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颀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法权
  • 1篇冤案
  • 1篇秩序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社会
  • 1篇人文社会科学
  • 1篇丧服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市民
  • 1篇市民社会
  • 1篇司法
  • 1篇秋菊
  • 1篇窦娥
  • 1篇窦娥冤
  • 1篇威尼斯商人
  • 1篇文化冲突
  • 1篇文化自觉
  • 1篇文明

机构

  • 8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陈颀
  • 1篇谭同学
  • 1篇贺照田
  • 1篇丁耘
  • 1篇宋少鹏
  • 1篇徐俊忠
  • 1篇欧树军
  • 1篇张志强
  • 1篇章永乐
  • 1篇李放春
  • 1篇潘妮妮
  • 1篇何浩
  • 1篇潘维
  • 1篇张华
  • 1篇王珏

传媒

  • 2篇开放时代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地方立法研究
  • 1篇北大法律评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司法冤案与儒家礼法 以《窦娥冤》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窦娥冤案的成因不是古代司法科技不发达或程序正义的缺失,而是源于儒家礼法与蒙古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造成的司法冲突。冤案的平反有赖于官员有意愿和能力去维护民众以儒家礼法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从冤案法理学的角度来看,以儒家礼法为基础的司法模式代表了一种伦理与法律结合的政法制度。它虽属于具体语境下的地方性知识,但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仍有启发意义。
陈颀
关键词:文化冲突婚礼丧服
法权的兴起与危机——《威尼斯商人》的法哲学解读被引量:3
2013年
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为基本理论框架,本文讨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主要角色的主观权利与客观法律之间的法权冲突与解决方式。本文论证到,“割肉契约”的签订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互相承认对方的平等法权的商业妥协。女儿私奔以及对其宗教和伦理的侮辱破坏了夏洛克与基督徒之间的信任基础。夏洛克的报复不是“为法权而斗争”,而是以个人的报复欲望挑战威尼斯的普遍法权。鲍西娅介入“割肉审判”是为了保护家庭伦理,她结合犹太律法与威尼斯法律两种法律渊源解释“割肉契约”,用更极端的“法条主义”击败了夏洛克。本文认为,威尼斯法律的真正缺陷是法律保障的是少数商业家族的寡头统治,既缺乏对特定法权人格侵犯其他的法权人格的合理规制,也不能以“政治共同体”的友爱之情团结不同的宗教/民族群体的伦理生活,导致威尼斯社会的法权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总之,自由平等的普遍法权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兴起了,但却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陈颀
关键词:法权爱欲市民社会
秋菊的困惑与解惑——“法律与文学”研究在中国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电影《秋菊打官司》,苏力发表“秋菊的困惑”的经典研究,已经成为在中国研究“法律与文学”的代名词。晚近的秋菊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早期解读中的“二元对立”理论范式,将“秋菊的困惑”置于三种不同的法治传统的纠葛,以及国内法制与国际秩序的互动关系之中,使之从一个地方性问题提升到“大国宪制”和“法律多元主义”等普遍性层次。关于秋菊的“法律与文学”研究,已经从“困惑”走向“解惑”,从一个批判西方法治的地方性命题,转向探索法治的中国道路等更具普遍意义的法理命题。
陈颀
关键词:法治传统
复仇与礼法——以聂政的复仇叙事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战国时代聂政复仇故事的三个著名叙事背后,是不同时代的叙事者对于复仇正当性不同的礼法阐释。从复仇的叙事伦理变迁来理解复仇的法律规制,可以提出一个以三纲五伦为核心的儒家伦理与限制复仇的王朝法律的互动变迁的理论模型。这对当代"死刑存废"等法治建设的现实争议也有所启发。
陈颀
关键词:复仇礼法
文明冲突与文化自觉——《三体》的科幻与现实被引量:7
2016年
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切入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其核心问题是人类与三体的文明冲突,以及文明冲突引发的历史终结和人类未来问题。汪淼代表的知识分子叙事,罗辑代表的英雄叙事,程心代表的末人叙事分别构成三部曲的叙事视角和情节主线。如果未来的人类文明极有可能遭遇文明冲突导致的宇宙灾难,当代精英需要反思和推进现有的道德、文明观,拒绝末人时代的诱惑,勇于创造新的历史。
陈颀
关键词:科幻文明冲突文化自觉
“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2年
21世纪以来,中国战略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人们开始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世界法权秩序以及中国所处的位置,并思考中国突破既有结构性制约的可能性和对策。此研究方向需要对国际秩序与中国国内实践作通盘考察,要求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宏大的理论视野,因而特别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学人通力合作,建构讨论平台,形成共通视域。为此,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及其政经法研究中心于2012年举办了“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40多位学者会聚一堂。
陈颀王珏
关键词:国际秩序法权
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被引量:8
2018年
第十五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17年11月4日至5日在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在文明复兴与多样现代性的诉求推动下,对新中国史的自觉与对中国文明的自觉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文明(轴心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则为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梳理与反思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现代中国如何在学习、吸纳外来学说、经验的同时,努力保持"不忘本民族之地位"?人民共和国的"中华"内涵是什么?其与绵延的中国文明的深层关联是什么?如何理解其特殊性与普遍性?其复杂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构想与探索又有何启示?本届论坛旨在聚焦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展开跨学科探讨,立足国史经验,从思想、观念、行动、制度、结构等诸方面深入挖掘,从中领略中西古今的碰撞交融。本专题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审订。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收入。内容编排并未完全按照发言顺序,部分标题为编者所拟。
张志强李放春潘维欧树军潘妮妮老田谢茂松章永乐陈颀丁耘徐俊忠宋少鹏贺照田董丽敏张华谭同学肖文明何浩郭春林
关键词:文明人文社会科学
自由、公意与立法者——卢梭立法理论的当代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卢梭的立法理论以自由为开端,以公意为基础,通过每个公民的自我立法而从真实意志上服从公意,以达致真正的自由。法律是公民服从公意而达致自由的动力,立法者的作用在于塑造新生国民的道德精神,使之服从法律和公意。卢梭的立法者不是依靠暴力,而是期望通过完成三项伟大事业,继人性在社会状态堕落后第二次"改变人性",来约束公民服从公意又持续地维持其自由状态。施特劳斯指出,卢梭思想之所以构成现代自然权利的危机和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是因为现代自然权利学说的不可能性。然而,罗尔斯、哈贝马斯等思想家认为值得为尚未实现立法谋划的现代性理想而努力。立法者有无可能解决自由与公意的悖论,人民自己有无可能超越作为个体的立法者的引导,是卢梭的立法理论留给当代世界的没有过时的"老"问题。
陈颀
关键词:卢梭公意立法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