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伶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柞蚕
  • 3篇蛋白
  • 2篇柞蚕微孢子虫
  • 2篇柞蚕蛹
  • 2篇孢子
  • 2篇孢子虫
  • 2篇微孢子
  • 2篇微孢子虫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好氧
  • 2篇好氧细菌
  • 2篇氨酸
  • 2篇蚕蛹
  • 2篇肠道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基因
  • 1篇淀粉
  • 1篇序列标签

机构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科学技...
  • 1篇辽宁省蚕业科...

作者

  • 9篇黄伶
  • 7篇秦利
  • 7篇姜义仁
  • 6篇王勇
  • 4篇钟亮
  • 3篇文竹
  • 3篇石生林
  • 2篇李喜升
  • 2篇杨瑞生
  • 2篇王晓惠
  • 1篇范海延
  • 1篇于峰
  • 1篇于洋
  • 1篇孙影
  • 1篇肖红
  • 1篇宫玉杰
  • 1篇刘微
  • 1篇杨柳
  • 1篇李慧君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个柞蚕诱导型HSP70基因的克隆及热应激表达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柞蚕热休克蛋白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解析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克隆了2个热休克蛋白70基因Ap HSP70-1(Gen Bank登录号:KR821069)、Ap HSP70-2(GenBank登录号:KT225460),2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均为1 905 bp,编码634个氨基酸,蛋白质具有细胞质特征基序,推测为诱导型热休克蛋白,其序列N端为高度保守的ATPase功能域,C端为多肽结合功能域,是差异位点的主要分布区域。Ap HSP70-1和Ap HSP70-2蛋白之间的序列相似度为86.91%,二者与Ap HSC70蛋白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71.82%和70.14%。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高温(43℃)诱导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Ap HSP70-1、Ap HSP70-2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而Ap HSC7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相对于Ap HSP70-2,正常环境下Ap HSP70-1在柞蚕蛹各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热激后被诱导表达。qRT-PCR检测高温(43℃)诱导处理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的Ap HSP70-2表达量上调了6.32倍,Ap HSP70-1的表达量上调了4.18倍。推测克隆的2个Ap HSP70基因在柞蚕应对热激胁迫的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微李慧君王勇孙影李喜升黄伶肖红姜义仁秦利
关键词:柞蚕热休克蛋白70基因克隆高温
柞蚕肠道好氧细菌的鉴定及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柞蚕(Antheraea pernyi)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综合利用优势大,是极具价值的经济昆虫。柞蚕对食料的消化与吸收对柞蚕茧产量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与柞蚕消化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及消化酶基因开展研究,以柞蚕...
黄伶
关键词:柞蚕肠道细菌Α-淀粉酶
文献传递
葡聚六糖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及光化学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寡糖片段在植物中作为一种早期信息分子可调节植物光合作用,但对于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用10μg.mL-1的葡聚六糖(P6)处理黄瓜叶片后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Pn),其效应可持续7d。葡聚六糖处理对胞间CO2浓度(Ci)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诱导24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07.1%和56.0%,说明其不是通过减少气孔限制来提高光合作用。同时,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PSII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光合机构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超过QA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单位叶面积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等有所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的最大量子产额(φDo)、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有所下降。可见,葡聚六糖可能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及保持高效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而使黄瓜叶片捕获更多光能,进而提高光合速率。
宫玉杰范海延黄伶杨柳于洋
关键词:葡聚六糖黄瓜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柞蚕蛹解除滞育过程中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克隆柞蚕Antheraea pernyi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基因,并对其进行组织表达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阐明柞蚕滞育期间碳水化合物代谢规律与蛹滞育解除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PCR及3'RACE技术从柞蚕幼虫脂肪体组织中克隆得到TP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检测该基因在柞蚕幼虫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分析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该基因在脂肪体组织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柞蚕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并命名为ApTPS。其开放阅读框长2 487 bp,编码828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分子量为93.19 k D,等电点(p I)4.61;无信号肽,无跨膜区。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表明,ApTPS有两个保守功能区:TPS(第22-497位氨基酸)和TPP(第532-772位氨基酸)。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ApTPS基因在柞蚕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柞蚕解除滞育过程中,ApTPS在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均有所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淋巴中表达量的升高滞后于脂肪体。【结论】结果提示ApTPS参与了柞蚕蛹滞育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调控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柞蚕蛹滞育解除关系密切。
