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桢茂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缺血
  • 2篇血管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同工酶
  • 2篇脑缺血
  • 2篇脑型同工酶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老年人群
  • 2篇肌酸
  • 2篇肌酸激酶脑型...
  • 2篇激酶
  • 2篇胶囊
  • 2篇灌注
  • 2篇风险评估
  • 2篇干预

机构

  • 11篇上海市脑血管...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作者

  • 11篇顾桢茂
  • 7篇黄久仪
  • 6篇郭吉平
  • 6篇王艳
  • 5篇李学松
  • 3篇刘广西
  • 2篇毛晓薇
  • 2篇王桂清
  • 2篇毛伦林
  • 2篇杨永举
  • 2篇管阳太
  • 1篇张秀天
  • 1篇王岩
  • 1篇萧伟
  • 1篇周军
  • 1篇王振中
  • 1篇曹奕丰
  • 1篇张懿

传媒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心电图(ECG)异常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8月在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泰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6613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查阅老年人的体检资料,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性别和年龄)、ECG异常情况、脑血管功能积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ECG检查情况将老年人分为ECG异常组(n=1327)和ECG正常组(n=5286)。根据脑血管功能积分将老年人分为高危组(<75分,n=2674)和非高危组(≥75分,n=3939)。老年体检人群脑血管功能积分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CG异常组脑血管功能积分及左侧和右侧平均流量、脉压差低于ECG正常组,左侧和右侧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慢于ECG正常组,左侧和右侧脉搏波速快于ECG正常组,左侧和右侧特性阻抗、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临界压高于ECG正常组(P<0.05)。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性别、年龄及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56,95%CI(1.40,1.74)〕、年龄〔65~69岁:OR=1.70,95%CI(1.49,1.94);70~74岁:OR=2.36,95%CI(2.04,2.74);75~79岁:OR=4.21,95%CI(3.52,5.04);≥80岁:OR=9.40,95%CI(6.89,12.81)〕、左心室肥厚〔OR=5.07,95%CI(2.17,11.86)〕、心房颤动〔OR=1.68,95%CI(1.10,2.58)〕、陈旧性心肌梗死〔OR=2.05,95%CI(1.18,3.55)〕、ST段压低〔OR=1.27,95%CI(1.04,1.54)〕、T波低平或倒置〔OR=1.59,95%CI(1.36,1.86)〕是老年体检人群脑血管功能积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ECG异常的老年体检人群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卒中发生风险升高,其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是运动学指标普遍降低、动力学指标普遍升高;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是老年体检人群脑血管功能积�
顾桢茂陈庆华王艳余虹郭吉平徐佩玉黄久仪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卒中
血脂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综合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血脂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综合指标的关系,为脑卒中预防和危险因素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8-12月,整群抽取上海奉贤区2个社区55-79岁的人群5153人,基线调查时测定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CVHI)和空腹血脂水平,根据统一的规则计算CVHI综合积分,并按最佳截断点将研究对象分为CVHI积分值975分组和〈75分组,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分析血脂水平与CVHI积分值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人群年龄为(64.2±6.4)岁,男性2209例(42.87%),女性2944例(57.13%)。男性、女性CVHI积分值〈75分组的TG水平均显著高于≥75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95和6.920,P〈0.01)。两组研究对象间的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办0.05)。女性65~69岁年龄组CVHI积分〈75分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97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8,P〈0.05),其余年龄组两组研究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CVHI积分值〈75分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75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04和-6.91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CVHI积分值降低的保护因素,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超重或肥胖、左心室肥厚、房颤病史、甘油三酯水平和男性为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1分别为0.774(0.598-1.002)、1.075(1.064~1.088)、2.172(1.871~2.521)、2.044(1.625~2.571)、1.684(1.516-1.870)、2.057(1.593~2.657)、2.051(1.080。3.894)、1.179(1.092—1.273)和1.543(1.326~1.796)。结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与脑血管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可能�
郭吉平王艳杨永举曹奕丰顾桢茂刘广西李学松黄久仪
关键词:血脂血流动力学脑血管
