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荣
- 作品数:20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对产科护理差错的影响
- 2010年
- 邵书琴刘君洁郝秀红陈立荣宋国慧
- 关键词:护理差错妇产科护理干预自我保护意识护患纠纷护理工作
- 病理产科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护理对策
- 邵书琴刘君洁郝秀红梁敬卓李莉陈立荣秦丽君
- 该项研究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提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大夫的助产技术,对病理产科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索其发展...
- 关键词:
-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助产技术
- 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结痂、痂皮脱落、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3个月后的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ECCA、VAS评分较治疗前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9.38%vs31.25%,P<0.05)。结论:透明质酸敷料联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可明显改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修复情况及疼痛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林琳宋俊红陈立荣
- 关键词:凹陷性瘢痕瘢痕修复
- HBsAg负载DC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前后Th1/Th2血清水平变化的研究
- 马文波解丛君申伟王淑云张明辉柳立平王海舫李保欣陈立荣刘淑贤
- 该课题应用领域为临床应用研究,采取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分离树突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后以表面抗原负载制备成特异的DC疫苗,行自体回输。观察患者肝功能、HBV-DNA等指标的变化,同时以酶联免疫技术分别检测DC疫...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酶联免疫检测疫苗治疗
- 一家三口同患羊痘
- 2023年
- 报告一家三口同患羊痘。例1.患者男,41岁。有病羊接触史,左手背及右前臂脓疱、结节伴痛痒2周。皮肤科检查:左手背一直径约1 cm乳头瘤样结节;右前臂可见数个直径1~1.5 cm扁平脓疱。皮肤镜检查:镜下可见皮损中央溃疡结痂区及周围黄白色环状区域,可见点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空泡形成及气球状变性;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胞质可见嗜酸性包涵体。例2和例3患者分别为例1父亲及母亲,皮肤科检查与例1类似。例2发病前有病羊接触史,例3否认发病前有病羊接触史。3例患者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及皮肤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均诊断为羊痘。
- 陈立荣赵家晴王斌张国强
- 关键词:羊痘皮肤镜人畜共患
- 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中防晒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皮肤激光美容术,即为现代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采用新型激光技术,改善患者血管性病变等皮肤疾病,且因该手术安全系数较高、效果良好,故被更多患者认可。但该手术仅为一种治疗手段,发挥优势的同时亦存在缺陷,术后不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增加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1]。故近年来,皮肤激光美容术不仅重视技术更新,逐渐注重术后护理干预,共同联合发挥作用,才可改善患者预后。
- 林琳宋俊红李静陈立荣
- 关键词:血管性病变术后护理干预皮肤疾病色素沉着
- 护理干预对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50例慢性乙型肝炎需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遵从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情绪反应、遵医治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绪反应、遵医治疗性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0.01或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应用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陈立荣周靖王赏王海燕
- 关键词:护理干预自体树突状细胞遵医行为
- 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地位
- 陈立荣周靖
-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功能低下,导致机体内的T、B淋巴细胞呈耐受状态,因此打破免疫耐受状态,诱导有效的机体免疫抑制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是...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
- miR-145靶向TLR4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miR-145靶向TLR4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CA患者作为CA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on),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8和IL-10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型CD1a、CD83和CD80的表达率以鉴定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树突状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RT-PCR检测树突状细胞中miR-145和TLR4 mRNA的表达。转染miR-145 mimics和si-TLR4至CA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后,ELISA法检测上调miR-145和敲低TLR4表达对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的影响。采用TargetScan生物学软件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和TLR4的靶向关系。转染pcDNA 3.1-TLR4载体后,观察上调TLR4表达对miR-145调控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的影响。结果树突状细胞诱导培养7 d后,细胞表面成熟表型CD1a、CD83和CD80表达率显著升高,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成功。与Con组相比,CA组外周血中IL-18、IL-10水平和树突状细胞中TLR4 蛋白、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而miR-14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调miR-145表达或敲低TLR4使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含量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TLR4是miR-145的靶基因。上调TLR4表达能够明显逆转miR-145对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45可通过靶向TLR4抑制CA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IL-18和IL-10。
- 宣晓梅林琳石丽平董伟兰张国强刘丽娟陈立荣靳慧
- 关键词:尖锐湿疣MIR-145IL-18IL-10
- 产科常见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3
- 2009年
- 与妊娠有关的病理产科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容易诱发缺氧、酸中毒、大出血、微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若能及时发现并去除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常能明显改善预后,对保护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报告如下。
- 邵书琴宋国慧陈立荣刘君洁郝秀红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