明生张文翔雷国良樊红芳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古气候
黄土剖面古土壤和生物化石^(14)C测年对比被引量:8
2005年
精确、可靠测定古土壤和生物化石年代是重建环境变化过程、探讨人地关系的关键.研究古土壤中不同组分年代的异同对于分析土壤中碳附存状态和碳储存库十分重要.对甘肃省榆中县境内兴隆山典型黄土剖面采集的动物化石、土壤无机质、土壤有机质3个样品进行常规14C和AMS测年,发现同一地层相同点样品不同组分的测年结果相差悬殊,样品无机质比其有机质年龄(3682±70)a偏老2624a.对其14C测年可靠性对比分析发现,常规14C和AMS对骨骼和牙齿化石测年相差仅为13a,校正为日历年后几乎相等,认为实验室产生的误差很小,而碳的来源、组成及其“死碳”混入的比例是影响测年结果的主要因素.化石年龄与土壤有机质年龄之间的差别,揭示该剖面可能存在持续时间达千年以上的沉积间断.由于同一层位骨化石、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14C测年结果差异,在进行化石年代确定、考古及古文明研究、生态植被恢复、土壤无机碳存储库研究中,年龄的界定应选择相应的测年数据.
杨明生张虎才丁虎雷国良樊红芳常凤琴李斌张文翔牛洁陈玥
关键词:生物化石有机质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变化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有机质碳同位素及碳酸盐含量、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并结合粒度数据,将研究剖面所记录的古湖泊环境演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254(连续古湖泊沉积开始与第八层底部)~210cm(距今39.7~35.8kaBP之间)为湖泊发育期.210~185cm(距今35.8~33.6kaBP之间),185~112cm(距今33.6~27.2kaBP之间):TOC、CaCO3含量较高、δ18O值偏正,δ13Corg偏负,Mz值较低,反映了当时温度较高,湖水水位较高;而112~55cm(距今27.2~22.3kaBP之间)和55~0cm(距今22.3~17.5kaBP之间):TOC、CaCO3含量较低、δ18O值偏负,δ13Corg偏正,Mz值较高,表明了温度相对较低(但气候仍较温暖),湖水水位较低,湖泊处于退缩时期.其间分别在距今32.2~32.4kaBP、30.4~29.8kaBP和28.4~27.2kaBP出现了3次较大的退缩过程,约22kaBP出现了一次气候突变.贝壳堤剖面揭示在39.7~18.514CkaBP之间柴达木盆地气候较温暖湿润,形成高湖面.从18.2kaBP开始,湖泊进入退缩阶段.到17.5kaBP快速形成盐壳,高湖面持续历史结束.
常凤琴张虎才陈玥杨明生牛洁樊红芳雷国良张文翔类延斌杨伦庆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贝壳堤碳氧同位素古环境意义
河蚬分布的气候环境及壳体稳定同位素被引量:12
2007年
根据实地考察和对现有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河蚬现生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800~1400mm)、1月平均气温大于0℃(0.5~4.5℃)、温暖湿润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环境之中。河蚬壳体在生长过程中记录了气候环境和水体性质的信息。利用碳酸盐自动装置与Finnigan MAT-253型质谱仪联机对河蚬壳体δ^18O和δ^13C的值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壳体生长过程中由于生理效应和生态习性差异造成全壳的δ^18O值变化较小,江苏一帆河、古黄河、江西绵江和云南滇池4个采样区(点)之间变化仅为1.4‰;河蚬壳体不同部位δ^18O值记录了生长过程中的季节性温度变化;随纬度增高壳体δ^13C值富集轻同位素组成,有变负的趋势;雨热同期气候环境下的一帆河、古黄河地区现代河蚬壳体碳氧同位素值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变化位相非常相似,反映了壳体碳氧同位素值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张虎才陈玥樊红芳杨明生常凤琴牛洁雷国良张文翔
关键词:河蚬碳氧同位素组成气候环境
Mastersize 2000型激光粒度仪分析数据可靠性检验及意义——以洛川剖面S4层古土壤为例被引量:48
2006年
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物质粒度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地测定粒径的大小,是准确而可靠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基本前提。通过对洛川典型黄土剖面古土壤S 4及相临黄土层高密度、连续样品多次重复粒度测试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粒径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仪器测量与前处理过程,其中前处理过程的影响是粒度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同时证明,单次测量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可靠的粒度参数需经多次测量平均获得。但是,此过程会导致某些快速变化信息的丢失和因峰态的平滑而造成粒度变化所反映的变化幅度弱化。
雷国良张虎才张文翔牛洁杨明生陈玥樊红芳常凤琴李斌
关键词:粒度分析
柴达木察尔汗湖贝壳堤剖面长链支链烷烃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7
2007年
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贝壳堤剖面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古湖泊沉积中检测出含季碳的长链支链烷烃A^C系列化合物,分别被确定为5,5-二乙基烷烃、6,6-二乙基烷烃、5-丁基,5-乙基烷烃系列,它们的相对丰度表现为A>B>C.根据A,C系列为奇数碳分布,B系列为偶数碳分布,A系列的高值区域对应于B和C系列的高值区域的特征,认为A,B和C来自相同生物源.根据在剖面下部A系列丰度较低,而在剖面上部湖泊咸化过程中A系列丰度较高来判断,该系列化合物来自更适宜湖泊咸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某种喜热的菌藻类.从研究剖面变化趋势来看,湖泊早期输入的有机质成熟度较高,A系列C23为主峰,湖泊发育和晚期低成熟有机质比较丰富,其主峰碳有向高碳数转移的趋势.在剖面中A25/nC25比值在湖泊发育过程中其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柴达木盆地该阶段湖泊演化过程与气候环境的特殊性,表明这类支链烷烃的分布特征可能记录了湖泊演化历史过程中的环境信息,这对恢复与重建剖面记录的气候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虎才常凤琴李斌雷国良陈玥张文翔牛洁樊红芳杨明生
关键词:贝壳堤湖相沉积古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