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广
- 作品数:338 被引量:1,07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促进嗜蛋白产乙酸菌生成乙酸的方法
- 一种促进嗜蛋白产乙酸菌生成乙酸的方法,在嗜蛋白产乙酸菌液中加入辅助材料,在光照条件下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以蛋白质为碳源的嗜蛋白产乙酸菌产乙酸量。所述辅助材料是能够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活性物质促进微生物代谢的同时将CO<Sub>...
- 冯雷雨秦芷怡李旭曜段旭陈银广周琪
- 文献传递
- pH对增强生物除磷系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通过比较不同pH值下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酶活性与聚磷菌污泥产率系数及可溶性正磷酸盐(SOP)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6.4~7.6范围内,脱氢酶、腺苷酸激酶和聚磷酸盐激酶的活性随着pH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不受pH的影响.聚磷菌的产率系数与脱氢酶活性、厌氧释磷速率与腺苷酸激酶活性、好氧吸磷速率与聚磷酸盐激酶活性分别呈线性关系.表明较高的pH有利于聚磷菌的生长和提高聚磷菌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除磷效率.
- 张超陈银广刘燕
- 关键词:酶活性PH值增强生物除磷
- 增塑剂DEHP生物毒性及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因其优良的可塑性、相容性、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目前,DEHP已在大气、水、土壤及动植物体内被不同程度地检出,因而其潜在风险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生殖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方面综述了DEHP的生物毒性并探讨了可能的致毒机制。其次,深入探讨了吸附分离、高级氧化、生物降解及环保型DEHP替代品的研发等降低环境中DEHP的控制策略。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为进一步完善DEHP的毒理学机制以及发展经济高效的DEHP去除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 沈秋婷郑雄陈银广
- 关键词:DEHP内分泌干扰毒性控制方法
- 一种促进微生物脱氮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微生物脱氮的方法,通过脱氮副球菌和费氏丙酸杆菌的协同作用来促进微生物脱氮。本发明具有缩短反硝化进程,提高反硝化速率,减少中间产物积累,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 陈银广张芷琪
- 文献传递
- 一种回收污水中磷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污水中磷的方法,步骤为:含磷废水在所述调节池中调节得到预定pH值,通过管道进入所述混凝搅拌池,所述混凝搅拌池内通过加入混凝剂以进行化学沉淀,反应时间为5~10min,转速为200~250r/min,然后...
- 郑雄陈银广周伟男边耀志黄海宁
- 文献传递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现生物除磷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现生物除磷的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含磷废水的处理。包含两个等体积的污泥槽、一个可转动的转板以及两个转板支撑斜面等组成。通过转动转板,使转板交替固定在两个转板支撑斜面,从而...
- 王冬波陈银广王怀臣孟凡松
- 绿色电子供给和细胞代谢调控型反硝化研究
- 2024年
- 作为氮循环的关键环节,微生物反硝化在去除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实现氮元素返回大气和维持氮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异养反硝化是生物脱氮的主流工艺,但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过程中往往需要额外投加乙酸等化学碳源,以获得足够的电子供体,从而实现高效脱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光生电子、短链气态烷烃等新型绿色电子供体的供给以及促进电子供体利用的代谢调控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首先,归纳了光电子驱动反硝化的光敏剂种类、主导功能微生物、光敏剂-微生物复合方式以及光电反硝化的应用现状;然后,阐述了以甲烷、丙烷等短链烷烃为碳源进行反硝化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介绍了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的碳源化性能,分析了微生物内碳源的形成机制和利用特性;最后,探讨了通过提升微生物对电子的利用效率来促进反硝化的作用原理,以期拓展对高效生物脱氮机制的理解,并提出了绿色电子高效供给和微生物细胞内电子分配调控等未来探索方向,旨在为反硝化脱氮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刘超范心韵张学萌陈闯朱梦茹陈银广
- 关键词:反硝化低碳光电子有机废弃物代谢调控
- 一种提高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向待处理的碱性发酵污泥中依次加入溶解性正磷和镁离子Mg<Sup>2+</Sup>,充分搅拌,形成鸟粪石,然后添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搅拌均...
- 陈银广张超
- 文献传递
- 基于碳源调控与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污水高效除磷脱氮研究
- 陈银广何品晶冯雷雨周琪顾国维
- 该项目技术属于水污染防治工程领域。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污水(通常碳与氮的质量比(C/N)较低)景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它存在副产大量污泥需要处置、除磷脱氮效果因为碳源不足而受到制约,同时衍生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等问题。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污泥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处理
- 一氧化氮:污水处理过程中被忽视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驱动因子
- 黄海宁冯冠群陈银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