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毛泽东政治哲学研究
- 本文基于人性观是社会价值和政治策略的人性根基,社会价值为政治策略和政治实践提供规范并通过政治实践而实现自身,政治策略是勾连社会价值和政治实践的现实中介,政治实践是推进社会价值现实化的基础这一基本理论框架,对毛泽东政治哲学...
- 高红
- 关键词:人性观社会价值观政治策略
- 文献传递
- 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再审视
- 2011年
- 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充分吸收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的基础上所促成的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其特点是把重心放在对历史语言的研究上,通过对历史著述的话语分析来展示历史的文本性、叙事性和修辞性,并由此认为历史是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辩证地看待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对于我们建构一种新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 高红范秀同
- 关键词:语言学转向话语叙事审美
- 探析青年卢卡奇哲学视阈中的理论与实践统一
- 2011年
- 理论与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准则。应时代呼唤和革命需要,青年卢卡奇力求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对理论与实践统一作出独特理解与分析,其对待马克思本意既有纵深继承,也不乏深刻偏离,正确解读马克思以及青年卢卡奇眼中的马克思对于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
- 高红杨晓伟范秀同
- 评析康德为审美主体立法被引量:2
- 2012年
-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其三部巨著构建了一个为人立法的理论体系,其中判断力批判是康德为审美主体立法,它详尽表述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原则,其用意是要着力打造纯粹的审美主体。文章认为,这个纯粹的审美主体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于冯友兰先生阐扬的四大境界中的道德境界的拥有者,成为社会大众寻找审美实践为之努力地目标。
- 高红
- 关键词:冯友兰道德境界
- 近二十年来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1年
-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向度,近二十年来中国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发展历程、内涵、超越性、现实意义等方面,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高红范秀同
- 关键词:恩格斯和谐社会
- 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伦理学及政治学说的批判与超越
- 2011年
- 康德从实践理性出发,基于自由的道德原则构建其伦理学及政治学说,最根本的缺陷在于否定能动的意识获得的物质基础,因而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的实践观批判了康德伦理学及政治学说,并实现了对其的超越。
- 高红范秀同
- 近年来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研究评述
- 2011年
-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向度,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发展历程、内涵、超越性、现实意义等方面,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高红范秀同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毛泽东早期政治哲学发展轨迹及其特点探析
- 2012年
- 基于哲学世界观的历史性转换,毛泽东早年政治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深刻转变。对毛泽东早期政治哲学发展轨迹的特点探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毛泽东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 高红邹晓健范秀同
- 关键词:政治哲学青年毛泽东
- 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伦理学及政治学说的批判
- 2011年
-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康德的伦理学及政治学说最根本的缺陷在于否定能动的意识获得的物质基础,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康德超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康德的理想化、抽象的"善意"是其脱离社会物质关系的思想根源,康德的代表资产阶级的"虔诚的希望"———理想化了的"善意"———具有自由主义虚幻性。
- 高红范秀同
- 关键词:恩格斯伦理学政治学说
- 近年来毛泽东平等观研究概述
- 2011年
- 平等观是毛泽东政治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总结毛泽东平等观的研究状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无疑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高红
- 关键词:政治哲学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