黄伶孙良振王勇汝玉涛Muhammad IRFAN姜义仁石生林杨瑞生李喜升秦利
关键词:柞蚕滞育海藻糖合成酶滞育解除
栎黄掌舟蛾幼虫肠道好氧菌群分析及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被引量:6
2015年
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柞树主要叶部害虫之一。本研究以栎黄掌舟蛾幼虫为材料,从幼虫肠道中分离出好氧细菌23株,通过对16S r DNA扩增产物ARDRA分析后,代表性菌株测序结果表明,23株肠道好氧细菌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sp.、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和阿特拉津降解菌属Arthrobacter sp.5个属的细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属及短小杆菌属细菌种类最多。通过筛选培养基从23株菌中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菌6株。本研究可为深入了解栎黄掌舟蛾肠道菌群结构、寻找产纤维素酶菌及新的微生物资源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竹姜义仁黄伶王斌赫钟亮王勇秦利
关键词:ARDRA
柞蚕嫩蛹保鲜处理及蛹表皮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柞蚕嫩蛹的口感与营养价值高于成熟蛹,而酪氨酸酶、漆酶与蛹体壁的硬化和黑化过程有关。采用低温(4℃)及低温下分别用壳聚糖、海藻酸钠、维生素C(VC)、壳聚糖复合物处理柞蚕嫩蛹,调查各处理组不同时间点的成熟蛹比率,以低温+壳聚糖处理对柞蚕嫩蛹的保鲜效果最好,其余处理组柞蚕嫩蛹的保鲜效果依次为低温+海藻酸钠、低温+壳聚糖复合物、低温+VC、低温。柞蚕蛹表皮酪氨酸酶和漆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5.0,最适温度分别为30℃、50℃。测定各处理组不同保存时间蛹表皮的酪氨酸酶和漆酶活力,对蛹表皮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依次为低温+壳聚糖、低温+海藻酸钠、低温+壳聚糖复合物、低温+VC、低温;对蛹表皮漆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依次为低温+壳聚糖复合物、低温+壳聚糖、低温+海藻酸钠、低温+VC,低温组的抑制效果最差。采用低温+壳聚糖、低温+海藻酸钠处理能够在柞蚕嫩蛹表面形成薄膜,抑制酪氨酸酶和漆酶的活性,从而阻止嫩蛹表皮的硬化和黑化,达到延长柞蚕嫩蛹保鲜时间的目的。
黄伶杨瑞生钟亮姜义仁石生林秦利
关键词:柞蚕蛹保鲜酪氨酸酶漆酶
柞蚕微孢子虫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柞蚕微粒子病的病原为柞蚕微孢子虫(Nosemapernyi)。采用SMART(switchingmechanismat5'-endofRNAtranscript)技术构建柞蚕微孢子虫全长cDNA文库,初始文库滴度4.2×10^pfu/mL,文库容量1.0×10^7pfu,重组率为98.39%。随机挑取32个克隆,经PCR检测插入的片段长度在750—3000bp之间,平均长度〉1000bp。挑选文库中864个克隆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测序,得到626条高质量的EST,拼接后得到197条单一基因(unigenes),包含64条重叠群(contigs)和133条单一EST,冗余度为68.53%。将这些Unigenes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146条Unigenes在蜜蜂微孢子虫(Nosemaceranae)、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cuniculi)等的基因组中比对到同源基因。在随机EST测序中克隆获得一个孢子形成蛋白(spomlationprotein)基因,命名为脚s尸一1。该基因ORF长度为1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蛋白质的理论分子质量为39.2kD,等电点5.71。柞蚕微孢子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测序的完成,为进一步发现和研究柞蚕微孢子虫的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王勇姜义仁王晓惠钟亮黄伶秦利
关键词:柞蚕微孢子虫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
柞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pSP13的克隆及序列与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丝氨酸蛋白酶在昆虫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柞蚕体内丝氨酸蛋白酶的分子特性及功能,克隆得到一个编码柞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ApSP13(GenBank登录号:KF039687)。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855 bp,编码28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9.59 kD,等电点(pI)为9.37。ApSP13的信号肽序列包含1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组氨酸(His)、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催化中心,在成熟蛋白质中由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组成3对二硫键,对维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起重要作用。将ApSP13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与蓓带夜蛾(Mamestra configurata)的同源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达到67%。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ApSP13在柞蚕4个发育阶段和5龄4 d幼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虫期及5龄幼虫脂肪体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推测ApSP13可能在柞蚕的免疫及蛋白质消化吸收过程中发挥作用。
王晓惠黄伶姜义仁王勇钟亮文竹秦利
关键词:柞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表达谱
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柞蚕微粒子病的病原为柞蚕微孢子虫Nosemapernyi,为解明柞蚕微孢子虫微管蛋白基因的序列信息,明确柞蚕微孢子虫的系统分类学地位。【方法】采用RT-.PCR、3′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ends)等技术克隆得到了柞蚕微孢子虫的α、β和y-微管蛋白基因,并利用α、β-微管蛋白序列,分别采用NJ、ML法构建进化树。【结果】将克隆得到的基因序列提交NCBI(GenBank登录号:KF154086、KF023271、KF740389)。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微孢子虫类以一个独立群位于真菌群体中,与真菌的虫霉门关系较近,且与担子菌、球囊菌、壶菌、接合菌及部分子囊菌互为姐妹群。从部分微孢子虫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种微孢子虫分为2个分支,柞蚕微孢子虫与其他Nosema属聚为一类。【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了柞蚕微孢子虫α、β和y-微管蛋白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为更进一步了解柞蚕微孢子虫奠定了基础。
王勇黄伶姜义仁文竹于峰石生林秦利
关键词:柞蚕微孢子虫系统发育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