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雅莉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争端
  • 2篇政治传播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认同
  • 2篇时报
  • 2篇唐代
  • 2篇农村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传播
  • 2篇跨文化传播
  • 2篇个案
  • 2篇个案分析
  • 2篇国家形象
  • 2篇X
  • 1篇大众化
  • 1篇地缘
  • 1篇地缘经济
  • 1篇钓鱼岛事件
  • 1篇钓鱼岛争端
  • 1篇东传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5篇陈雅莉
  • 7篇张昆
  • 2篇邱新有

传媒

  • 2篇当代传播
  • 1篇国际新闻界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新闻大学
  • 1篇新闻界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对外传播
  • 1篇亚太安全与海...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尚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和反思被引量:14
2015年
时尚文化的核心在于体验,而不是物化符号本身,时尚所具有的"尚新"本质,使其本身就具有对抗技术复制性和同质化的酵素。作为人类追求美的群体性再现,时尚传播客观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产品丰富的结果。它传播的效度和意义,取决于施动者(actor)对时尚意义的内化程度和客观条件的发达程度。时尚传播本身是不应该被批判的,其能否发挥正能量,根本上在于施动者对时尚意义的定义和解读。诚然,在与资本和大众传媒结合之后,时尚传播带来了诸如社会区隔、消费主义、文化霸权等外部性问题;但是,其在促进社会整合、物质创新、生活改善以及构成特殊的都市体验等方面仍然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时尚传播与国家软实力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各国和地区提高文化软实力开辟了新的空间。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宏大厚重的主题,或可借助时尚之力轻巧快速地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凝聚认同的力量。
张昆陈雅莉
关键词:软实力传统文化
文化多样性与对外传播的差异化战略被引量:10
2015年
对外传播的困境往往来自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全球文化一元化(Global Monoculture)或文化同质化(Homogenization of Cultures)而提出的,其一是指全球文化在类型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和多元性,其二则强调不同文化之间要彼此尊重和宽容。文化的多样性催生了差异化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进而孕育了多元的受众群体,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文化主体在信息需求、信息选择以及反馈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基于文化多样性对传播接受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传播主体应该制定和践行差异化的对外传播战略,即应该以专业、公正为准绳,调适传播者角色;分清文化差异,辨识多样化的受众;把握文化语境,运用多义的话语,传播恰当的内容;整合传播渠道,以官方调控为主导,支持民间对外传播的微观自主;同时针对多元化的反馈模式反思因应之道。
张昆陈雅莉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差异化战略
文化嫁接视角下的农村天主教传播研究——基于南方某省X村天主教传播活动的个案分析
天主教会作为宗教传播机构,亦可被视为一个媒介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普遍联系,密切互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国农村天主教的传播实质是外来思想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其必然受到传统文化、农村风俗、宗族力量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陈雅莉
关键词:天主教本土化
文献传递
全球媒介事件中的民族符号与国家形象传播被引量:9
2013年
国家形象研究是近年来中国传播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温家宝在出席第65届联合国大会时发表的演讲《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中提出: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世界公众心目中留下这样的印象——"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为此,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推广,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公关活动、促进文化交流机构的海外建设、在海外传媒推广国家形象宣传片等方式,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崭新面貌,期望推出一张张鲜活的"国家名片"。应当说,中国在打造国家形象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不断深化,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本期我刊特别组织编发了三位专家学者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国家形象的传播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言。这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目前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一些前沿思路,希望能引起同行的交流研讨,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陈雅莉
