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怡

作品数:52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0篇宫内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9篇中毒
  • 9篇砷中毒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细胞
  • 9篇肝炎
  • 8篇蛋白
  • 7篇新生儿
  • 7篇乙烯
  • 7篇砷暴露
  • 7篇鼠肝
  • 7篇氯乙烯
  • 7篇基因
  • 7篇
  • 7篇大鼠肝
  • 6篇多药耐药
  • 6篇多药耐药相关...

机构

  • 5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1篇太原市第三人...
  • 5篇天津市卫生防...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太原市疾病预...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2篇高怡
  • 24篇裴秋玲
  • 20篇田凤洁
  • 14篇吕懿
  • 13篇仇玉兰
  • 12篇王素萍
  • 12篇郭健
  • 12篇韩光
  • 10篇汪波
  • 8篇梁江
  • 6篇秦秀军
  • 6篇付振东
  • 6篇张晶
  • 5篇张临瑞
  • 5篇李国星
  • 5篇田凤
  • 5篇郭珍
  • 5篇张文平
  • 5篇王婷
  • 4篇郝海燕

传媒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HBsAg阳性母亲及其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19对.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sAg、抗-HBs、HBeAg和HBV DNA水平,并对新生儿随访12个月,观察HBV宫内传播、新生儿HBeAg状态、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以及随访期间是否患感染性疾病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19名婴儿中,16名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应答,33名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低应答,无或低应答率为22.37%.单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HBeAg阳性(x2=4.895,P=0.027)、阴道产(x2=5.210,P=0.022)、随访期婴儿患感染性疾病(x2=4.329,P=0.037)均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有关.以母亲HBeAg状态进行分层分析,未发现所产婴儿出生时HBeAg状态与疫苗免疫应答水平存在关联.多因素分析发现,阴道产(OR=2.022,95%CI:1.045~3.914)和婴儿患感染性疾病(OR=2.324,95%CI:1.058~5.103)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相关.结论 HBsAg阳性母亲所产婴儿经阴道分娩或随访期罹患感染性疾病时,易发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无或低应答.
郭健高怡王素萍郭珍张临瑞汪波
关键词:婴儿宫内传播
职业防护教育对预防护士针刺伤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针刺伤可致感染、疾病,残疾,甚至死亡。超过25种血源性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文献[2]报道,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常见病原体感染总数的比率最高,达55.93%,其次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0.51%、丙型肝炎病毒(HCV)10.17%以及梅毒3.39%。此外还可导致一定的心理创伤与经济损失。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之一[3]。文献[4]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80%,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重视,逐步降低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5]。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的预防干预效果研究。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职业防护教育预防护士针刺伤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预防针刺伤提供一定依据。
张改萍高怡王男男崔亚莉
关键词:职业防护教育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手术刀片锐器伤META分析
大同市饮水型地砷病区环境生态中砷暴露水平调查
目的:调查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地砷病区外环境中砷暴露水平.方法:从山西省大同市某地砷病区抽取85名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慢性砷中毒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采集暴露人群的日常饮用水、土壤和瓜果蔬菜.日常饮用水...
云奋马彩凤苗艳玲高怡田凤洁吕懿裴秋玲
关键词:环境介质地方性砷中毒健康风险评价
文献传递
氯乙烯对大鼠肝细胞周期及G1/S关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乙烯(VCM)染毒大鼠肝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的分布及细胞周期G1/S关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从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VCM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6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VCM...
马宁张盼红张文平高怡田凤洁吕懿仇玉兰
“课堂思政”在高等医学院校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被引量:3
2021年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因此,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环境卫生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是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人群健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实施“课堂思政”是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应然之举,如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也已成为授课教师关注的焦点。现将某高等医学院校环境卫生学教学中课堂思政的开展情况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梁瑞峰杨守林张志红聂继盛白剑英赵海峰高怡夏娜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环境卫生学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教师
氯乙烯对雄性大鼠肝组织及血清mir-122表达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氯乙烯(VCM)染毒对雄性大鼠肝组织及血清中mir-12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4只。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0、5、25和125 mg/kg体质量的VCM气体染毒,每周3次(隔日染毒)。在染毒第6、8和12周末,每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分别提取肝组织中的小片段RNA(<200 nt)和血清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122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分别与同时间点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mir-122相对表达水平在染毒第6周均上调(P<0.05),在染毒第12周均下调(P<0.05);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mir-122相对表达水平均呈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ir-122相对表达水平在染毒第8周均上调(P<0.05),在染毒第12周均下调(P<0.05);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ir-122相对表达水平在第12周均低于同组第6和8周(P<0.05)。结论 VCM可导致大鼠肝组织及血清中mir-122表达的改变;mir-122可能是VCM暴露所致的效应标志物之一。
梁洁胡君阳续志斌高怡吕懿仇玉兰
关键词:氯乙烯肝组织血清MIR-122
MRP2及MRP2-GSH共转运体系对肝脏砷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1.观察不同剂量砷染毒大鼠肝细胞膜转运蛋白.(MRP2)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砷代谢的关系.2.观察用BSO抑制大鼠谷胱甘肽(GSH)合成酶,对肝脏砷代谢的影响.结论:亚砷酸钠致使肝脏功能受损,并且随着染砷剂量增加,肝脏...
高怡
关键词:谷胱甘肽BSO亚砷酸钠
文献传递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暴露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2006年,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砷中毒病区选择有饮水砷接触史,有慢性砷中毒症状的53例(男性26例、女性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当地无慢性砷中毒症状者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AP法)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检测。结果病例组外周血CD^3+、CD^4+和CD^4+/CD^8+[(41.89±11.58)%、(25.60±9.05)%、1.02±0.41]低于对照组[(68.38±7.23)%、(39.17±4.28)%、1.69±0.56,t=13.61、18.72、14.79,P均〈0.05];病例组CD^8+[(25.30±6.85)%]与对照组[(23.54±8.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7,P〉0.05)。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CD^8+与性别有关(t=-3.05、-4.30,P均〈0.05);病例组CD^3+、CD^4+、CD^8+、CD^4+/CD^8+,男性分别为(40.65±10.06)%、(24.48±6.29)%、(24.52±8.16)%、0.98±0.25,与女性[(43.07±12.96)%、(26.77±3.12)%、(26.50±9.32)%、1.07±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3.05、0.30、2.10,P均〉0.05)。结论饮水型慢性砷中毒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作用,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为提供慢性砷中毒早期诊断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高怡韩光梁江田凤洁裴秋玲
关键词:砷中毒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
氯乙烯对大鼠肝细胞MGMT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氯乙烯染毒大鼠肝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水平及m RNA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在氯乙烯致癌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选取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阴性对照组和低剂量(5 mg/kg)、中剂量(25 mg/kg)、高剂量(125 mg/kg)三个氯乙烯染毒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每周3次。每组分别于染毒第6、8、12周末随机处死8只,取其肝脏。采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q MSP)检测大鼠肝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水平,采取实时荧光定量(q PCR)测定MGMT m RNA表达量。结果染毒6周时,各氯乙烯染毒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 m RNA表达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8周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和m RNA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12周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GMT m RNA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乙烯可致大鼠肝细胞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升高,可能参与氯乙烯致癌的表观遗传机制。
续志斌马文彦张林高怡田凤吕懿仇玉兰
关键词:氯乙烯MGMT基因DNA甲基化
TLR3(c.1377C/T)和TLR9(G2848A)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关系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3和9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399...
高怡汪波郭健付振东丰淑英吕懿王素萍
关键词:HBV宫内传播基因多态性TOLL样受体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