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爱生

作品数:163 被引量:1,434H指数:18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3篇糖尿
  • 123篇糖尿病
  • 39篇2型糖尿
  • 39篇2型糖尿病
  • 37篇胰岛
  • 36篇胰岛素
  • 25篇病变
  • 20篇神经病变
  • 20篇糖尿病患者
  • 20篇病患
  • 18篇糖尿病足
  • 18篇周围神经病
  • 18篇周围神经病变
  • 17篇血糖
  • 17篇疗效
  • 15篇代谢
  • 14篇丹参
  • 14篇肾病
  • 13篇丹参滴丸
  • 13篇滴丸

机构

  • 118篇佛山市中医院
  • 49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海南省中医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62篇魏爱生
  • 69篇郎江明
  • 46篇王甫能
  • 39篇刘天
  • 31篇麦伟华
  • 29篇劳美铃
  • 29篇陈发胜
  • 27篇吕丽雪
  • 26篇陈苹
  • 24篇叶建红
  • 21篇刘晓霞
  • 16篇林旋
  • 14篇陈苹
  • 12篇孙丰雷
  • 10篇卢昉
  • 9篇黄泽
  • 7篇刘晓霞
  • 6篇黄丽容
  • 5篇誉昭红
  • 5篇倪青

传媒

  • 9篇新中医
  • 7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广东医学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5篇现代医院
  • 4篇河北中医
  • 4篇中华内分泌代...
  • 4篇实用糖尿病杂...
  • 4篇第六次中国中...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5篇2018
  • 17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钴胺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甲钴胺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麦伟华魏爱生王甫能叶建红吕丽雪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复方丹参滴丸
佛山地区正常人群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GLP-1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探讨佛山地区糖耐量正常人群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特点,以阐明佛山地区正常人群和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GLP-1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正常人群和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其中正常人1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空腹及OGTT中各时间点的血糖、血浆胰岛素和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糖耐量正常组与T2DM组胰岛素、GLP-1和血糖的分泌呈单时相;糖耐量正常组胰岛素、GLP-1及血糖的达峰时间早于T2DM组;两组的胰岛素及GLP-1值在OGTT后30min及60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血糖值在所有观察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及GLP-1的达峰时间较正常糖耐量组延后,二者的分泌量峰值均较正常糖耐量组降低,这可能提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已现早期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
卢昉钟树奇汤煜媛王婉桃林俊杰魏爱生
关键词:糖调节异常胰岛功能
茵陈五苓散联合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联合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百达扬)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8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魏爱生主任慢病管理中心门诊部就诊的60例肥胖型T2DM病人,按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百达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茵陈五苓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FPG、2 hPG、体重、BMI、腰围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硬结、注射部位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联合百达扬治疗肥胖T2DM,可有效降低病人血糖、BMI,明显减少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
刘倩魏爱生刘天麦伟华劳美玲刘晓霞梁佩玲
关键词:肥胖型2型糖尿病茵陈五苓散体质指数
广东省佛山城区成年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9
1999年
郎江明魏爱生方湃陈发胜
关键词:流行病学糖尿病成年人
气阴两虚证及脾虚痰湿证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及脾虚痰湿证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与20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腰围及CGMS检查等相关指标。结果与气阴两虚证组相比较,脾虚痰湿证最低血糖值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一日三餐的特征和黎明现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阴两虚证的动态血糖图谱具有一日三餐的特征,易出现黎明现象;而脾虚痰湿证则无典型特征,易出现低血糖。
卢昉郎江明魏爱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证动态血糖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和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发现两种治疗均能使血糖达标[空腹血糖(6.89±1.96)对(6.75±2.33)mmol/L],达标时间无显著差异[(3.6±1.6)对(2.9±1.2)d,均P〉0.05],但胰岛素泵组的平均血糖值更低。
卢昉魏爱生陈苹叶建红王甫能刘天吕丽雪郎江明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骨折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2例口服最大剂量磺脲类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不佳超过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降糖敏感性试验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72h后,改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加阿卡波糖(拜唐苹)治疗。3个月后再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21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前,24h总体血糖达标(餐后2h内小于10mmol/L,其余时间段血糖小于7mmol/L)时段占(1.9±2.4)h,3个月后24h总体血糖达标时段占(17.6±4.1)h,24h平均血糖从(15.6±3.5)mmol/L降至(7.2±2.3)mmol/L,空腹血糖从(12.1±4.7)mmol/L下降到(5.8±1.6)mmol/L,24h内最高血糖从(22.4±8.2)mmol/L下降到(11.4±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11.8±2.1)%下降到(7.1±1.5)%(P<0.01),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糖控制。
王甫能魏爱生陈苹郅敏陈发胜郎江明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动态血糖监测
电针联合健脾祛湿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联合健脾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40名T2DM合并NAFLD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及观察组(72例)。基础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2组健脾祛湿方治疗,观察组另取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脾俞等穴位电针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肝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联合健脾祛湿方治疗T2DM合并NAFLD效果显著,能纠正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保护胰岛功能并显著改善其血脂水平和肝脏功能。
何东盈刘天谷婷婷魏爱生王甫能刘晓霞劳美铃
关键词:电针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
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每周1次、持续3个月的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生存质量,糖、脂代谢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糖、脂代谢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配合系统强化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吕丽雪谢文叶建红魏爱生刘俊卿王甫能郅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胰岛素
探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针灸组、穴位注射A组,穴位注射B组。对照组予耳穴压耳朵非穴位位置,针灸组予针灸治疗,穴位注射A组予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穴位注射B组予丹参注射液行穴位注射,14 d后比较4组治疗前后的TCSS评分及肌电图机检测的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变化。结果:穴位注射B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对照组,各组的TCSS评分及正中神经与腓神经的MCV及SCV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注射B组改善显著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神经症状以及神经电生理,疗效确切。
刘惠娟曾菊魏爱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临床疗效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