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文 作品数:67 被引量:20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胆汁胆固醇对胆囊平滑肌线粒体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胆汁胆固醇对胆囊平滑肌线粒体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4只实验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对照组(标准颗粒饲料饲养2周),高胆固醇组(标准颗粒饲料加入2%高胆固醇饲养2周)、自然恢复组(高肛固醇组2用后,标准颗粒饲料饲养2周)和治疗组(高胆固醇组2周后,标准颗粒饲料+中药灌胃2周)。各组豚鼠实验到期后,腹腔麻醉后剖腹测量胆囊体积,记录胆汁量,测量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取胆囊全层约1 mm3的组织,按常规制作电镜标本,采用图像分析仪观察胆囊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平均体积(V)及数密度(Nv)。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的方法测定其余胆囊组织活化TGF-β1的含量。结果:经高胆固醇饲养2用后,高胆固醇组豚鼠胆囊平滑肌细胞线粒体的平均体积(V),数密度(Nv)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性升高(0.081)56±0.0069 vs 0.0653±0.02868,P<0.001)和下降(0.2677±0.0138 vs 0.3180±0.02868,P<0.001)。高胆固醇组豚鼠胆囊平滑肌组织活化TGF-β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 0.001)。治疗2用后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线粒体平均体积(V)下降(0.0715±0.0113 vs 0.0778±0.0092,P<0.001),而数密度上升(0.3086±0.0230 vs 0.2681±0.0128,P<0.001),胆囊平滑肌组织活化的TGF-β1明显下降(P=0.000)。结论:清热利胆理气活血方药可改善线粒体功能,下调活化TGF-β1的表达促进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胆汁中胆固醇有关。 黄明文 王刚 傅华群 邹书兵 杨春江 黄长文关键词:线粒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胆囊动力学 生长抑素在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生长抑素具有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本文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思他宁(stiamin)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探讨其疗效。 王恺 王刚 黄长文 黄明文 罗地来 罗志强关键词:生长抑素 静脉曲张 静脉破裂 上消化道出血 思他宁 文献传递 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对因残余肝脏体积不足而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体积的变化和二期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 11例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X线数字减影(DSA)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行SPVE治疗,观察SPVE的成功率、治疗后不良反应、各肝叶体积及预计残余肝脏与全肝体积比(RLV/TLV)的动态变化、二期手术切除率等指标。结果 11例SPVE均取得成功,门静脉右支栓塞后右肝体积逐步减小,左肝体积逐步增大;术前,术后第1、2和3周时的RLV/TLV分别为34.5%、37.9%、41.6%和45.6%。术后11例均出现一过性的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酶升高,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隐痛,6例低热。术后第4周,11例均顺利完成了肝癌二期手术切除。治疗期间未发现异位栓塞、肝功能衰竭、出血、胆汁渗漏及感染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SPVE安全、有效,可提高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罗志强 邬林泉 邵江华 郭武华 周凡 黄明文 王恺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栓塞 肝切除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应用的体会(附4例报告)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4例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为腹腔镜Ⅱ、Ⅲ段肝切除术,手术时间90~120min,出血量50~30... 黄明文 王恺 邹书兵 邬林泉 邵江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治疗2组采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治疗3组采用胃肠外营养→过度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PN→PN+EN→EN)支持治疗。观察4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血清AKP及GPT等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1、2、3组治疗后第10、20、30天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水平(P<0.05,P<0.01);治疗2、3组治疗后第10天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及治疗1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治疗2、3、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0%(4/10)、40.0%(4/10),50.0%(5/10)、60.0%(6/10),治疗2、3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率:治疗2、3、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0%(3/10)、30.0%(3/10)、40.0%(4/10)、60.0%(6/10),治疗2、3组感染率与治疗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3组平均住院时间较治疗1组及对照组显著缩短[(33.64±21.74)d、(31.64±25.8)d vs(39.24±28.91)d、(42.31±26.31)d,P均<0.05];病死率:治疗1、2、3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2/10)、20.0%(2/10)、20.0%(2/10)、40.0%(4/10),治疗1、2、3组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施用营养支持治疗安全、可靠,EN及PN→PN+EN→E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合理营养方式。 罗地来 黄明文 罗春妹 傅华群 张荣传 王刚 朱正明关键词:胃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采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35例报告)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报告2009年5-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35例使用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或传统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5~9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结论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操作困难,但其美容效果明显,有技术条件的腔镜中心可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 王恺 黄明文 罗志强 方路 娄思源 邹书兵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一种腹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装置,包括吻合器,所述吻合器的左下端固定有下钉板,所述下钉板的端部呈弯曲状,所述吻合器的左上端安装有钉匣,所述钉匣与所述下钉板形状相同,所述钉匣的端部内侧面中部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 梁博 方路 刘洪亮 黄明文 邹书兵文献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LPD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LPD是一种高难度术式,主要适用于胰头及壶腹部良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切除重建、联合脏器切除的LPD也是可行的,但接受动脉切除重建与扩大淋巴结清扫的LPD的生存获益有待商榷。目前对重建胰液流出道的方式选择尚无明确要求,但大多数外科医生选择胰空肠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多数研究已证实了LPD的微创性且有不劣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近期预后,但远期生存率和肿瘤学结果缺乏大样本分析,尚无法判断两者在长期预后方面的优劣。结论LPD是一种安全、可行、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LPD有望成为治疗胰头癌、壶腹部周围癌的标准术式,且在未来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预后随访研究中,LPD的肿瘤学益处也会得到进一步证实。 龚成功 黄明文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肿瘤 预后 65例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6月~2004年8月期间施行手术切除的65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历资料。结果:肝部分切除62例,原位肝移植3例,住院期间手术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6.1%(4/65),术后并发症率41.5%。结论:原发性肝癌应积极地进行手术切除,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中疗效确切。 黄明文 王刚 王恺 傅华群 邹书兵 邵江华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 肝移植 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左叶肝细胞癌的病例配对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左叶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总结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21例确诊为左叶肝细胞癌且已行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laparoscopic anatomic hepateetomy,LAH)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构成LAH研究组。在同一时间段,以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肝硬化程度为配对条件,在开腹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左叶肝细胞癌的病例库中进行1:1配对抽选,共21例纳入LAH配对组。结果:LAH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56.67±32.15)min,术中失血量为(157.14±40.51)mL,两者均少于配对组(P=0.036,P<0.001)。LAH研究组术后患者平均镇痛剂使用时间为(2.19±0.51)d,平均首次进食时间为(2.24±0.44)d,平均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2.71±0.78)d,平均住院时间为(7.86±1.24)d,均优于配对组(P<0.05)。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期为21个月,LAH研究组的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62%,配对组的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67%,Log-rank比较两组肝癌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叶肝细胞癌是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近期优势,且术后总体生存率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无差别。 周凡 罗志强 黄明文 邵江华 邬林泉 邹书兵 胡娟关键词:腹腔镜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