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德会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血吸虫
  • 5篇血吸虫病
  • 5篇吸虫
  • 5篇吸虫病
  • 5篇虫病
  • 3篇钉螺
  • 2篇疫情
  • 2篇图像
  • 2篇图像扫描
  • 2篇全自动
  • 2篇螺情
  • 2篇监测点
  • 2篇病原学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碘盐
  • 1篇碘盐监测
  • 1篇碘盐质量
  • 1篇血防
  • 1篇疫情分析

机构

  • 10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 1篇南京市卫生局
  • 1篇南京市浦口区...

作者

  • 10篇魏德会
  • 6篇谢朝勇
  • 6篇高原
  • 4篇杨佩才
  • 4篇纵兆民
  • 3篇周玮
  • 3篇张洪英
  • 3篇王毓
  • 2篇杨苏
  • 2篇裘玲
  • 2篇殷位刚
  • 1篇何伊莎
  • 1篇李燕青
  • 1篇陈广梅
  • 1篇周晓农
  • 1篇黄景章
  • 1篇肖立华
  • 1篇徐小林

传媒

  • 5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2006年对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3个国家监测点(新洲村、七里村和杨家湾村)进行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10.06%(307/3053)、粪检(Kato-Katz法)阳性率为0.13%(4/3053);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10.80%(7/65),粪检阳性率为0(0/7)。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感染。
魏德会高原谢朝勇
关键词: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
2001-2003年南京市碘盐质量监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魏德会高原纵兆民
关键词:碘盐质量碘缺乏病干预措施碘盐监测轻度病区
南京某奶牛场隐孢子虫感染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解南京市奶牛感染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的情况,进一步搞清楚隐孢子虫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潜在危害性及其传播动态,于2012年末到2013年初,在某牛场不同牛舍随机采粪样130份,提取总基因组,进行SSU rRNA 18S为扩增对象的套式PCR,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以判断其基因型。结果显示:牛场13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44份阳性,其中有10份是只感染牛的基因型,包括7份牛隐孢子虫(C.bovis)和3份瑞氏隐孢子虫(C.ryanae);还有34份是也可以感染人的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表明南京牛场牛群中存在严重的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对环境和人类具有潜在的威胁。
张洪英王效田聂文军魏德会杨佩才纵兆明周玮王毓杨苏肖立华
关键词:隐孢子虫奶牛
2010~2014年南京市螺情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螺情变化趋势,为控制钉螺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间南京市钉螺面积、分布、密度及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4年全市有螺面积分别为2 366hm^2、2 416hm^2、2 372hm^2、2 243hm^2和1 787hm^2。对查出的活螺全部解剖,均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阳性钉螺面积均为0。2013年、2014年复现面积109.7hm2、21.81hm2,2011年和2013年新发现钉螺面积1.25hm^2、2.3hm^2。江滩型钉螺依然是全市有螺环境的主要类型。2014年平均活螺密度较2010年下降了66.7%。结论全市钉螺密度已降到很低水平,连续6年未发现阳性钉螺,但有螺面积基数仍然较大,且下降缓慢,局部螺情仍有反弹。应积极探索新的灭螺方法,进一步压缩现有有螺面积。
魏德会谢朝勇
关键词:钉螺螺情分析
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将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用以替代传统的人工镜检,提高粪片血吸虫镜检效率。方法采用单盲法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和5名专业人员传统镜检读片,各检读20张Kato-Katz片样片,并计数读得的阳性粪片;统计每个镜检员检读每张粪片所需的时间。比较2种方法的读片速度、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图像系统诊断的整体准确度为99.00%,高于传统镜检准确度的91.00%(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7%和100%,高于传统镜检法的90.00%和93.33%(P均<0.05)。结论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功能强大,扫描速度快,操作简便快捷,在血吸虫读片方面优于传统镜检读片,适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高原纵兆民杨佩才张洪英杨苏魏德会殷位刚周玮王毓
关键词:血吸虫病显微图像病原学诊断
2002年南京市螺情监测报告
2003年
魏德会高原陈广梅谢朝勇裘玲
关键词:钉螺
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2017年
目的掌握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要求,在全市11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11个监测点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2.97%(97/3 269),粪检阳性率为0;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0.52%(12/2 298),粪检阳性率为0。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查出有螺面积147.295 3 hm^2,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 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仍需加强监测工作,以巩固现有血防成果。
魏德会谢朝勇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南京市通江河道血防综合治理项目钉螺控制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通江河道实施血防综合治理后的钉螺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市10条主要有螺通江河道,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1998—2019年通江河道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钉螺控制效果。结果1998—2019年,南京市10条主要通江河道先后实施了以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共完成河岸砼护坡84.51 km、切滩清淤50.41 km、修建控水闸2座、修建滚水坝3条、开挖泄洪道1条,累计开展药物灭螺3370.80 hm^2。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所有通江河道均未再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至2019年,已有6条河道消除了钉螺,河道内总有螺面积由214.33 hm^2下降至52.22 hm^2,有螺河道钉螺密度均降至0.1只/0.1 m^2以下。结论以环境改造等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南京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通江河道钉螺孳生和扩散,但项目完成后仍应加强工程维护管理、钉螺监测和控制等工作。
谢朝勇王毓何伊莎魏德会徐小林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通江河道
基于油镜的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改进和优化及在疟疾血片复审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基于油镜的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图象系统)软件部分进行修改和优化,并观察该改进和优化后的系统在疟疾血片复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基于油镜的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采集系统进行了软件部分的修改和优化。用改进和优化后的图像系统对云南省腾冲县的4个乡(镇)医疗机构门诊镜检站镜检员人工常规镜下读片的115张疟疾血片进行复审,比较该图像系统和人工镜下读片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改进和优化后的图像系统扫描速度得到了提升,实际操作更加方便简捷。扫描的图片自动保存后,可以反复研读,集体判读。并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血片复审机制和远程诊断。在疟疾血片复审中显示,图像系统诊断疟疾的整体准确度为100%,高于人工常规镜检的准确度(95.5%)(P=0.002);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亦高于人工常规镜检法(分别为91.30%和94.52%)(P均<0.05)。结论改进和优化后的图象系统功能强大,扫描速度快,操作简便快捷,在疟疾读片的速度、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均优于人工常规镜下读片,适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高原纵兆民杨佩才张洪英魏德会李燕青黄景章周晓农
关键词:疟原虫油镜全自动镜检复审
南京市便民河血吸虫病控制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便民河水系以环境改造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为制定该水系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纵向调查1998-2007年便民河河道钉螺、水中哨鼠和周边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分析比较不同年份人群感染率、不同环境哨鼠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变化。结果1998-2007年在便民河水系检获并解剖钉螺77395只,查出感染性钉螺27只,钉螺总感染率为0.03%;综合治理工程后水系内钉螺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通江口相邻江滩捕捉并解剖钉螺61039只,检获感染性钉螺257只,钉螺总感染率为0.42%,与水系河道内钉螺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55,P<0.01)。河道护坡后,水系哨鼠感染率由1998年的69.68%下降到2001年的17.50%,下降了74.89%,河道滩面清理后2年未发现哨鼠感染现象。1998-2007年居民感染率分别为1.96%、1.37%、1.34%、1.60%、0.30%、0.26%、0.16%、0.10%、0.04%和0,综合治理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通江河道实施以消除钉螺孳生地为手段的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还需定期对重新形成的钉螺孳生地进行清理以巩固效果。
谢朝勇杨佩才殷位刚高原裘玲魏德会周玮纵兆民
关键词:血吸虫病环境改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