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衍景

作品数:224 被引量:3,689H指数:4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0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6篇成矿
  • 101篇矿床
  • 71篇金矿
  • 66篇流体
  • 52篇地质
  • 45篇地球化
  • 45篇地球化学
  • 39篇同位素
  • 37篇包裹体
  • 34篇流体包裹
  • 34篇流体包裹体
  • 32篇金矿床
  • 31篇造山带
  • 28篇山带
  • 26篇成矿流体
  • 21篇斑岩
  • 18篇钼矿
  • 17篇热液
  • 17篇矿床地质
  • 15篇化学特征

机构

  • 183篇北京大学
  • 114篇中国科学院
  • 43篇南京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新...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武警黄金地质...
  • 3篇北京矿产地质...
  • 3篇河南省地质调...
  • 3篇吉林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紫金矿业集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沈阳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河南省地质矿...

作者

  • 224篇陈衍景
  • 16篇富士谷
  • 16篇陈华勇
  • 15篇胡受奚
  • 15篇赖勇
  • 15篇李诺
  • 13篇祁进平
  • 12篇张增杰
  • 12篇李晶
  • 11篇李文博
  • 11篇李秋根
  • 10篇周振菊
  • 9篇武广
  • 8篇汤好书
  • 8篇邓小华
  • 8篇李超
  • 8篇张静
  • 7篇李强之
  • 7篇钟日晨
  • 7篇倪培

