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立璠

作品数:3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民俗
  • 11篇中国民俗
  • 11篇民俗学
  • 9篇中国民俗学
  • 8篇文化
  • 5篇文学
  • 4篇信仰
  • 4篇民间文学
  • 4篇非物质文化
  • 3篇社会
  • 3篇文学研究
  • 3篇民间文学研究
  • 3篇民俗研究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信仰习俗
  • 2篇学科
  • 2篇中国民间故事
  • 2篇中国民间文学
  • 2篇社会学
  • 2篇事象

机构

  • 26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民俗学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省社会科...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学院
  • 1篇国务院
  • 1篇全国哲学社会...
  • 1篇文学院

作者

  • 28篇陶立璠
  • 2篇万建中
  • 1篇刘魁立
  • 1篇赵世瑜
  • 1篇刘亚虎
  • 1篇康保成
  • 1篇陈子艾
  • 1篇刘铁梁
  • 1篇刘进才
  • 1篇宋立民
  • 1篇张国祚
  • 1篇陈勤建
  • 1篇王永宽
  • 1篇安德明
  • 1篇黄涛
  • 1篇高丙中
  • 1篇王宁
  • 1篇孟宪明
  • 1篇孟云飞

传媒

  • 6篇民俗研究
  • 6篇民间文化论坛
  • 3篇非遗传承研究
  • 2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警犬
  • 1篇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2004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突出特点是:这一保护由民间的、学者的呼吁终于变为政府行为,即以政府为主导,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非物质...
陶立璠
文献传递
陶立璠教授的贺信
1995年
叶涛先生并转 《民俗研究》编辑部诸位同仁: 值此《民俗研究》杂志创刊10周年之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向诸位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10年来诸位先生为民俗文化事业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陶立璠
关键词:民俗研究民俗文化中国民俗学办刊方针编辑部办刊宗旨
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被引量:8
2004年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中国民俗学如何重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以及怎样寻找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期“人文讲坛”刊发的陶立?教授《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就“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学与信息社会”、“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如何保护民俗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思辨,值得大家关注。
陶立璠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民俗学经济转型期文化保护自然遗产
祝《民俗研究》越上新的高峰
1990年
《民俗研究》在齐鲁大地诞生已经五周年了。五年来,全国的民俗学研究者和民俗文化爱好者都热切地关注着它的出版,几乎是同呼吸、共命运。大家深知这是全国唯一一家民俗学理论刊物,是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阵地,几年来,主办者山东大学和刊物的许多编辑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坚守这块阵地。
陶立璠
关键词:民俗研究中国民俗学民俗学研究中国民俗文化文化传统
拦街福——温州人的狂欢盛宴
2010年
“拦街福”在温州地区长久传承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尽管我们说当下是在恢复它,恢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正如大家所说,它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东西,心中的东西不会轻易地消逝掉。
陶立璠
关键词:温州人社会学非物质文化
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
2023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俗学经历了恢复、重建和发展几个阶段。在人才培养、理论建设、学术研究、国际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成果斐然。钟敬文是人民学者,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实践了他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宏大愿望。晚年,他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对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的理论作了解读和总结,中国民俗学敬文学派实至名归。
陶立璠
关键词:民俗学
民俗意识的回归——河北省赵县范庄村“龙牌会”仪式考察被引量:13
1996年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基础和需要,它要不断从现实的传承中汲取资料和营养。中国民俏学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沉寂之后,进入八十年代,方取得长足的发展,这绝菲偶然。它的发展是和八十年代中国的政治、恿想、经济、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是和社会各类民俗事象的恢复、民众民俗意识的回归分不开的。
陶立璠
关键词:民俗事象信仰民俗民俗活动信仰习俗中国民俗学筹委会
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被引量:3
2020年
陶立璠先生一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理论教学。在访谈中,他回顾了中国民协1978年恢复工作以来的学术史。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民协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民间文学队伍不仅重新集合起来,而且日益发展壮大,开创了中国民间文学搜集、抢救、保护和研究的"黄金时代":建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神话学会等研究组织;创办《民间文学论坛》学术理论刊物、主办刊授大学、编写教材、培训培养人才;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日联合调查等学术活动。
陶立璠王素珍(整理)周利利(整理)
民俗意识的回归被引量:1
1998年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基础和需要,它要不断从现实的传承中汲取资料和营养。中国民俗学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沉寂之后,进入80年代,方取得长足的发展,这绝非偶然。它的发展是和80年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背景相联系的。
陶立璠
关键词:白蛾花会中国民俗学民俗事象信仰习俗民俗研究
羌族的原始信仰
<正>羌族以白石为图腾四川境内岷江上游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县、理县、黑水一带羌族地区,其民居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多置有五块、七块、九块不等洁白的石英石。羌语称之为"阿渥尔"的这些白石,既...
陶立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