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阳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磁共振
  • 10篇成像
  • 7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胆管
  • 3篇胆管成像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成像
  • 3篇影像
  • 3篇肿瘤
  • 3篇磁共振胰胆管
  • 2篇胆道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影像学
  • 2篇腔隙
  • 2篇腔隙性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颅内

机构

  • 17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武警内蒙古总...

作者

  • 17篇高阳
  • 15篇牛广明
  • 14篇韩晓东
  • 5篇张颖
  • 5篇郭冬玲
  • 2篇呼日勒
  • 1篇陈晓丽
  • 1篇张春雨
  • 1篇张惠卿
  • 1篇刘炯欧
  • 1篇李淑玲
  • 1篇乐嘉榕
  • 1篇谭亦南
  • 1篇邬海博
  • 1篇张开元
  • 1篇吴晓萍
  • 1篇郑园园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第七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肿瘤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查阅国内外应用 MRI技术诊断脑肿瘤的有关文献。介绍和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 ,总结核磁共振新技术诊断脑肿瘤的研究现状 ,并对其在脑肿瘤的诊断进展进行评述。
高阳牛广明韩晓东
关键词:脑肿瘤MR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诊断星形细胞瘤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波谱成像(MRS),探讨 ADC值、rCBV值和各代谢产物比值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共收集了41例经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进行DWI及MRS成像,增强后行PWI及普通增强扫描。获得 DW、PW伪彩图和代谢产物曲线,利用分析软件包 Function-Tool计算ADC值、rCBV值和NAA/Cr,Ch/Cr,NAA/Ch值。结果 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1 例)ADC值、rCBV值及 NAA/Cr,Ch/Cr,NAA/Ch值分别为(1.38±0.37)mm2/s(0.61~2.03 mm2/s)、4.04±1.75(1.98~8.31)、0.68±0.25(0.24~1.23)、4.87±1.89(2.33~7.99)及0.18±0.11(0.06~0.47)。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0例)ADC值、rCBV值及NAA/Cr,Ch/Cr,NAA/Ch值分别为(1.63±0.30)mm2/s(1.08~2.13 mm2/s)、1.64±0.90(0.23~3.58)、0.97±0.42(0.46~2.30)、2.36±1.22(1.14~6.38)及0.45±0.36(0.16~1.71)。结论 DWI、PWI及MRS对星形细胞瘤的术前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高阳牛广明韩晓东郭冬玲张颖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灌注磁共振波谱学星形细胞瘤
多体素^1H-MRS对脑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的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体积较大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胶质瘤瘤体周围的微观结构的改变。资料与方法搜集脑胶质瘤26例、单发转移瘤9例、大体积脑脓肿4例,均行1H-MRS检查。比较脑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及瘤周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酐类物质(Cr)、NAA/Cr值的差别,并做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等重点观察胶质瘤瘤周微观结构改变。结果各个级别的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之间Cho/NAA值分别为3.14±1.61和2.46±0.83,Cho/Cr值分别为2.57±0.93和2.90±1.93、NAA/Cr值分别为0.96±0.53和1.21±0.80,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瘤周之间的上述比值为1.74±0.98和0.98±0.23,1.72±0.51和1.09±0.35,1.11±0.30和1.11±0.25,除NAA/Cr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0.05)。脑脓肿内部出现特征性波谱,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脓腔显示为高信号。胶质瘤瘤周在光镜及电镜下发现已有瘤细胞浸润。结论使用多体素1H-MRS结合常规MRI可鉴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不典型脑脓肿,胶质瘤的瘤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转移浸润至瘤周。
张开元牛广明韩晓东高阳张颖郭冬玲
关键词:脑肿瘤脑脓肿磁共振波谱
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对健康人颅内动脉影像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健康人颅内动脉的检测,初步确定其操作规范及衡量标准。方法正常人200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rDopplerFlowImaging,CDFI)组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组。CDFI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各段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相应点的血流束内径。MRA组检测相应血管对应部位的血管内径。结果同一条血管不同位置的血流速率有差异(P<0.05);同名血管相应位置的血流速率左侧略高于右侧,女组高于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相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CDFI所测血流束内径较MRA所测血管内径值偏高,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应用CDFI能显示MCA,VA走行,可检测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b)要提高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可靠的检测指标。c)对血管内径的测量MRA更佳。
李淑玲牛广明吴晓萍刘炯欧高阳韩晓东
关键词:CDFIMRA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颅内肿瘤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简称MRA)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血管检查方法,与常规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其具有无创伤性、无辐射危害、无严重造影剂反应等优点...
邬海博牛广明韩晓东高阳
关键词:颅内肿瘤磁共振增强扫描血管造影星形细胞瘤
文献传递
腔隙性脑梗塞与ACE基因的多态性关系
目的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多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80%。其病理基础为脑实质内含水的小空腔,多由大脑深穿支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微小动脉阻滞缺血和坏死所形成的小梗塞灶。发病机理多样。近年来遗传因素在脑血管...
牛广明呼日勒韩晓东高阳
文献传递
STIR序列在脊柱MRI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短T1反转恢复(ShortTIInversion-Recovery,STIR)成像技术在脊柱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脊柱病变患者(其中,转移瘤50例,血管瘤10例,脂肪瘤8例,急性外伤5例)进行常规MRI平扫、STIR扫描,分析病变的检出情况、病变形态及信号的显示效果。结果在病变的检出,病变形态及信号的显示方面,STIR扫描明显优于平扫各图像。结论脊柱MRI平扫中STIR成像的应用对病变的检出,病变形态、信号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MRI对疾病诊断准确性。
郭冬玲高阳张颖
关键词:脊柱病变磁共振成像STIR序列
20世纪影像学进展及新世纪展望被引量:5
2001年
自伦琴 1895年发现X射线、医学影像学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包括X线 ;超声(US)、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PET)、介入放射学等在内的医学影像学已形成。作者简要论述了医学影像学在 2 0世纪的重要进展并对新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前景加以探讨。
牛广明韩晓东高阳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介入放射学
尿路梗阻性疾病110例MRU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收集经磁共振检查有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101例,将MRU检查所见与临床诊断及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研究MR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01例尿路梗阻病例MRU均能确定梗阻水平,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误诊14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6.1%,误诊率为13.9%。结论: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但定性诊断尚需进一步提高。
张惠卿牛广明韩晓东高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术误诊
蒙古族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ACE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蒙古族腔隙性脑梗死(LI)的关系和ACE基因I/D多态性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方法检测33例LI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ACE基因型,并对两者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为(0.3,0.47)明显高于对照组(0.1,0.2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蒙古族LI患者有关,ACE基因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可能是蒙古族LI患者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呼日勒牛广明韩晓东张春雨高阳李宏芬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ACE基因多态性蒙古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