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程

作品数:45 被引量:71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油田
  • 12篇储层
  • 9篇双河油田
  • 8篇剩余油
  • 6篇低渗
  • 6篇三角洲
  • 6篇砂体
  • 6篇储集
  • 6篇储集层
  • 5篇油藏
  • 5篇油层
  • 5篇扇三角洲
  • 5篇气藏
  • 5篇前缘
  • 4篇低渗透
  • 4篇油气
  • 4篇油田开发
  • 4篇三角洲前缘
  • 4篇扇三角洲前缘
  • 4篇剩余油分布

机构

  • 3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江汉石油学院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江苏油田
  • 2篇中国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5篇陈程
  • 15篇孙义梅
  • 5篇尹太举
  • 3篇张昌民
  • 3篇鲁国甫
  • 3篇何贤科
  • 3篇贾爱林
  • 3篇李庆明
  • 3篇刘景彦
  • 3篇敬国超
  • 2篇姜建伟
  • 2篇刘丽娜
  • 2篇邓宏文
  • 2篇项希勇
  • 2篇田世澄
  • 2篇郭方达
  • 1篇吴向红
  • 1篇李琴
  • 1篇王秀兰
  • 1篇何东博

传媒

  • 7篇河南石油
  • 6篇现代地质
  • 6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石油学报
  • 3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油气...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砂体叠加部署聪明井提高勘探开发效果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相应属性的叠加可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分析效果,减少投资风险。在勘探中采用精细沉积微相分析技术,通过对勘探目标区各小层沉积微相分析,编制各层的砂体分布图,提取各层砂体中主力砂体,编制小层主力砂体的叠加图;通过对叠加图分析,确定优势储层分布区域,进行成藏风险评价,提高了布井效果。而在油田开发调整中,通过对各单层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分析,确定其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各成因砂体的控制和动用程度,确定成因砂体内的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而确定剩余油富集砂体,并制作剩余油富集砂体叠加图,据此以成因砂体为单元部署高效聪明调整井,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
尹太举张昌民龚福华陈程
关键词:微相结构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建筑结构分析被引量:20
1999年
应用建筑结构分析法解剖了汉河油田的储层结构,提出了扇三角洲前缘始层的九级界面系列、七种结构要素类型及其测井识别和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六种建筑结构平面样式,并分析了建筑结构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为油田后期挖潜提供了依据。
李庆明陈程刘丽娜鲁国甫刘焕正尹太举
关键词:扇三角洲建筑结构剩余油储集层油田
平面可视化技术对山东德南断裂系的精细识别被引量:2
2002年
德南断裂带是山东德南洼陷的主要油气聚集场所 ,精细识别各断层的分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平面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德南断裂的精细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已识别出德南断裂是一个向西散开的断裂系 ,它从北到南由 1、 2、 3号北倾断层组成 ;1、 2号断层最终汇聚为一条 ,2号断层下降盘发育 3~ 4条反向补偿断层 ;3号断层是一个小型的断裂系 ,由 5~ 7个北倾断层组成 ,平面上亦向西散开 ;剖面上该断裂系主要反映为向上分开、向下汇聚的帚状断裂系 ;同时还发现了由 3号断裂系控制的断块群。
孙义梅肖玉茹陈程田世澄项希勇赵宏波
关键词:不透明度油气聚集
用动态资料预测注水开发油田驱油效率被引量:5
2005年
驱油效率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都由实验室水驱岩心实验得到。实验室测定的只是最终水驱油效率,不能用来描述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状况。根据水驱油藏特征,在丙型水驱曲线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利用油田地质参数和生产历史数据预测注水开发油田驱油效率的公式。双河油田某开发层系的实例研究表明,这里提出的方法在油田开发效果评价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具有形式简练、易于计算和结果可信的特点。
何贤科陈程
关键词:驱油效率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可采储量
江苏码头庄油田储层流动单元与水淹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提出了储层流动单元"两步"法的研究新思路,并以江苏码头庄油田为例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工作。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时,首先根据稳定的泥岩和含泥粉砂岩隔夹层的分布划分连通单元,然后对影响流体流动的储层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划分流动单元。通过对码头庄油田砂岩含油层系隔夹层的研究,可将储层划分为3个砂组和12个连通单元。码头庄油田有8个储层参数与日产油和吸水强度的关系密切,因而用这8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4类流动单元:E型、G型、F型、P型,它们的储层质量依次变差。把这8个储层参数经线性组合成一个综合参数———FU来作为综合判别流动单元类型的指标。码头庄油田油层内部流动单元的分布形式复杂,各种类型流动单元相间分布,流动单元的形状多呈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延伸。流动单元的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分布和基准面旋回有关。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越好,其水淹状况越严重;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越差,其水淹状况越弱。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控制了边水和注入水的流动方向及水淹的分带性。
