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海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充质干细胞
  • 4篇大鼠骨髓
  • 4篇大鼠骨髓间充...
  • 3篇凋亡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心脏
  • 3篇溶血
  • 3篇溶血磷脂
  • 3篇溶血磷脂酸
  • 3篇肌细胞
  • 2篇心肌梗塞
  • 2篇条件培养液
  • 2篇旁分泌
  • 2篇培养液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10篇陈静海
  • 5篇陈曦
  • 4篇韩变梅
  • 2篇韩瑜
  • 2篇高峰
  • 2篇邓琳子
  • 2篇朱伟铨
  • 2篇徐瑞霞
  • 1篇刘学文
  • 1篇徐瑞霞
  • 1篇陈跃峰
  • 1篇侯剑峰
  • 1篇杨跃进
  • 1篇胡盛寿
  • 1篇柳明洙
  • 1篇石林惠
  • 1篇丛祥凤
  • 1篇丛祥凤
  • 1篇聂宇
  • 1篇蔡艳

传媒

  • 2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血磷脂酸与心血管系统
2006年
溶血磷脂酸是一种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作用的脂类小分子物质,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LPA的合成释放与运输、G蛋白偶联受体及LPA在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进行综述。
陈静海韩变梅陈曦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心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
溶血磷脂酸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作用被引量:14
2008年
在体外缺氧无血清条件下模拟心肌缺血微环境,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抗凋亡作用。应用Hoechst33342染色和膜联蛋白V/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并利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缺氧无血清条件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LPA处理6h和1+6h组细胞凋亡率较缺氧无血清组显著降低(P<0.05),而1h组细胞凋亡率与缺氧无血清组无显著性差异。LPA处理组(1h,6h,1+6h组)ERK1/2磷酸化水平较缺氧无血清组降低,Akt磷酸化水平较缺氧无血清组增高。在缺氧无血清环境中,LPA有利于增强BMMSCs的抗凋亡能力,提高BMMSCs存活率,为临床提高BMMSCs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石林惠陈静海邓琳子刘学文陈曦丛祥凤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ERK1/2AKT
非编码RNAs在心肌细胞增殖与心脏再生中的作用
2022年
心肌梗死以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促进心肌细胞增殖与再生是修复缺血导致的心脏损伤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s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增殖与再生。该文总结了小RNAs(microRNAs,miRNAs)、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以及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RNAs)参与调控心肌细胞增殖与再生、修复损伤心脏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此外,该文还展望了非编码RNAs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潜在治疗作用以及心脏损伤后应用RNA治疗进行再生修复的前景。
董晓璇蒲林彬陈静海
关键词:心肌细胞增殖基因治疗非编码RNAS
一种线粒体心肌病的动物模型制备以及Kruppel-like factor 15在线粒体心肌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针对线粒体心肌病临床前研究的小鼠疾病模型。并通过转录组学结合功能性筛选及验证,证实Kruppel‑like factor 15(Klf15)在该线粒体心肌病模型中的预防保护作用,以及治疗作用。此外,...
陈静海高峰梁甜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2007年
体外模拟心肌缺血微环境,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旁分泌作用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大鼠MSCs各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刺激心肌细胞,观察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掺入、ANF-荧光素酶(luciferase)表达和心肌细胞面积的变化。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心肌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较6h及9h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掺入、ANF-荧光素酶表达以及心肌细胞面积,其中以6h时间点条件培养液的作用最为显著(P<0.01)。MSCs条件培养液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刺激心肌细胞肥大,此现象提示移植入心肌缺血区MSCs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心肌细胞,从而参与细胞移植后心功能的改善。
徐瑞霞陈曦陈静海韩瑜韩变梅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心肌细胞肥大旁分泌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体外模拟机体缺血环境,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旁分泌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为MSCs移植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的MSCs,换以无血清培养液同时缺氧处理不同时间,然后收集MSCs的条件培养液,以此条件培养液作为刺激因子孵育 SD大鼠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用MTT和3H-脯氨酸掺入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结果用MSCs条件培养液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掺入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氧6 h组的3H-脯氨酸掺入高于对照组约100%,提示MSCs条件培养液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增加;MTT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MSCs条件培养液没有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缺氧和无血清条件培养液能够通过旁分泌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自身合成胶原能力的增强,提示移植到缺血心肌缺血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从而参与损伤心肌的修复。
韩瑜陈曦陈静海韩变梅柳明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旁分泌
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效果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
陈曦丛祥凤侯剑峰徐瑞霞陈静海朱伟铨韩变梅刘学文胡盛寿刘学彬李宗伟魏华邓琳子聂宇王芳
该成果属于医药卫生技术领域。围绕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的关键问题,以改善缺血心肌微环境为研究重点,应用“预处理策略”从细胞和活体动物两个水平开展系统研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1.模拟急、慢性心肌梗死微环境特点...
关键词: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缺血性心脏病
溶血磷脂酸受体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肌损伤的诱发因素,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48h)大鼠溶血磷脂酸3种不同受体亚型表达谱,分析其与心脏细胞的病理学特征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①冠状动脉结扎术后24h存活的16只雌性SD大鼠作为心肌梗死组,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②术后48h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称重及病理切片分析心肌肥厚状况;原位末端标记法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③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溶血磷脂酸3种受体亚型基因表达谱。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均显著降低(P<0.05~0.01),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P<0.05)。②病理切片分析心肌梗死后48h,无明显的左室扩张与心肌肥大。③DNA凝胶电泳与原位末端标记法的结果显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犤梗死区与梗死边缘区凋亡指数分别为(21.286±15.575)%,(19.816±12.000)%,假手术组(1.270±1.070)%,P<0.01犦。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后早期重塑过程中溶血磷脂酸1、溶血磷脂酸2受体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而溶血磷脂酸3受体表达增加40%(P<0.01)。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出现左心室功能异常,早期重塑过程中(术后48h)有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但无明显的左室扩张与心室壁肥厚,而同时溶血磷脂酸3受体表达显著增加,提示溶血磷脂酸3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可能主要介导溶血磷脂酸在心肌梗死后早期的凋亡通路的调节。
陈静海陈跃峰韩变梅朱伟铨蔡艳杨跃进陈曦
关键词:细胞凋亡心肌梗塞
非编码RNA调控心脏重构与再生
2016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 RNAs)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和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与病理环境调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微小RNA(micro RNAs,mi 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心脏重构与再生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关键问题,其调控过程非常复杂,包括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的调控.大量研究发现在转录后水平,mi RNAs通过负性调节靶标的表达调控心脏发育、疾病及再生进程.近期研究揭示,lnc RNAs在心脏发育和疾病中具有潜在的作用,可通过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lnc RNAs已成为继mi RNAs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调节性非编码RNA.就非编码RNA在心脏重构及再生进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高峰陈静海
关键词: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心脏重构
洛伐他汀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体外以缺氧无血清条件模拟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缺血微环境,研究洛伐他汀是否能够抑制缺氧无血清引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方法以Hoechst33342染色法及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洛伐他汀的抗凋亡作用,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洛伐他汀对细胞色素C释放及caspase-3活化的影响。结果洛伐他汀0.01~1μmol/L能够有效地抑制缺氧无血清引起的MSCs凋亡。洛伐他汀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增强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降低caspase-3活化水平。结论洛伐他汀能够抑制线粒体途径介导的凋亡,阻止caspase-3的活化,发挥抗缺氧无血清引起的MSCs凋亡,为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提供了一种可能有效的干预措施。
徐瑞霞陈曦陈静海朱伟铨韩瑜邓琳子丛祥凤
关键词:洛伐他汀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