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苏蔚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曲马多
  • 2篇麻醉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电图
  • 1篇丁胺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陶苏蔚
  • 6篇谢红
  • 5篇王琛
  • 2篇曹建方
  • 2篇朱旬
  • 2篇李华
  • 1篇朱江
  • 1篇费金华
  • 1篇邹汉青
  • 1篇邢春根
  • 1篇倪勇
  • 1篇周迅
  • 1篇吴嘉伟
  • 1篇金涛
  • 1篇潘守俊
  • 1篇金伟华
  • 1篇刘岗
  • 1篇信玉昌
  • 1篇佘高明
  • 1篇乔世刚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饱和氢盐水对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饱和氢盐水对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C57BU6雄性小鼠72只,18月龄,体重45~5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n=18):对照组(C组)、饱和氢盐水组(H组)、POCD组和POCD+饱和氢盐水组(PH组)。POCD组采用开放性胫骨骨折手术制备小鼠POCD模型,H组和PH组术前7d开始,每天早晚2次腹腔注射饱和氢盐水10ml/kg。于术后1、3和7d时各组随机取6只小鼠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认知功能,随后处死取海马,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18含量,检测NF-κB活性。结果与c组比较,POCD组术后3和7d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术后1、3和7d时海马TNF—α、IL-1β含量及NF—xB活性升高(P〈0.05),H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OCD组比较,PH组术后3和7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术后1、3和7d时海马TNF—α、IL-1β含量及NF-κB活性降低(P〈0.05)。结论饱和氢盐水可减轻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抑制海马NK—κB活性,降低炎性反应有关。
陶苏蔚信玉昌周迅
关键词:NF-ΚB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对甲状腺手术肌电图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2倍ED95剂量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甲状腺手术全麻气管插管时肌松效果及对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的影响。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0.1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A组)或0.10mg/kg维库溴铵(V组)伍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采用Helbo-Hansen修正评分系统评价插管条件。记录患者拇内收肌抽搐达0%TW所需时间。监测静注肌松药后30~70minEMG振幅。结果两组插管条件、拇内收肌抽搐达0%TW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注肌松药后30、35min,A组EMG振幅阳性有效率明显高于V组(P<0.05)。监测期间,A组EMG振幅平均值大于V组。结论 2倍ED95剂量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都能用于甲状腺手术,且前者对EMG信号影响更小,效果更佳。
曹建方谢红陶苏蔚乔世刚朱旬王琛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肌电图
异丙酚复合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2005年
将100例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50例,采用单纯异丙酚麻醉;异丙酚加曲马多(异+曲)组5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曲马多麻醉.记录术中异丙酚的用量、术毕患者清醒时间和术中皱眉或肢体扭动及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异丙酚用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曲组术中患者皱眉或肢体扭动的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异丙酚组(P<0.05),且术后患者主诉疼痛也比异丙酚组轻,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两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李华陶苏蔚
关键词:异丙酚曲马多宫腔镜手术
曲马多对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将 6 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中出现寒战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各 2 0例 ,分别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A组 )、哌替啶 0 .5mg/kg(B组 )、咪达唑仑 0 .0 5mg/kg(C组 )。记录用药后寒战停止所需时间。结果 3组消除寒战的有效率分别为 95 %、90 %、6 0 % ;A、B两组与C组比较 ,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明曲马多 (1mg/kg)、哌替啶 (0 .5mg/kg)和咪达唑仑 (0 .0 5mg/kg)均可用于硬膜外麻醉期间的寒战治疗 ,但曲马多起效快、镇静作用弱、安全性高 。
陶苏蔚王琛李华谢红
关键词:曲马多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的特点被引量:2
2001年
王琛谢红陶苏蔚费金华李丹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
吸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布托啡诺镇痛镇静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吸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布托啡诺镇痛镇静的影响。方法 2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分为吸烟组(S组,n=100)和非吸烟组(NS组,n=100),术后均采用静脉布托啡诺镇痛。在术后1、2、6、12、18、24、48h分别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和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评估镇痛和镇静程度。结果 S组术后1、2、6hNRS评分高于NS组,术后1、2hMAAS评分高于NS组(P<0.05)。结论吸烟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布托啡诺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弱于非吸烟患者。
陶苏蔚佘高明王琛谢红刘岗
关键词:吸烟术后镇痛布托啡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神经监测在喉上神经外支临床解剖分型探讨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测技术确定喉上神经外支解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10月,在7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以喉上神经外支受电流刺激后可产生环甲肌收缩活动作为阳性反应定位喉上神经外支的走行并判明其与甲状腺上极、咽下缩肌的关系.结果 手术共定位108条喉上神经外支(99.1%),解剖显露42条(38.9%),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的交叉点距离甲状腺上极>1 cm者55条(50.9%),<1 cm者53条.<0.5 cm或者位于腺体背面者29条(26.9%),为喉上神经外支高风险分型,>0.5 cm<1 cm者24条(22.2%),甲状腺上下径>5 cm者中<0.5 cm或者位于腺体背面比例显著增加.手术前后均行喉镜检查,一例术后出现发音低沉等喉上神经外支损伤表现.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定位喉上神经外支的走行及其变异并指导手术者规避神经损伤风险.