陈程张建良钟思瑛郭康良刘辛
安棚低渗透油藏有效储层识别方法研究
由于安棚核三下段岩性复杂(砂砾混杂.碳酸盐岩偶然间互),作为有效储层的纯砂岩分布零散,同时井眼扩径严重,含油气显示级别低,因此在测井信息中存在大量非油气的信息,给测井解释工作和有效储层识别带来了因难。因此本研究综合了多年...
李红茹马培申陈程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测井响应测井曲线
文献传递
低渗透油田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启动压力规律和渗流理论研究表明,只有当驱替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时,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因此克服低渗透油层启动压力梯度的最小驱替压力梯度所对应的注采井距,即是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能够建立有效驱替的最大注采井距。根据低渗透油田油气渗流理论推导出不等产量的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驱替压力梯度的分布表达式,可以反映出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压力分布情况。模拟计算表明,若将该成果应用于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将会明显改善开发效果。
何贤科陈程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压力梯度注采井距榆树林油田
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X油田决口扇储层的沉积特征与区分标准被引量:3
2020年
河流相沉积中蕴藏了大量以决口扇为代表的潜在储层,但有关决口扇的单独论述较少。该文以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X油田为例,结合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决口扇的沉积特征与储层物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性识别方面,决口扇粒度以细砂、粉-细砂为主,悬移质含量多为20%~50%,分选较差,磨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岩相类型以块状层理细砂岩、沙纹层理细砂岩/粉砂质细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为主,成因序列以反韵律为主,单砂体厚度为0.2~3.0 m,砂体展布呈平面朵叶状、剖面楔状的特点;研究区决口扇的深双侧向电阻率值为1.8~7.5Ω·m,自然伽马值为68~82 API,且饱含油或富含油的决口扇其深双侧向电阻率值多为4.0~7.5Ω·m,并可以此作为定量识别的初步标准;研究区决口扇孔隙度平均值为29.26%,渗透率平均值为207.72 mD,属于高孔、中渗储层,为有利储层,但决口扇储层渗透性要远差于点坝与废弃河道。对决口扇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老油田挖潜增储并延长衰竭性老井的开采寿命。
陈薪凯陈程汪虎
关键词:河流相储层物性渤海湾盆地
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新方法被引量:12
2013年
压裂水平井是有效开发低渗致密气藏和页岩气藏的主要手段,压裂水平井产能是决定非常规气藏开发成败的关键技术指标。但目前能够经济、快速地获得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方法很少。基于此,采用理想模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了一种能快速评价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新方法。根据我国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地质特点,建立了单井数值模拟模型。设计了8组16次正交试验,并对其进行了修正等时试井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和储层有效厚度是影响气井产能的2个主要因素,并建立了不同裂缝条数的压裂水平井的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A和B与地层系数的经验关系。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适用性强、结果可靠的特点,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适合现场快速评价应用。
李琴陈程荀小全
关键词:正交试验修正等时试井低渗致密气藏
低渗透油层有效动用的注采井距计算方法被引量:29
2006年
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开采难度很大,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不等产量下注采井之间的压力梯度分布公式,可以确定在一定的注采条件下,驱动压力梯度随井距的变化关系。渗流规律研究表明,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后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因此,克服最大启动压力梯度的最小驱动压力梯度所对应的注采井距即是油层能够动用的最大注采井距。通过以榆树林油田树322区块为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最大注采井距与油层渗透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油层能够有效动用的最大井距为242m,在目前300m井距下无法建立合理的注采关系,这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何贤科陈程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井距压力梯度榆树林油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