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阳

作品数:192 被引量:1,27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8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理学
  • 48篇经济管理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天文地球
  • 13篇建筑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1篇准晶
  • 18篇压电
  • 16篇精化
  • 16篇精化理论
  • 13篇生态
  • 12篇函数
  • 11篇整治
  • 11篇农村
  • 10篇农村居民
  • 10篇村居
  • 9篇悬臂
  • 9篇土地利用
  • 9篇各向同性
  • 9篇合板
  • 9篇层合板
  • 8篇生态系统
  • 8篇农村居民点
  • 7篇一维六方准晶
  • 7篇圆柱
  • 7篇农田

机构

  • 148篇中国农业大学
  • 60篇北京大学
  • 33篇国土资源部
  • 25篇辽宁科技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陕西省煤田地...
  • 4篇天津工业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邢台学院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环...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作者

  • 192篇高阳
  • 24篇赵宝生
  • 22篇王敏中
  • 19篇李双成
  • 16篇张凤荣
  • 16篇张亮亮
  • 15篇冯喆
  • 9篇张佰林
  • 9篇朱凤凯
  • 8篇李灿
  • 7篇郝晋珉
  • 7篇杨连枝
  • 6篇赵志强
  • 5篇张漫
  • 5篇李寒
  • 5篇徐思朋
  • 4篇彭建
  • 4篇吴健生
  • 4篇黄姣
  • 4篇余莲英

