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菲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逆转
  • 1篇多药耐药逆转...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乙素
  • 1篇隐丹参酮
  • 1篇逆转
  • 1篇逆转作用
  • 1篇尿囊
  • 1篇人肺
  • 1篇人肺癌
  • 1篇人肺癌细胞
  • 1篇中药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细胞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3篇陈菲
  • 1篇王韬
  • 1篇许志良
  • 1篇李凌
  • 1篇陈卫
  • 1篇万大方
  • 1篇俞颖
  • 1篇徐莹
  • 1篇王嘉
  • 1篇王弢
  • 1篇卞维鹏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五味子乙素对转染多药耐药1基因的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转染多药耐药1基因(MDR1)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MDR1基因导入MCF7细胞,形成耐药细胞株MCF7/MDR1;用该细胞株为模型评价SchB的体外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单独或与SchB联合作用时对耐药细胞的IC50比较,计算逆转倍数。结果转染细胞MCF7/MDR表现为P糖蛋白高表达,对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高三尖杉酯的抗药性均增加;SchB(25μmol/L)显著减少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和高三尖杉酯对MCF7/MDR细胞的IC50,逆转倍数达6.03~23.94倍;SchB(25μmol/L)使MCF7/MDR细胞对若丹明123的胞内积聚增加约5倍,效果与维拉帕米10μmol/L浓度时相当;但SchB(25μmol/L)不影响MCF7/MDR细胞的P糖蛋白表达。结论SchB能有效逆转转染MDR1的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糖蛋白的药物外排生物学活性。
李凌王弢许志良俞颖陈卫陈菲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MCF-7细胞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中药
隐丹参酮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评价隐丹参酮对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六日龄CAM上植入含隐丹参酮的甲基纤维素膜片并孵化48 h。解剖显微镜下计数加药组和对照组局部血管数,用抑制率反映药物对CAM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隐丹参酮0.1μg/egg和0.2μg/egg剂量相关性减少CAM局部的血管数,抑制率分别达到65%和72%;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局部血管明显变细受损。结论隐丹参酮对CAM血管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卞维鹏徐莹王嘉陈菲
关键词:隐丹参酮血管生成
人肺癌细胞中PI3K/AKT/NF-KB通路调空OCT3、OCTN1和OCTN2介导的外源胆碱转运
本文对人肺癌细胞中PI3K/AKT/NF-KB通路调空OCT3、OCTN1和OCTN2介导的外源胆碱转运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LC的Ch转运通道主要有OCT3, OCTN1和OCTN2构成,其转运活性受P13K/AKT ...
王韬陈菲万大方李锦军赵莹郡顾健人
关键词:肺癌细胞肿瘤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