天舒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天舒胶囊低剂量组(0.6 g·kg-1)、天舒胶囊高剂量组(1.2 g·kg-1)。口服给药5 d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90 min再灌注24 h模型。观察天舒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缺失症状、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天舒胶囊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低、高剂量脑梗死体积分别为29.11%,27.85%);血清CK-BB水平(低、高剂量分别为9.95,9.87 U·L-1)也明显降低(P<0.01),神经缺失症状和脑组织病理损害,神经细胞凋亡减少(P<0.01),脑组织含水量(低、高剂量分别为79.03%,78.89%)降低(P<0.05)。结论:天舒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通过降低血清CK-BB水平、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毛伦林毛晓薇顾桢茂周军王振中萧伟管阳太
关键词:天舒胶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上海市某社区卒中高危老年人群筛查与干预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价社区卒中高危老年人群筛查与干预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参加上海市奉贤区泰日社区年度健康体检的老年(年龄≥60岁)人群作为筛查与干预对象。于2019和2020年分2个年度分别进行第一轮卒中高危人群筛查,2021年和2022年依次对2019和2020年的筛查人群进行第二轮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复查),选择2轮筛查中均接受过卒中高危筛查的人群(重叠人群)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对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75~100分为非高危,<75分为高危,其中50~74、25~49、0~24分依次为轻、中、重度危险。收集所有筛查人群的基线和复查资料,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超重或肥胖情况(体质量指数≥24 kg/m2)、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完成筛查后,在筛查现场对被筛查者进行检测报告解读和首诊干预,并将筛查结果录入健康体检档案。首诊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干预和高危个体的治疗性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干预采取发放卒中预防科普手册和个体化面对面指导的方式。高危个体的治疗性干预根据卒中风险评估结果、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指导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及脑血管的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等。项目实施前回顾性调查2018年度该社区的卒中发病情况,以比较卒中筛查-干预的年度变化。在实施干预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全社区户籍人口卒中发病监测,监测方法为每年进行1次卒中发病登记,并与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金汇镇泰日派出所合作获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2018至2022年该社区卒中发病监测资料和派出所提供的死亡登记信息。结果2轮筛查重叠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对象共5188名,男2269名,女2923名,第一轮筛查�
徐佩玉余虹蔡珍璋张海洋顾桢茂周婷黄久仪
关键词:卒中血流动力学
一种复方板蓝根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板蓝根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是将板蓝根、大青叶超临界萃取后再经常规提取而获得。本发明复方板蓝根口腔崩解片使产品的活性成份靛玉红、靛蓝含量大大提高,增强了药物的疗效,更适用于临床治疗用于温病发热,出斑,风...
王桂清顾桢茂
文献传递
急性高血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分析高血糖浓度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2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 mL/kg体重),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缺失症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水平、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神经细胞凋亡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血糖组大鼠急性期存活率降低(P<0.05),脑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加重,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数、脑组织含水量、颅底出血风险、神经缺失症状及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大鼠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水平与缺血再灌注前血糖浓度有直线相关关系(r=0.68)。结论通过扩大脑梗死体积,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脑组织含水量和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水平,急性高血糖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糖浓度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有直线相关关系,对预后不利。
毛伦林管阳太毛晓薇张秀天顾桢茂
