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玲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小鼠
  • 4篇小管
  • 4篇可视化
  • 3篇三维可视化
  • 3篇发生发育
  • 2篇三维重建
  • 1篇形态计量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袢
  • 1篇上线
  • 1篇肾单位
  • 1篇肾近端小管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球
  • 1篇肾远曲小管
  • 1篇肾脏
  • 1篇实验课
  • 1篇体积密度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学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医学院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7篇顾玲
  • 6篇翟效月
  • 2篇丛敬
  • 1篇杨蓓
  • 1篇李娜
  • 1篇常世杰
  • 1篇陈雪

传媒

  • 5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发生发育小鼠肾输尿管芽分支的形态特点
2023年
目的通过对输尿管芽树状结构三维追踪,结合形态学分析及测量,探讨输尿管芽分支模式及其末端诱导肾单位发生的数量。方法取胚胎期及生后多时间点小鼠肾脏各3只,制备石蜡和树脂连续切片,显微图像摄取并配准,计算机辅助输尿管芽追踪并可视化,计数其分支数及单个分支所诱导的肾单位数量。此外,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用于生肾区与输尿管芽形态学观察,Claudin-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输尿管芽,测量输尿管芽分支末端的数量及反映其密度的输尿管芽间距。结果输尿管芽树状分支三维可视化显示,起始的两主叉分支构成肾髓质,而皮质和生肾区分支茂密,输尿管芽分支末端间距越来越小。单个输尿管芽末端诱导肾单位数量由胚胎14.5 d的1个到胚胎17.5 d的2个,偶见3个。结论三维可视化显示输尿管芽树状分支呈区域复杂性,提示不同区域分子驱动不同的分支模式;而输尿管芽末端在生肾区的密度随肾脏发生发育而增加,与生肾区厚度减少相一致,而出生后分支末端的消失也反映了与肾单位祖细胞逐渐耗竭相一致。
顾玲张萍宋科昕李娜陈虹宇张婕丛敬翟效月
关键词:肾脏发生发育三维可视化小鼠
小鼠肾远曲小管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肾远曲小管(DCT)是肾单位最后一段小管,其与相邻小管的分界及走行的毗邻关系是理解肾形态发生中集合管与肾单位连接方式,以及该段小管参与水盐代谢调节机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本实验在肾组织连续切片基础上,采用微细结构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小鼠肾远曲小管的空间走行。方法 C57/BL/6 J小鼠灌流固定后取肾,垂直于肾长轴切取组织块,树脂812包埋,从肾被膜到肾外髓外带获得2. 5μm厚连续切片720张,获取数字化显微镜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配准,追踪来自3只小鼠共90个肾单位远曲小管,观察其空间走行并测量其长度。结果肾远曲小管起始于远端小管致密斑后40~180μm处,上皮由矮柱状或立方陡然变为高柱状,细胞核靠近腔面,走行在皮质迷路其自身的肾小球周围,区域相对独立,末端向被膜方向逐渐移行为连接小管;此处上皮再次变矮,细胞核排列不局限在近腔面。浅层皮质肾单位的远曲小管在回旋返折最高处接触肾被膜1次。远曲小管长度为500~900μm。结论远曲小管较短且盘曲走行,较少与其他小管交错,所以区域较小而独立,可能有助于该节段的吸收功能受激素的精准调节。
邓思琪顾玲苗俊珂连洁翟效月
关键词:三维重建小鼠
小鼠致密斑后肾小管与入球微动脉毗邻关系的三维可视化
2023年
目的采用微细结构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致密斑后远端小管与入球微动脉的空间走行,定位检测毗邻关系部位的蛋白。方法C57 BL/6小鼠灌流固定取肾,垂直于肾长轴切取组织块,树脂812包埋,从肾被膜到外髓外带,获得720张2.5μm厚的连续切片,通过计算机配准程序将数字化显微图像进行对齐,并采用C语言编辑的追踪程序对小管及血管走行进行三维重建。选取接触部位的组织切片,应用改良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方法检测H+-ATPase和Pendrin。结果通过重建3只小鼠90个肾单位的入球微动脉、远端小管及其延续的连接小管的走行,分析毗邻关系并测量长度,发现小管-入球微动脉密切接触多发生在浅表及中间皮质肾单位,其接触处的小管细胞表达H+-ATPase和Pendrin,是非A-非B型闰细胞。结论致密斑后的小管节段与入球微动脉的接触并非偶然,而是发生于远曲小管末端或(和)连接小管的非A-非B型闰细胞处,提示该部位的接触对致密斑处的管球反馈可能起拮抗作用,从而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
