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利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49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养分
  • 4篇黄淮
  • 4篇黄淮海
  • 3篇养分资源
  • 3篇作物秸秆
  • 3篇秸秆
  • 3篇黄淮海地区
  • 2篇氮素
  • 2篇施用
  • 2篇食物链
  • 2篇资源利用
  • 2篇钾肥
  • 2篇
  • 1篇氮素养分
  • 1篇养分效率
  • 1篇养分循环
  • 1篇养分资源管理
  • 1篇有机碳
  • 1篇玉米
  • 1篇沼肥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高利伟
  • 7篇张福锁
  • 6篇张卫峰
  • 6篇马文奇
  • 6篇马林
  • 4篇王方浩
  • 3篇陈新平
  • 2篇赵路
  • 2篇魏静
  • 1篇陈清
  • 1篇刘东臣
  • 1篇刘维振
  • 1篇李兰海
  • 1篇王雁峰
  • 1篇刘东
  • 1篇孙爱文
  • 1篇江荣风
  • 1篇卢树昌
  • 1篇许俊香
  • 1篇牛君仿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首届世界钾盐...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 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作物秸秆资源利用
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评价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N 素是动植物的必需元素之一,它通过不同载体的形式沿着食物链的方向流动,其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长期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食物链养分效率不高,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分析食物链养...
高利伟
关键词:食物链氮素养分养分效率
文献传递
中国钾肥施用情况及需求形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钾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钾肥消费的20%左右。从历年消费情况看,中国钾肥投入总量由1980年的38.6万吨(折纯K2O,下同)增长到2005年的720万吨,年均消费递增率达到12%。但是中国的钾资源不足,钾...
张卫峰张福锁陈清江荣风陈新平张四代马林王激清卢树昌葛晓颖高利伟牛君仿刘维振
关键词:钾肥施用市场价格
文献传递
黄淮海地区有机养分资源及其新型沼肥开发利用技术
魏静刘东臣马文奇刘栋马林刘东路光高利伟赵路刘晓利许俊香张海燕
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作物秸秆的过剩,创建了畜牧和家庭体系有机养分资源流动模型和参数体系,明确了黄淮海地区有机养分资源的特征、去向、问题及其开发利用的方向;针对大型畜禽养殖场粪尿处理的难题,创建了畜禽粪便自暖并...
关键词:
关键词:沼气工程
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被引量:342
2009年
基于统计数据、农户调研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估算了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数量,并且对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资源数量超过7.6亿t,其中,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资源数量分别达到776万t、249万t、1342万t。从作物秸秆去向来看,作物秸秆还田、秸秆饲用、秸秆燃烧以及其他去向所占比例分别为24.3%、29.9%、35.3%和10.5%。从不同利用方式下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来看,2006年中国作物秸秆氮、磷(P2O5)、钾(K2O)养分还田量分别达到304.6万t、175.6万t、966.7万t,占秸秆养分资源量的比例分别为39.3%、70.5%和72.0%,这表明秸秆还田比例及其养分还田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作物秸秆养分
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到2.1亿t,秸秆N、P2O5、K2O、C养分资源产生量分别在189.8、60.0、298.2、8944.8万t。从秸秆资源利用来看,2006年秸秆还田比例较2000下降6.1%,其中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上升16.7%,河南和山东两省秸秆还田比例分别下降13.6%、12.6%。从主要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分析,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历年平均分别达到65.1%、53.0%;河南和山东分别为56.5%、57.1%,44.8%、18.1%。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表明:各种秸秆养分中,N、C养分还田比例较低,只有不到50%,大量损失到环境中去;P2O5、K2O养分还田比例较高,平均在60%以上,这与假设的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养分的还田率有关,估算中假设大部分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燃料的灰分能够及时还田。因此,加强畜禽粪便和灰分的管理,增加其还田比例,是提高养分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秸秆养分利用过程中损失的重要途径。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有机碳资源利用黄淮海地区
中国钾资源及钾肥发展战略被引量:77
2009年
中国钾肥消费逐年增加,进口依赖度已高达达70%,国际钾肥价格的过快增长给国内钾肥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资源、工业生产、农田需求3个环节,提出了我国钾肥发展的战略方向。我国现有钾资源可利用年度仅66年左右,受自然条件限制钾肥产量增长困难,需要根据钾肥需求合理调控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通过技术优化和合理调配,我国近期农田钾肥需求可以调控到400万~550万tK2O。通过调控农田需求,加强化学钾肥、土壤钾和有机钾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补偿,钾肥自给率在2010年可达55%,2015年可达70%,国际钾肥市场的冲击将逐步降低。但从长远来说,我国仍要加强资源勘探,加强国内、海外投资和国外钾资源三者之间的调配。
孙爱文张卫峰杜芬高利伟张福锁陈新平
关键词:钾肥
基于模型和物质流分析方法的食物链氮素区域间流动——以黄淮海区为例被引量:16
2009年
研究利用养分流动的方法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试图分析氮素养分在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以黄淮海区为例,提出氮素调控策略。结果表明:2005年,黄淮海区化肥、饲料、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氮素盈缺率分别为33%、-120%、38%和65%。养分势是区域食物链养分流动的原动力,此外,人口数、城镇化率、耕地面积、GDP、运输距离、运价、市场价格和政府调控等也是影响食物链氮素养分在区域间流动的重要因素。2005年,黄淮海区是化肥、食物氮素的源,而是饲料氮素的汇。北京地区无论化肥、饲料和食物氮素都为汇。北京地区单位耕地承载外地区调入的氮素养分负荷为872 kg/hm2。即使这些养分全部在本区域返还农田还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因此,对环北京都市圈食物链氮素养分应该进行区域间协同管理。
马林魏静王方浩高利伟赵路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黄淮海养分循环养分资源管理
不同基因型玉米磷素分配及子粒植酸磷积累的研究
2017年
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磷素分配及子粒植酸磷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玉米各营养器官磷素分配与子粒植酸磷浓度及其积累量存在基因型差异,郑单958和浚单20相对植酸磷浓度低,分别为1.57、1.59 g/kg。子粒中植酸磷占总磷的比例平均值为56%,其中,永玉2号最高,约为62%;浚单20和郑单958较低,约为49%。不同基因型玉米各部位磷浓度、积累量与子粒植酸磷浓度完熟期存在相关性,其上部叶、下部叶、苞叶、穗轴、子粒的磷浓度和茎秆、上部叶、下部叶、苞叶、穗轴、子粒的磷积累量与子粒的植酸磷积累量均达显著水平(P<0.05)。
马杰黄亚群李兰海卞芬茹白磊高利伟马文奇
关键词:玉米植酸磷
中国农户复合(混)肥施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5
2011年
近10年来中国肥料快速走向复合化,复合(混)肥是拉动肥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研究基于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农户调研数据,对全国6个省的1143户农户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复合(混)肥施用现状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混)肥中提供的氮、磷、钾养分已经占肥料投入总量的32.1%、57.0%和58.2%,其中氮复合化水平超过西欧水平。施用复合(混)肥导致三大粮食作物养分投入数量平均增加12.2%,肥料成本平均增加26.7%,但在不同作物上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其中玉米上施用各种类型复合(混)肥均能显著增产,增产幅度平均达29.9%,有部分复合(混)肥配方在小麦上增产,大部分复合(混)肥在水稻上不增产。复合(混)肥配方制定不科学、施用不科学及假冒伪劣过多是主要原因。
李亮科张卫峰王雁峰陈新平马骥高利伟张福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