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嶙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径流
  • 2篇生态修复
  • 2篇泥沙
  • 2篇干旱
  • 2篇半干旱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治理措施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农业
  • 1篇水保
  • 1篇水保生态
  • 1篇水土流失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业
  • 1篇径流调控
  • 1篇径流泥沙
  • 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6篇定西市安定区...

作者

  • 6篇高嶙
  • 2篇张振科
  • 1篇赵克荣
  • 1篇杜琳
  • 1篇孙浩峰
  • 1篇李继忠

传媒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安定区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做法与效果被引量:4
2005年
安定区系第一批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区 (县 ) ,3年来的修复实践表明 ,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已明显减轻 ,生态环境已开始向良性发展。介绍了生态修复的具体做法。
高嶙杜琳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径流调控技术体系研究
张振科高嶙孙浩峰
1、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群众收入是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该课题研究具有重...
关键词:
关键词:水土流失半干旱地区径流调控
黄丘5副区复兴流域不同治理措施的产流产沙规律被引量:4
2005年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5副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复兴流域为平台,通过土壤入渗试验和径流观测,研究该区径流、泥沙的产生条件,据此确定合理布局水土保持措施,以减少流域侵蚀量。通过径流小区实验观测,各种下垫面的平均径流系数依次为:荒坡>坡耕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人工草地;平均含沙率为:荒坡>坡耕地>人工草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下垫面入渗能力依次为:梯田>林地>草地>荒坡地>村镇道路。改变微地形,布设拦蓄地表径流的工程措施,以及增加人工植被等,是提高土壤入渗能力、调控径流泥沙最为有效的途径。
高嶙
关键词:径流泥沙水土保持
半干旱区水保生态修复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振科赵克荣高嶙
该研究丰富了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将植被恢复技术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草畜转化、法制宣传、监督管护、效益监测等综合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形成了多功能、多目标的生态修复措施体系;妥善处理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可...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修复半干旱区生态农业植被恢复土地利用
安定区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建设的成效与启示
2008年
定西市安定区于2003年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区后,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拾遗补缺,整合完善,改造提高,整体推进,改善了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和农村文明进步。
高嶙李继忠
关键词:水土保持
复兴流域径流泥沙调控措施体系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以定西市安定区的复兴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布设径流小区进行径流泥沙观测和开展不同下垫面土壤入渗试验,确定了区域内径流泥沙产生的源地主要是荒坡和坡耕地,并据此建立了流域径流泥沙调控措施体系:坡耕地修梯田、造林种草或建设径流聚集工程,荒坡造林种草或建设径流聚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提高降水利用率,是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高嶙
关键词:径流泥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