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明哲

作品数:26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7篇手术
  • 6篇全麻
  • 4篇镇痛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剖宫产
  • 3篇气管
  • 3篇曲马多
  • 3篇插管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体位
  • 2篇帕瑞昔布
  • 2篇气腹

机构

  • 1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0篇暨南大学第二...
  • 6篇暨南大学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陶明哲
  • 6篇任永功
  • 5篇李亚丽
  • 5篇丁登峰
  • 5篇李少君
  • 4篇李涵葳
  • 4篇白智萍
  • 3篇张中军
  • 3篇石碧明
  • 2篇王哲银
  • 2篇马磊
  • 2篇张丽媛
  • 2篇黄小朋
  • 2篇张雪萍
  • 2篇袁静
  • 2篇李少君
  • 2篇姜远旭
  • 2篇陈丽瑜
  • 2篇郑春丽
  • 1篇况穗

传媒

  • 4篇广州医药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广东医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特征,围术期血糖应如何管理,仍存在着不少争议。针对这些争议,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对糖代谢的影响、围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血糖控制与预后的关系、围术期血糖控制方案等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求提供临床上可参考的血糖管理目标。尽管统一的理想的血糖管理目标还不确定,随着血糖监控技术和胰岛素输注设备的改进,未来血糖管理和控制方案的实施会更平稳,并且预后也能得到改善。
董心童陶明哲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围手术期
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中发生呼吸困难原因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中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原因和处理经验。结果 1例患者因肾周血管损伤,灌注液大量进入循环致肺水肿,经心肺复苏后好转。另2例患者终止手术摆平卧位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中严密监测和加强麻醉管理,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终止手术,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宿颖岚陶明哲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症麻醉
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氏液组(乳林组)(n=20)和万汶组(n=20)。监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15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万汶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乳林组稳定。结论:万汶可以使产妇术中循环动力学更稳定。
王哲银杨亚利刘新波蔡兴涛陶明哲
关键词:剖宫产术麻醉硬膜外血液动力学现象
硬膜外导管留置致脊神经前根损伤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30岁,2012年10月29日因孕39周拟行剖宫产手术入院。ASAⅠ级,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史,麻醉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输注胶体液500 mL。采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患者右侧卧位,根据体表触摸定位选择L2-3穿刺,向上置管,置管深度4 cm,
丁登峰陶明哲
关键词:脊神经前根置管深度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血氧饱和度神经系统
右美托咪啶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射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继以1μg.kg-1.h-1维持,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1)、硬膜外穿刺前(T2)、麻醉平面固定后(T3)、牵拉阑尾时(T4)、缝皮结束时(T5)的血压和心率,牵拉反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T3、T4、T5时的血压和心率较T1、T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T3、T4、T5心率、牵拉反射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以抑制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的牵拉反射,并预防术中寒战。
丁登峰陶明哲李亚丽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阑尾切除术牵拉反射
鞘内吗啡对罗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能及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观察鞘内微量吗啡对罗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能和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正常足月产妇100例,随机、双盲分成5组(各20例):R组为含糖重比重0.675%罗比卡因2ml(13.5 mg);RM1,RM2,RM3和RM4组分别为0.675%罗比卡因2ml中含0.1,0.2,0.3和0.4 mg吗啡。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记录评价术中麻醉效果、Ramsay镇静评分、新生儿情况、术后镇痛效果及围术期产妇不良反应。结果 罗比卡困蛛网膜下腔麻醉起效较短(50~90s)、感觉和运动阻滞良好,痛觉阻滞RM组≥(246±78)min比R组(146±68)min明显延长(P<0.01);RM3和RM4组术中镇静效果优于R组;各组术中低血压(4~5例)、恶心、呕吐(5~6例)和呼吸紧迫感(1~2例)的发生率无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值均在正常范围,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无痛时间,吗啡组(均>12h)明显长于R组(4.2±1.26)h,且RM3和RM4组分别有75%和80%的病例无痛时间超过48h。术后皮肤瘙痒发生率各吗啡组明显高于R组(P<0.05),且与吗啡剂量相关,RM3组(60%)和RM4组(65%)高于RM1组(35%)(P<0.05)。结论 鞘内微量吗啡能延长罗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痛觉阻滞时限,对新生儿无影响,但增加了围术期副作用的发生率。
陶明哲白智萍李涵葳李亚丽
关键词:吗啡罗比卡因鞘内镇痛
“预处理”策略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明显升高。缺血预处理(IPC)、缺血后处理(IPOST)、远端肢体/组织预处理(RIC)以及麻醉药物预处理(APC)等"预处理"策略,已被证明在非糖尿病患者能够发挥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近年有研究认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其心肌保护作用被减弱或者消失。现就"预处理"技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黄茜王萍陶明哲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保护缺血麻醉剂
腹腔镜手术部位与体位对全麻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比较上、下腹部手术气腹压与体位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成上腹组和下腹组 ,实施气管内全麻机械通气 ,分别监测三种气腹压 (0、10和 14 mm Hg)和三种体位 (平卧、头高 15°和头低 35°)下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和胸肺顺应性等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气腹压与气道压的变化正相关 ,与顺应性负相关 ,当气腹压达14 mm Hg和头低位时 ,各呼吸指标改变更显著 ;手术部位对气道压的影响不明显 ,仅高气腹压时下腹部组顺应性下降显著。结论 气腹压和体位对呼吸动力学有显著影响 ,气腹压达 14 mm Hg时 ,其影响更突出 ;头低位增强气腹压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以下腹部手术时更显著。
陶明哲任永功李少君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部位体位全麻呼吸动力学
肺泡内液体清除与肺水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肺水肿是急性肺损伤(ALI)病理进程中的中心环节,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泡内液体清除减少有关。以往对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的肺水肿研究较多,而对肺泡内液体清除在肺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关注不足。肺泡内液体清除受水通道蛋白、钠离子通道、钠钾ATP酶的影响。认识肺泡内液体清除机制有望能为临床医师治疗ALI提供参考。
石伟张中军陶明哲
关键词:肺水肿水孔蛋白质类钠通道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期的输液策略与肺水肿并发症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期的输液策略及肺水肿情况。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心肺功能良好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3例,用红外线辐射体表加热技术,在静脉全麻下实施全身热疗26人次。连续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气道压、尿量,定期进行动脉、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和血糖监测,并以此调节输液量和成分。记录热疗各时段输液和肺水肿情况。结果热疗期输液:升温早期为(23.6±3.2)ml/(kg·h),恒温期(19.1±2.9)ml/(kg·h),降温期(9.3±3.6)ml/(kg·h);输液总量:晶体液(5168±578)ml,胶体液(1890±391)ml;热疗期体液呈正平衡约5000ml;热疗期肺水肿发生率为15.4%,热疗后24h内有53.8%的患者出现轻度肺水肿,热疗中发生肺水肿者,气道峰压持续升高(〉30cmH2O,1cmH2O=0.098kPa),肺氧合各指标明显下降,其输液速率和总量均高于无肺水肿者(P〈0.01)。结论热疗期应分时段输液管理,升温期较快、恒温期减慢、降温期控制输液;热疗期肺水肿发生率高,输液过快和过量可能会增加肺水肿的发生,热疗期呼吸力学和肺氧合等监测,对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陶明哲李涵葳袁静赵雷任永功刘雅洁
关键词:全身热疗输液肺水肿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