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BPH)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6例PTC及42例BPH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测定CK19、CD56与PCNA表达情况,及其在PTC及BPH中的灵敏率及特异度。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CK19、CD56与PCNA在PTC、BPH中的表达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K19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5%(高表达)及31.0%(低表达)χ2=37.08,P<0.005;CD56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2%(低表达)及66.7%(高表达)χ2=23.03,P<0.005;PCNA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0%(高表达)及33.3%(低表达)χ2=7.73,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K19、CD56与PCNA在PTC表达中的灵敏率为93.5%、15.2%、63.0%,特异度为69.0%、33.3%、42.9%。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73.9%。CK19、CD56与PCNA在BPH表达中的灵敏率为31.0%、66.7%、33.3%,特异度为6.5%、84.8%、37.0%。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9.0%。结论 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别,可以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联合测定提高灵敏性及特异性。
- 魏丽
- 关键词:角蛋白19增殖细胞核抗原
- 119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
- 2003年
- 徐芳芳魏丽
- 关键词:肺外表现首发症状肺癌
- C_1q的沉积对V型狼疮性肾炎和原发性膜性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C1q在V型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膜性肾病及病理组织学为不典型膜性肾病肾活检标本中的沉积,分析其不同及意义。方法:对V型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膜性肾病和不典型膜性肾病的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C1q免疫组化染色,并收集临床和血清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型狼疮性肾炎会出现C1q的沉积,原发性膜性肾病不会出现C1q的沉积,一些病理组织学表现不典型的膜性肾病,会出现C1q的沉积,后者阳性率与狼疮性肾炎接近,与膜性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1q阳性且病理组织学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患者,极有可能是早期的V型LN。
- 徐芳芳卜宪敏魏丽崔文郑智勇
- 关键词:C1Q抗体膜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 胃癌组织衰变加速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检测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DAF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肿瘤血管生长,逃避免疫监视的作用,探讨DAF高表达与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表达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病理切片中DAF、PCNA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切片标本中DAF、PCNA和VEGF阳性率分别为78.1%、75.0%和65.6%;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5.0%、30.0%和25.0%,肿瘤组织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DAF高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转移组DAF、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结论:DAF与胃癌临床分期和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 王芹张玲张维东魏丽贾青
- Nrf2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及癌在多形性腺瘤(CPA)组织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已经确诊的50例SPA(n=44)和CPA(n=6)及瘤旁样本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明确Nrf2在肿瘤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同时发现Nrf2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rf2在SPA及CPA组织中表达高于肿瘤旁组织(P<0.05),其表达程度同肿瘤的病理类型呈正相关(P<0.05),CPA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性(n=39)和复发性(n=5)SPA(P<0.05),在正常腮腺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在唾液腺良恶性肿瘤表达率(P<0.05)。结论:Nrf2与SPA和CPA的生长及病理类型关系密切,对二者的预后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刘洪伟魏丽林凡忠吴德报
- 关键词:NRF2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免疫组化
- 影响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相关因素
- :探讨影响食管鳞癌(ESCC)淋巴结转移(LNM)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相关因素. 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LNM阳性组与阴性组各20例)标本中CD24、CD133、P75NTR、ABCG2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化SP...
- 魏丽
- 关键词: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生物学因素
- 胃癌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及其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和CD25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IDO、PCNA、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和CD25的表达,分析IDO表达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结果:1)肿瘤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表面表达IDO;胃癌肿瘤组织IDO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高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内IDO高表达与PCNA高表达显著相关,χ2=4.35,P<0.05。2)胃癌肿瘤组织内CD3阳性表达率为37.67%,低于癌旁对照组,χ2=4.45,P<0.05。3)胃癌组织中可见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4)胃癌患者中转移组IDO阳性表达率为86.36%,无转移组表达率为60.0%,转移组IDO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胃癌细胞高表达IDO,能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和向肿瘤组织内的浸润,在肿瘤组织内造成免疫抑制,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转移。肿瘤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参与IDO引发胃癌肿瘤免疫耐受的过程,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 刘悦梅张玲张维东魏丽贾青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