邓思琪顾玲王恺悦陈虹宇刘宇杰张婕翟效月
关键词:三维重建小鼠
发生发育小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形态计量学特征
2021年
目的根据肾脏发生发育规律,探讨毛细血管袢期肾小球(cap G)中毛细血管的体积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取发生发育多时间点的胚胎及生后早期小鼠肾脏,制备石蜡切片,采用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体视学网格系统,测量CD34阳性表达的内皮细胞及其围成的毛细血管占肾小球的体积密度。结果根据肾小球的形态学及足细胞排列形式,将cap G分为早、中、晚3期,cap G中期又分为中早期和中晚期。除cap G早期由于肾小球形状复杂无法测量外,中早期内皮细胞阳性的毛细血管袢的体积密度为(35.95±6.45)%,中晚期为(58.36±6.30)%,cap G晚期体积密度为(79.89±5.21)%,作为对照的成熟期为(93.61±1.96)%。此外,不同发育时间点及相同发育期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体积密度保持恒定。结论肾小球发育过程中反映其有效滤过面积的毛细血管袢占肾小球的比例呈显著递增趋势,该结果为肾小球发育的评估提供了参数依据。
宋科昕张婕王恺悦邢佳符园园邓思琪邹宇顾玲翟效月
关键词:CD34形态计量学小鼠
发生发育小鼠肾近端小管的三维可视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成年肾近端小管(PT)是急性肾小管病变最常累及同时也最易修复的节段,探讨基于三维可视化对发生发育期PT的形态发生进行时空性分析。方法取胚胎期(E)及生后(P)多时间点小鼠肾脏每组各3只,制备5μm石蜡切片,Claudin-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PT,体视学测量PT在肾皮质中体积密度;制备2.5μm连续树脂切片并使之图像化,基于数字追踪和可视化软件展示PT的空间走行,同时测量其长度。结果P1小鼠PT在皮质中的体积密度明显大于胚胎期;随后经历了下降(P3、P5)、上升(P7)开始至稳定的成年水平(P28);E14.5、E17.5和P5小管三维可视化显示,发生发育PT的长度、曲部的盘曲数随小管成熟逐渐增加,但低于成年PT;E14.5、E17.5 PT的基本空间走行与成年相似,而PT起始段的走行及PT直部在髓放线走行的毗邻关系则较成年差异较大;P5部分PT的走行接近成年PT。结论PT的发育,无论是皮质中的体积密度、长度、空间走行,与肾的整体发育一致,始于S小体期,贯穿于胚胎期并延续至生后,止于肾发育成熟(P28)。
丛敬顾玲顾玲宋科昕翟效月翟效月
关键词:近端小管发生发育体积密度小鼠
小鼠肾显微切片小管区域自动识别
2013年
目的:组织或器官微细结构的三维构建一直以来就是医学形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前的工作已经可以建立组织三维结构,但都通过人工方法处理,费时费力且不能大量构建目标区域。对小鼠肾显微切片小管区域自动识别进行探索,为目标自动追踪打下基础。方法:通过标准连续切片制作和染色方法,并拍照获得肾小管显微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二值化、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空洞清除、边界识别检测出肾小管边界的位置,从而对肾小管区域进行识别。结果:通过30张图片进行形态学专家人工辨识对比,设计的方法总体准确率在87%。漏检主要存在于小管弯折和过细部位,误检主要存在于肾小球附近。结论:作为肾小管自动追踪和三维重建工作的一部分,证实了自动提取目标区域的可行性,为肾小管的自动跟踪及三维重建做前期工作。
常世杰顾玲翟效月
关键词:肾小管目标识别连续切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6
2021年
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建设“金课”的教学目标,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翻转课堂为主线,融合多元化教学方法,利用SPOC在线教学平台及智慧教学工具,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课期末考核成绩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实验课期末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P<0.05)。96%以上的学生赞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中应用能够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顾玲陈雪赵曦王司琪罗祥东赵锐杨蓓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