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融

作品数:508 被引量:3,138H指数:2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0篇期刊文章
  • 116篇会议论文
  • 14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3篇小儿
  • 157篇儿童
  • 141篇中医
  • 129篇癫痫
  • 66篇中医药
  • 51篇小儿癫痫
  • 51篇抽动
  • 49篇治疗小儿
  • 43篇肺炎
  • 42篇疗效
  • 41篇中药
  • 38篇辨证
  • 31篇胶囊
  • 31篇抽动障碍
  • 27篇药疗
  • 27篇药疗法
  • 25篇医药疗法
  • 25篇中医药疗法
  • 22篇医药治疗
  • 22篇中医药治

机构

  • 469篇天津中医药大...
  • 29篇天津中医学院
  • 25篇辽宁中医药大...
  • 25篇河南中医学院...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天津市儿童医...
  • 16篇山东中医药大...
  • 14篇湖北省中医院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3篇辽宁中医药大...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广东省中医院
  • 10篇河南中医药大...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506篇马融
  • 148篇张喜莲
  • 90篇李新民
  • 75篇戎萍
  • 65篇胡思源
  • 58篇杨常泉
  • 50篇魏小维
  • 24篇陈汉江
  • 21篇刘璇
  • 20篇王雪峰
  • 19篇李亚平
  • 19篇丁樱
  • 18篇杜春雁
  • 17篇李少川
  • 16篇钟成梁
  • 15篇李燕宁
  • 15篇李瑞仕
  • 12篇孙希焕
  • 12篇向希雄
  • 12篇申昆玲

传媒

  • 35篇天津中医药
  • 3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8篇中医杂志
  • 2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6篇中医儿科杂志
  • 15篇辽宁中医杂志
  • 15篇药物评价研究
  • 13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吉林中医药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山西中医
  • 7篇湖南中医杂志
  • 7篇第二十九次全...
  • 7篇第二十九次全...
  • 6篇四川中医
  • 6篇天津中医
  • 6篇中国实用儿科...
  • 6篇开卷有益(求...
  • 6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3篇2023
  • 16篇2022
  • 14篇2021
  • 15篇2020
  • 22篇2019
  • 14篇2018
  • 26篇2017
  • 20篇2016
  • 23篇2015
  • 35篇2014
  • 34篇2013
  • 59篇2012
  • 19篇2011
  • 38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 19篇2004
5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司揣内外”理论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被引量:4
2015年
应用中医诊断基础理论"司揣内外"的方法,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在"司内揣外"及"司外揣内"思想体系的指导下,注重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心身同治,愈后防复的治疗观念,以期指导多发性抽动症的辨证治疗。
杨志华马融张喜莲
关键词:辨证施治
SARS的中医药分期辨治
作者有幸进入天津市传染病院甲2病区参与SARS病人的临床观察以及全院病人的中医会诊工作,参照2003.5.12修定的<天津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治疗技术方案>,结合临床所见将SARS患者临床分为发热期、喘憋期、吸收期...
郭利平马融刘新桥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中医药治疗辨证治疗
文献传递
马融三焦分治热痫的临证经验总结被引量:11
2017年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文章将马融教授治疗热痫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三焦分治"热痫的治疗思想,认为其成因为外感热邪、积而化热、火热内生,病理因素以热邪为主,兼夹风、湿、痰邪,病位在上焦之肺、中焦之脾胃及大肠、下焦之肝肾,其病机为热盛,炼痰,生风,治疗原则为清热、豁痰、息风,分别选用银翘散、凉膈散、葛根芩连汤、风引汤化裁。
闫海虹马融张喜莲戎萍陈海鹏王晨
关键词:临证经验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多中心一致性评价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总结小儿抽动障碍临床常见中医诊断、辨证、治疗,对《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一致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选取了不同地域的17个三甲等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收集了近1年内共200例小儿抽动障碍病例,数据资料采用频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抽动障碍临床常见中医诊断、辨证、治疗的使用与指南内容有较高一致率。[结论]说明了指南的修订符合临床情况,对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戎萍马融张喜莲李新民
关键词:中医儿科抽动障碍多中心临床诊疗指南
关于儿童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特殊性的几点思考
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法规、技术指导原则以及儿科学文献,从研发策略、儿童年龄分期与分层设计、用药剂量、安全性评价特点以及儿童临床试验伦理学原则等方面,提出了作者对儿童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特殊性的几点思考,希望对儿科中药新药临床试...
胡思源马融钟成梁杨娜
关键词:儿童中药新药
马融教授“从肾论治”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益肾填精法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茸菖胶囊、抗痫胶囊、卡马西平治疗1年;观察患儿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脑电图,中医证候,认知功...
张喜莲马融李新民杨常泉
关键词:小儿癫痫
文献传递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细菌溶解产物胶囊(以下统称为"泛福舒")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收集泛福舒(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防治儿童RRTI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8年1月。筛选文献并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共计1 228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呼吸道感染次数[MD=-1.14,95%CI(-1.29,-0.99),P<0.001]、总有效率[RR=9.47,95%CI(2.33,38.54),P=0.002]、抗菌药物使用时间[MD=-4.36,95%CI(-6.52,-2.21),P<0.001]、感染持续时间[MD=-3.89,95%CI(-4.47,-3.04),P<0.001]、发热时间[MD=-1.81,95%CI(-3.40,-0.22),P=0.03]、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MD=1.25,95%CI(0.13,2.37),P=0.03]、Ig A水平[MD=0.77,95%CI(0.07,1.46),P=0.03]及T细胞亚群水平CD4+[MD=1.33,95%CI(0.90,1.76),P<0.001]、CD8+[MD=0.64,95%CI(0.24,1.04),P=0.002]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咳嗽时间[MD=-6.00,95%CI(-13.86,1.86),P=0.13]、Ig M水平[MD=-0.10,95%CI(-0.32,0.12),P=0.39]及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6,95%CI(0.43,1.35),P=0.35]方面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泛福舒可有效防治儿童RRTIs,安全性较高。
戎萍马融张喜莲闫海虹
关键词:泛福舒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安慰剂META分析
温胆汤加减方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2016年
温胆汤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姚僧垣《集验方》,其后在《千金方》引载,云'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后世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化裁的温胆汤出名,其云温胆汤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心惊胆怯,气郁生痰……'[1]。目前各大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加减化裁治疗各种疑难疾病。温胆汤在儿科疾病中也被广为应用,现将本人临床应用温胆汤治疗儿科疾病病例分享如下。
李霞李霞
关键词:温胆汤儿科
小儿癫痫的辨证与辨病治疗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小儿癫痫病的方法为:首先应明确诊断,如患儿腹痛,反复发作,疼痛部位与程度大体相同,并有须臾自止,止后如常的特点,结合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确诊患儿所出现的症状为癫痫病,治疗时首先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同...
马融
关键词:小儿癫痫中医辨证治疗
文献传递
羚羊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羚羊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儿童不同发热性疾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羚羊角颗粒,对照组予泰诺林口服,疗程均为3d;比较两组对不同病程、不同证型的退热疗效。结果羚羊角颗粒与泰诺林治疗小儿发热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和95.38%,两组在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羚羊角颗粒在小儿发热性疾病退热效果方面与西药泰诺林疗效相当。
杜春雁杜洪哲魏剑平马融
关键词:发热小儿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