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利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分子
  • 2篇扫描隧道显微...
  • 2篇纳米
  • 1篇单分子
  • 1篇单分子层
  • 1篇低能电子
  • 1篇低能电子衍射
  • 1篇电路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子显微术
  • 1篇衍射
  • 1篇针尖
  • 1篇扫描隧道显微...
  • 1篇扫描透射电子...
  • 1篇酞菁
  • 1篇酞菁铁
  • 1篇透射电子显微...
  • 1篇能级
  • 1篇自旋
  • 1篇自旋电子学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7篇高利
  • 6篇高鸿钧
  • 5篇林晓
  • 4篇季威
  • 4篇程志海
  • 3篇杜世萱
  • 3篇时东霞
  • 2篇刘奇
  • 2篇贺晓波
  • 2篇邓智滔
  • 2篇胡亦斌
  • 1篇王业亮
  • 1篇郭海明
  • 1篇江楠
  • 1篇庞世瑾
  • 1篇申承民
  • 1篇路军岭
  • 1篇谢心澄
  • 1篇束开俊
  • 1篇连季春

传媒

  • 5篇物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吸附位置对分子近藤效应的影响
2008年
文章报道了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磁性分子酞菁铁(iron phthalocyanine,FePc)在金属表面Au(111)上的近藤效应(Kondo effect).从实验上观察到两种由近藤效应引起的不同的Fano共振现象.通过理论模拟和分析,文章作者发现这两种Fano共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分子吸附位置.吸附位置不仅影响Fano共振的线型,而且还影响自旋电子的耦合强度,是调控金属表面磁性杂质自旋态的重要途径.
高利季威胡亦斌程志海邓智滔刘奇江楠林晓郭伟杜世萱谢心澄高鸿钧
关键词:近藤效应酞菁铁
功能纳米量子结构的组装与物性调控
高鸿钧杜世萱申承民王业亮林晓高利程志海杨天中胡亦斌季威张余洋刘奇刘飞时东霞郭海明
研究目的:“功能纳米量子结构的组装与物性调控”主要以原子、分子或其聚集体为基本单元,研究其组装机制,构造并调控纳米量子结构,并实现对其物理性质的可控调制,追求功能化,为未来功能纳米量子器件的构建奠定基础。主要科学发现:利...
关键词:
关键词:量子器件组装方法
通过不同烷基链取代调控喹吖啶酮分子在Ag(110)表面上的自组织结构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低能电子衍射、扫描隧道显微镜、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以及分子力学计算,分别对不同烷基链取代的喹吖啶酮(QA)分子在Ag(110)基底上的吸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QA和Ag基底的相互作用主要来自分子中O原子和Ag基底的共价键,它决定了分子的取向和最优吸附位置;而烷基链决定了分子吸附层的取向,QA分子间的排列可以通过烷基链的长度来调节.由此借助调节烷基链的长度,能够可控地制备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单层分子薄膜.
时东霞季威贺晓波高利程志海杜世萱庞世瑾高鸿钧
关键词:分子纳米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低能电子衍射分子力学喹吖啶酮
单个有机功能分子在金属表面的电子态结构及其生长的低温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LTSTM)来研究有机功能分子的电子态及自组装性质。研究的体系包括perylene/Ag(110),perylene/Au(111),(t-BU)4ZnPc/Au(111), R...
高利
关键词:金属表面薄膜生长
纳米电子学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文章介绍了纳米电子学在自组织生长、器件构造和电学 /光学器件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利用流体或极性分子实现了纳米线 /管的定向排列;用此方法制成了纳米线逻辑电路和新型纳米线 /带薄膜晶体管;研制成功可进行高密度信息存储的单分子层面纳米线交叉电路;进行了半导体CdS纳米线电泵激光和碳纳米管电致发光研究.此外,还对自旋电子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纳米电子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连季春林晓高利高鸿钧
关键词:纳米电子学逻辑电路电致发光自组织生长单分子层自旋电子学
扫描隧道显微镜功能化针尖对分子能级的选择成像被引量:2
2006年
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修饰STM针尖使其功能化,调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扫描偏压范围,实现对分子能级的选择性成像的方法.二萘嵌苯分子在Ag(110)表面上自组织形成的有序单层膜主要是通过分子的π电子态成像,而被二萘嵌苯分子修饰的STM针尖的能级失配于基底上吸附的分子的能级,从而只对分子的部分能级成像.这个结果为有机界面电子输运测量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能级选择方法.
邓智滔高利林晓程志海贺晓波路军岭季威时东霞林海平W.A.Hofer高鸿钧
关键词:二萘嵌苯
Z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的前沿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文章介绍了Z衬度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 (Z -scanning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 ,Z -STEM ,Z为原子序数 )的最新进展 :Z -STEM可以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 ,Z衬度图像的分辨率在经过球差校正后可达 0 .6 ;在利用Z衬度成像技术对材料的阴极荧光 (cathodoluminescence ,CL)性质的研究中 ,首次观察到了“死层”(deadlayer)的存在 .然后 ,文章以半导体与结晶氧化物界面结构、Al72 Ni2 0 Co8十角形准晶结构以及SrTiO3晶界结构为例 ,具体介绍了Z衬度成像在测定物质结构与化学组成方面独特的优势 .
束开俊高利林晓高鸿钧
关键词: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