邹汉青邢春根朱旬金涛谢红曹建方陶苏蔚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神经
胍丁胺对大鼠术后中枢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成年SD大鼠术后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NS)、生理盐水+麻醉手术组(NS+Sur)及低、中、高剂量胍丁胺(20、40、80 mg/kg)+麻醉手术组(AGM20+Sur、AGM40+Sur、AGM80+Sur)。各组大鼠在七氟醚麻醉下行脾脏切除手术,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在麻醉手术后3 d,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以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应用依文思蓝(EB)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麻醉手术后3 d,与NS组相比,NS+Sur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组织p-NF-κB p65、IL-1β、IL-6、TNF-α以及GFA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脑微血管ZO-1和Occ的表达均显著减少,脑组织渗出的EB则显著增多(P<0.01)。与NS+Sur组相比,AGM80+Sur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提高(P<0.05),海马组织p-NF-κB p65、IL-1β、IL-6、TNF-α以及GFA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脑微血管ZO-1和Occ的表达均显著增强,脑组织渗出的依文思蓝显著减少(P<0.01)。结论胍丁胺能够减轻SD大鼠术后中枢炎症反应,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王玉彭思亮朱江陶苏蔚武玉清
关键词:胍丁胺麻醉手术神经炎症血脑屏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不同年龄患儿不同体位时股动脉与股静脉的解剖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患儿不同体位时股动脉与股静脉的解剖关系。方法选取疝气修补术患儿,年龄4个月~7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岁,≤3岁)和学龄前儿童组(〉3岁,≤7岁)。取下肢伸直位和外展位,在腹股沟韧带处以及其下方2cm和4cm处扫描并采集超声图像,测量股动脉与股静脉夹角、股静脉未重叠宽度和股静脉深度。结果共有65例患儿完成本研究,婴儿组14例,幼儿组22例,学龄前儿童组29组。在腹股沟韧带处91%的患儿股静脉均位于股动脉内侧后方,到腹股沟韧带下方4cm处,股静脉均位于股动脉的后外侧方。3组下肢外展位时股静脉深度较伸直时减浅,学龄前儿童组下肢外展位时股静脉未重叠宽度增加(P〈0.05);从腹股沟韧带至其下方4cm处股静脉深度逐渐增加,股静脉未重叠宽度逐步减小,股动脉与股静脉夹角均逐渐增大(P〈0.05),3组各测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韧带至其下方4cm处患儿股动脉与股静脉的解剖关系均为股静脉由股动脉内侧后方旋至外侧后方;下肢外展位时可减浅股静脉深度,在学龄前患儿中亦可增加股静脉未重叠宽度,提示患儿尤其是学龄前患儿股静脉穿刺时宜选择外展位。
倪勇谢红王琛金伟华潘守俊陶苏蔚吴嘉伟
关键词:儿童股动脉股静脉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