传媒

  • 40篇岩石学报
  • 17篇矿物岩石
  • 17篇地学前缘
  • 16篇矿物学报
  • 12篇地质论评
  • 10篇矿床地质
  • 8篇地质地球化学
  • 7篇中国地质
  • 5篇地球化学
  • 5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大地构造与成...
  • 4篇地质与勘探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2008年华...
  • 3篇第三届全国成...
  • 3篇第五届全国成...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25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7篇2004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密金窝子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笔者通过对金窝子金矿床的氢、氧、硫、碳、铅同位素的研究发现:成矿流体主要是建造水;硫的来源是矿区的沉积建造和金窝子岩体;碳则主要是沉积建造中的碳酸盐岩;铅大部分来自地壳且与花岗岩关系密切,部分来自地幔。于是,概括该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过程可为:在矿区长期此开彼合的构造动力场中,封存在沉积建造中的建造水在层间裂隙和构造裂隙中逐渐汇集、运移,并不断汲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而演化为成矿热液。最后成矿热液在矿区构造应力下,在岩体的张性裂隙中交代充填成矿。
张增杰陈衍景陈华勇鲍景新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流体金矿床
中国东北钼矿床地质被引量:124
2012年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亚造山带和环太平洋构造带叠加的区域,成矿作用复杂而强烈。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的钼矿床勘查和研究进展,形成如下主要认识:1)研究区已发现3个超大型、18个大型等70余处钼矿床,探明资源量仅次于东秦岭钼矿带;2)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含爆破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次为热液脉型;3)成矿岩浆岩多为高硅富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4)钼矿床集中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南大兴安岭、北大兴安岭和吉黑褶皱带等4个地区;5)与岩浆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相一致,钼矿化具有多期多阶段性,但中生代最为重要,并集中在250~210、190~160和150~110 Ma等3个高峰期;6)钼矿床的辉钼矿Re含量变化较大,总体较低,显示成矿物质来源复杂,但以壳源为主;7)成矿时代越老,辉钼矿Re含量越高,Cu/Mo储量比越大;8)钼矿床主要形成于增生造山和大陆碰撞造山(含后碰撞)两种构造背景,单钼矿床始现于三叠纪,只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
陈衍景张成李诺杨永飞邓轲
关键词:钼矿床成矿时间矿床地质
大兴安岭北端洛古河东花岗岩的地球化学、SHRIMP 锆石 U-Pb 年龄和岩石成因被引量:43
2009年
大兴安岭北端漠河县洛古河东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内部可见闪长质微粒包体,属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铀-铅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洛古河东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其花岗斑岩体的锆石SHRIMP铀-铅年龄为129.8±2.2Ma。花岗岩的SiO_2含量介于68.03%~74-32%之间,Al_2O_3含量介于13.06%~14.55%之间,Na_2O/K_2O介于0.45~0.86之间,铝饱和指数为0.94~1.11,Mg~#指数介于18~42之间且多小于30。稀土元素总量为160.00×10^(-6)~235.15×10^(-6),δEu介于0.31~0.52,(La/Yb)_N介于8.99~17.87.为轻稀土富集型。岩体Sr含量低,介于118×10^(-6)~268×10^(-6)之间,而Y含量高,介于16.9×10^(-6)~26.1×10^(-6)之间,Sr/Y比值低,介于5.62~13.81之间,属低锶高钇型岩石。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中,Rb、Th、U、K、Zr、Hf和轻稀土元素(如La、Ce、Nd和Sm等)富集,Ba、Sr、P和Ti等元素强烈亏损,Nh和Ta具有中等-弱亏损。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属后碰撞花岗岩。岩体ε_(Nd)(t)值介于-3.45~-2.64,平均-3.01;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介于969~1131Ma之间,平均1018Ma;锶初始比值(I_(Sr))介于0.702486~0.707269之间,平均0.705434;钾长石^(206)pb/^(204)Ph、^(207)Pb/^(204)Ph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5939~18.6721、15.6019~15.6058和38.4058~38.5249,平均值分别为18.6426、15.6035和38.4613;岩体中的钾长石氧同位素组成很低,δ^(18)O(‰)值介于-8.1~4.1之间,多为负值,表明洛古河东岩体为低^(18)O花岗岩。Nd、Sr、Pb和O同位素组成显示洛古河东岩体形成于含有较多幔源成分的源区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推测源区主要为Rodinia超大陆会聚过程中(中元古代一新元古代之交)形成的初生地壳。由于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分别于古生代末期和二叠
武广陈衍景赵振华赵太平李之彤张哲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
内蒙古霍各乞矿床铜成矿作用:矿石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2011年
1地质特征霍各乞矿床为一以Cu为主的大型Cu-Pb-Zn-Fe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西部狼山地区,属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根据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及穿切关系识别出2期铜矿化过程:主成矿期及晚期铜矿化。主成矿期铜矿石呈纹层状、条带状、网脉状及块状。硫化物整体沿围岩片理产出。
钟日晨李文博陈衍景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铜矿石铜矿化矿物组合
中国东部燕山期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研究评述
<正> 中国东部燕山期花岗岩类活动和成矿作用的重要性已为学界所公认。然而,关于东部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则争论纷纭。由于Sillitoe(1972)的环太平洋斑岩铜矿模式被广泛认同,加之Guild...
陈衍景Franco Pirajno
关键词:成岩成矿
文献传递
北山成矿带霍勒扎德盖金矿床碲化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7年
甘肃省霍勒扎德盖大型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的黑鹰山弧内,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在早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内的裂隙或断裂中。流体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分别形成(磁铁矿)-黄铁矿-石英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方解石脉。本次研究通过矿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在该矿床Ⅱ阶段矿石样品中首次发现大量碲化物,该矿物系列主要产出在黄铁矿、石英中或其裂隙内。矿区已发现的碲化物包括碲金矿、斜方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碲汞矿、碲铋矿等;金银矿物仅以碲化物的形成存在。Ⅰ阶段流体的硫逸度(logfS2=-11.1^-9.5)较高、碲逸度(logf Te2≤-12.8)较低,Ⅱ阶段流体显示低硫逸度(logfS2=-13.5^-10.2)、高碲逸度(logfTe2=-11.1^-7.8)特征。碲化物的发现揭示了矿床与深部幔源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不能排除矿区英云闪长岩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
疏孙平张静陈衍景李雷李秋根王琦崧
关键词:碲化物逸度
从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到大陆碰撞成矿理论:进展和问题
大陆碰撞是板块划分的4种边界之一,板块演化6个阶段之二,超大陆聚合的必由之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发展与完善,也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地区找矿勘查的科学依据,因此是现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陈
陈衍景
文献传递
甘肃大水金矿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年龄及Ce^(4+)/Ce^(3+)比值被引量:9
2011年
1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大水金矿位于甘肃省南部玛曲县,平均海拔为3500~4000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9′00″、北纬35°05′00″。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秦岭褶皱带和松潘甘孜构造带衔接部位。金矿初步控制储量超过50t,远景储量可达百吨以上。
韩金生姚军明陈衍景
关键词:大水金矿花岗闪长岩控制储量远景储量
东天山印支期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
2023年
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特色。近年来,东天山成矿带陆续报道了一批印支期的成矿年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初步总结了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成矿元素丰富,金、钼、钨、铼、铷等均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还蕴含了锂、铍、铌、钽、钒、钛、铁等金属矿床,显示出东天山印支期成矿的重要性。印支期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样,既发育了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等岩浆矿床,又发育斑岩型钼铼矿床、矽卡岩型钨钼铷矿床、石英脉型钨矿床、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等热液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印支期矿床集中分布于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和中天山地块及其东南缘,而其他构造单元成矿信息较少。虽然印支期矿床的分布具有时空相似性,但关键控矿要素明显不同,矽卡岩型钨矿床明显受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控制,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受不同性质的侵入岩控制,而造山型金矿床明显受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因此,东天山印支期造山作用的资源潜力已初步显现,未来应加强东天山甚至新疆地区的印支期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
邓小华吴昌志吴艳爽陈西张静石煜陈衍景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印支期东天山中亚造山带
申家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被引量:20
1992年
申家窑金矿产于崤山地体结晶基底之中,属典型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围岩蚀变、包裹体、同位素、微量元素等方面综合研究表明,矿床形成经历Ⅰ期高温变质热液蚀变矿化,Ⅱ期中温变质—雨水混合热液蚀变矿化,Ⅲ期低温(200℃)循环雨水热液矿化。成矿物质具深源特征。
陈衍景富士谷
关键词:地质地球化学金矿成矿模式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