传媒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资源科学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中国科学(G...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地理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工程力学
  • 3篇固体力学学报
  • 3篇应用力学学报
  • 3篇北京力学会第...
  • 3篇北京力学会第...
  • 2篇煤炭技术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中国矿业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资源...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17篇2018
  • 13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17篇2013
  • 19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弹性通解的矩形深梁的精化理论被引量:7
2006年
从均匀各向同性梁的二维问题出发,得到此问题的一维理论.根据弹性理论,借助于Papkovich-Neuber通解和Lur’e算子方法,不作预先假设,构造了矩形梁的精化理论,表明梁的位移和应力分量可以由梁的中面挠度和转角表示.通过梁的精化理论,得出了自由表面弹性梁的精确方程,由两个控制微分方程组成:四阶方程和超越方程.对于受表面横向载荷的梁,近似方程可以直接从精化梁理论推出,并与Timoshenko梁理论的控制方程很相似.利用两个例子,对比本文与线弹性理论获得的结果,表明新精化理论能获得比Levinson的梁理论更好的结果.
高阳王敏中
关键词:精化理论
基于降水量与土壤类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变化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基于降水、土壤、遥感与农户调研数据,利用遥感解译、面积加权重心、景观格局等方法,探讨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变化。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异明显,草地是最适宜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相对优质的土壤被优先用于农牧业,符合当地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但47.70%的风沙土耕地说明土地已被过度开发利用为耕地。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且以耕地与林地、草地的转换为主,阻止其转换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变化耕地的土壤类型以风沙土和草甸土为主,风沙土变化耕地应当逐步退耕,草甸土变化耕地应注意地力的保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实施应综合考虑对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影响。
周建张凤荣徐艳高阳张佰林李超
关键词:降水量土壤类型
基于不同降水年型玉米生长差异的半干旱沙区耕地稳定性分类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半干旱沙区不同降水条件下农作物生长状况并识别不稳定耕地,该文以科尔沁左翼后旗旱地玉米为例,依照1980-2013年各年份玉米生长期降水丰沛程度对其进行降水类型的划分,并研究不同降水型下旱地玉米的生长状况,基于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识别半干旱沙区的不稳定耕地。结果表明,丰水型、偏丰水型、平水型、偏欠水型、欠水型年份所占比例分别为8.82%、32.35%、17.65%、29.41%、11.77%,反映出科左后旗玉米生长期降水波动大。偏欠水型(2001年)、平水型(2013年)、偏丰水型(2008年、2012年)玉米生长期耕地NDVI指数的加和(NDVI_(sum))分别主要分布在[4,4.5]、[4.5,5.5]、[4,5],表明不同降水型下玉米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种植业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且干旱对种植业的影响大于沥涝对种植业的影响。根据不同降水型玉米生长差异,将耕地类型划分为极不稳定、不稳定、相对稳定、稳定4种类型,极不稳定与不稳定耕地面积分别为68.75、33918.75 hm^2。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认为半干旱沙区应在地形低洼处修建集雨、储水设施,以避免沥涝对种植业造成影响;极不稳定耕地与不稳定耕地应当进行退耕以恢复半干旱沙区生态。
周建张凤荣徐艳高阳邱孟龙李灿
关键词:土地利用作物降水
南北苏丹油气资源格局及我国应对分离局势对策
2014年
南北苏丹的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北苏丹仅拥有原苏丹油气储量的30%,南苏丹拥有原苏丹70%油气储量。南北苏丹主要含油气盆地包括穆格莱德盆地、麦卢特盆地、喀土穆盆地和红海盆地。南北苏丹分离后,核心矛盾是石油收益的分配、领土划分问题和民族宗教冲突问题。南北苏丹分离后的油气资源分布、投资环境等已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南北苏丹分离对我国的油气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苏丹南北分离的新局势,我国需化解南北苏丹矛盾,巩固原有合作成果,加强前期投资环境研究,增强投资合作中的社会责任,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建立多元化油气进口通道,有效保障我国油气供给安全。
申延平梅丹王倩罗玲任思达高阳
关键词:油气资源石油利益
低频大功率电磁式换能器
本文通过对电磁式换能器进行改进,主要是通过对各功能部件中影响换能器性能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和电磁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对换能器的性能指标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电磁换能器单体的性能参数,完成新型电磁换能器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建立等...
管耀军张晗高阳
关键词:电磁换能器有限元分析低频大功率
一维准晶功能梯度层合圆柱壳热电弹性精确解被引量:2
2020年
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材料组成的层状结构可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然而,材料属性在接触面的突变问题,容易导致层间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裂纹以及分层等问题.功能梯度材料利用连续变化的组分梯度来代替突变界面,可以消除界面处的物理性能突变,提高结构的粘结强度.本文以一维准晶功能梯度层合圆柱壳为研究对象,利用类Stroh公式和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材料参数沿径向呈现幂函数变化的层合圆柱壳模型,获得了简支边界条件对应的一维准晶功能梯度层合圆柱壳的热电弹性精确解.数值算例中讨论了层合圆柱壳内外表面承受温度载荷时,功能梯度指数因子对温度场、电场、声子场和相位子场的影响,尤其是对层合圆柱壳内外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指数因子改变了材料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而对温度场、电场、声子场和相位子场都有影响;增加功能梯度指数因子,可减小温度载荷引起的内表面变形,进而提升结构强度.本文得到的结果可以为功能梯度准晶层合圆柱壳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杨秦庆华秦庆华张亮亮
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准晶层合圆柱壳精确解
正交各向异性梁的精化理论
在不做任何预先假设的情况下,通过Airy应力函数和Lur’e双调和函数的算子表示,我们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梁的精化理论和分解定理。首先,根据弹性理论,来研究平面问题中的Airy应力函数,获得其满足的条件。再利用Lur’e方...
赵宝生高阳张德臣
关键词:精化理论分解定理
文献传递
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被引量:35
2011年
综合自然区划一直是中国地理学界的研究核心和热点之一,已有大量的区划方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或教学活动中。已有的区划工作主要是基于传统地域划分研究范式,大多采用专家经验集成方法和技术。专家经验与知识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会对区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产生影响。为了弥补传统区划范式的不足,丰富区划的方法与途径,本文探讨了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在综合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应用。在GIS技术支持下,秉承传统区划的研究成果,采用温度带、干湿地区和自然区的三级单位系统,分别选取相应的温度指标、水分指标和地形、植被指标,构建和运行不同层次的SOFM网络,将中国陆地区域划分为8个温度带,17个干湿地区和43个自然区,并将区划方案与传统区划方案进行了对比和检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GIS平台的SOFM网络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具有划分层次明显、区域分割清晰、客观性强等优点,是对传统区划方法的有力补充和拓展。
黄姣高阳赵志强李双成
关键词:综合自然区划GISSOFM网络
二维十次准晶功能梯度层合板的精确解
李杨杨连枝高阳
城市植被覆盖变化可预测性及其空间格局的定量递归分析——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11
2008年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经济要素的大量聚集,城市是下垫面性质改变最为显著的区域。本文应用定量递归分析技术对1999-2006年逐旬的1km 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揭示NDVI时间系列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的NDVI时间系列的RQA特征值居于随机系列和确定性系列之间,属于含有随机成分的确定性系列。不同覆被类型下NDVI系列的特性不同,林地区的NDVI系列规则性最高,农地区次之,建设用地区最差,表明人类活动作为一种噪声对于NDVI系列性质的扰动。用二阶Rényi熵作为NDVI系列的可预测性指标,其空间格局表现为海拔高、坡度大、林地分布集中的西北和东南部可预测性高,而海拔相对低、建设用地相对集中的中南部地区可预测性低。
李双成赵志强高阳王仰麟
关键词:NDVI可预测性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