关键词:急性高血糖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队列人群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与比较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其暴露水平的差异。方法 2003年在上海市奉贤区某农村社区建立卒中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对常见的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基线调查,检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按照统一的积分规则计算脑血管功能积分,随访卒中的发病。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对2种亚型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纳入研究的队列人群10 565例,随访(11.15±2.26)年,新发生出血性卒中103例,缺血性卒中268例。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和年龄升高是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值分别为1.56(95%CI:1.23~1.98)、2.46(95%CI:1.39~4.34)、1.75(95%CI:1.00~3.07)和1.07(95%CI:1.04~1.10)。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左心室肥厚和年龄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1.43(95%CI:1.25~1.65)、1.52(95%CI:1.13~2.05)、1.51(95%CI:1.10~2.07)、1.89(95%CI:1.13~3.15)、1.74(95%CI:1.07~2.81)和1.07(95%CI:1.05~1.08)。结论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高血压病史、年龄升高是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酒史是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卒中家族史和左心室肥厚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学松黄久仪郭吉平顾桢茂刘广西张懿蔡珍璋王艳
关键词: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队列研究
一种菊米提取物的提取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将菊米利用溶剂回流提取法,提取菊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按照常规制剂技术,制成任何一种剂型的成药制剂。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滴丸剂、口服液、注射液等等。
王桂清王岩李学松顾桢茂
文献传递
某社区老年人群卒中一级干预方案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初步评价某社区老年人群卒中一级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2019年参加社区老年健康体检并于2021年再次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社区人群的年龄≥60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结果为数据来源。在体检过程中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首诊干预,针对高危个体进行长期干预管理。卒中风险评估指标为脑血管功能积分,75~100分为非高危,50~<75分为轻度危险,25~<50分为中度危险,0~<25分为重度危险。干预2年后结合体检进行脑血管功能复检,比较干预前后脑血管功能积分及血压、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1)完成2019年筛查和2021年复检的某社区老年人群共计2333名,其中男1039名,女1294名。(2)与2019年初筛的结果比较,2021年男性收缩压(<140、140~159、≥160 mmHg)、舒张压(<90、90~99、≥100 mmHg)和女性舒张压(<90、90~99、≥100 mmHg)的分布均有改善,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5%(608/1039)、31.7%(329/1039)、9.8%(102/1039)比54.1%(562/1039)、32.5%(338/1039)、13.4%(139/1039),χ^(2)=7.610,P=0.022;78.4%(815/1039)、16.8%(175/1039)、4.7%(49/1039)比65.2%(677/1039)、24.7%(257/1039)、10.1%(105/1039),χ^(2)=48.693,P<0.01;76.7%(993/1294)、18.9%(245/1294)、4.3%(56/1294)比68.2%(883/1294)、23.6%(306/1294)、8.1%(105/1294),χ^(2)=28.166,P<0.01],但女性健康体检人群干预前后收缩压水平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2019年初筛的结果比较,2021年男性和女性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1.15(0.81,1.62)mmol/L比1.20(0.85,1.76)mmol/L,Z=-3.983;(2.44±0.65)mmol/L比(2.66±0.70)mmol/L,t=-14.800;4.9(4.5,5.6)mmol/L比4.8(4.4,5.4)mmol/L,Z=5.180;女性:1.39(1.01,1.99)mmol/L比1.44(1.03,1.
陈庆华黄久仪余虹王艳徐佩玉郭吉平顾桢茂李学松
关键词:卒中健康状况指标
脑血管功能积分和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积分预测效能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脑血管功能积分(CVFS)和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积分量表(MFSP)评估10年首发卒中风险的效能,为首发卒中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4月,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建立了40岁及以上人群卒中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共计7489人纳入研究。以统一的调查表对卒中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基线调查,同时进行脑血管功能指标检测和心电图检测。逐年随访卒中的发病情况,首发卒中作为观察终点,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31日。评估和比较CVFS和MFSP预测10年首发卒中风险的效能。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7489名调查对象平均随访(10.6±1.5)年,随访期间共发生首发卒中225例。随着CVFS的降低和MFSP积分的升高,男女性首发卒中风险均呈上升趋势(P<0.01)。MFSP预测男性首发卒中的概率明显高于实际卒中发病率,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7.0%、17.6%和0.757。女性MFSP积分值<15分者预测首发卒中的概率与实际发病率接近,但积分值≥15分者卒中的预测概率明显高于实际发病率,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58.1%、78.3%和0.769。除男性31~40和0~10分段,CVFS预测男、女性首发卒中的概率与实际发病率比较接近。预测男性首发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56.4%、76.4%和0.682,女性分别为60.5%、70.9%和0.709。CVFS与MFSP预测男性卒中高危人群的符合率为39.5%,Kappa值为0.09,预测女性卒中高危人群的符合率为74.1%,Kappa值为0.34。结论CVFS预测男、女首发卒中风险与实际发病率接近,MFSP明显高估男性和高分值段女性国人首发卒中风险。
刘广西王艳郭吉平顾桢茂李学松黄久仪
关键词:卒中风险评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