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媒介事件中国代表团奥运代表团国际关系学
孔子学院的西渐之道——佛教与基督教东传的启示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以佛教与基督教的东传策略为借鉴,从两者对待主流文化的态度、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者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挖掘其对孔子学院西传的启发价值。本文认为佛教所走的文化适应之道更有利于汉学与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学传播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以我异补其缺"精神,以"适应"之道,传"理"之道,树"形"之道实现西学的包容和接受。
陈雅莉邱新有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家庭、宗族与农村教会的纵向传播路径研究——基于中国X村农村教会传播活动的个案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宗教信仰自由的背景下,西方宗教逐渐渗透到乡村人们生活和农村治理工作之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传播现象。本文基于传播学的视角,采取深度访谈、实地观察、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X村的农村教会的传播活动进行案例研究,旨在分析在宗教力量较强的农村社会,西方宗教在中国农村的纵向传播路径。本文认为,在农村"熟人社会"中,教会基于"宽容性"传播之道,通过家庭影响(代际传承、家长同化、婚姻纽带)以及宗族皈依两种传播方式,起到了维持信仰的长期稳定,同时保持宗教信仰纵向传承的作用,但对于外围社会,西方宗教的外来性和后入性使得其传播效果始终有所局限。
陈雅莉
关键词:农村教会农村家庭宗族
全面拓展 成果丰富——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综述(2005-2012)被引量:2
2013年
最近几年,国际传播研究已成为学界和官方日益关注的重点课题,以"国际传播"为主题的国家级课题数量在不断增加,传播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在变化,研究方向也更加广泛多元,呈现出从单纯的对外宣传研究到广义国际传播研究的转换。目前,有关各方均较为偏重应用性研究,强调战略性、对策性。相关学术会议则呈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现实关怀性。虽然研究者推出了大量有关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但是总的来看,成果质量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张昆陈雅莉
唐中后期胡汉族群意识的动态演化与相关舆论的文本再现
2018年
外在的"共同威胁"是形成自我意识和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安史之乱"是唐代胡汉族群意识演进中的一个重要拐点。因此本文聚焦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公元763-820),通过考察当时精英话语和民间文本对胡汉族群意识的再现,一方面梳理了这一时期唐人在族群意识方面的观念变迁;另一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唐人对胡汉族群叙述的文本特点。研究表明,"安史之乱"后,政治和文化上的"他者"强化着唐人对"华夏"共同体的族群认同;一方面政治忠诚成为族群身份识别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文化民主主义"成为抵抗政治和认同危机的主导策略。此一阶段相关族群叙述的特点是:(1)多持文化民族主义立场,提出了"儆戎""正华声"等文化主张,且多用"夷""戎"等概念以建构"他者"文化上未开化之语境;(2)文化议题和政治议题高度关联,"胡化"这一文化现象被赋予消极意义,且频繁地与唐帝国的政治危机进行因果关系建构。
陈雅莉
关键词:安史之乱族群意识
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报道南海争端为例被引量:21
2014年
本文基于框架分析和质化的内容分析法,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间关于南海争端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考查两份东盟英文报纸报道南海争端过程中的主导性框架、意见话语和对华态度,旨在探究东盟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深层逻辑,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区域形象建构战略。研究表明,两份报纸在报道南海争端时,遵守着服务于区域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逻辑;对于中国,两者不同程度的呈现了"以邻为伴,还是以邻为壑"的摇摆态度。文章认为,冲突语境下,优化中国的区域形象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中国-东盟的政治互信,消除东盟国家疑虑;二是克制民族主义情绪,避免造成局势紧张的误导性言行;三是主动突破机制困境,积极参与争端解决的对话协商。
张昆陈雅莉
关键词:南海争端地缘经济
地缘政治冲突报道对中国形象建构的差异性分析——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报道“钓鱼岛”事件为例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和质化的内容分析法,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底期间关于"钓鱼岛"事件的新闻报道为样本,对两份报纸在相关报道中的框架运用和中国形象呈现进行了差异对比分析,进而深入考查了地缘政治冲突报道中干扰英美大报建构第三方主权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因子。本文认为,同处欧美媒介体系的两份大报在钓鱼岛冲突报道中呈现中国形象的离散性,应该归因于英美两国原生社会结构和文化语境对媒体为施加的限制性和构成性影响。
张昆陈雅莉
关键词:《泰晤士报》《纽约时报》钓鱼岛争端国家形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