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毅

作品数:9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旅游
  • 6篇入境旅游
  • 2篇中国入境旅游
  • 2篇城市
  • 1篇演进
  • 1篇演进模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入境旅游流
  • 1篇首都经济
  • 1篇首都经济圈
  • 1篇四川省入境旅...
  • 1篇习服
  • 1篇旅游规划
  • 1篇旅游合作
  • 1篇旅游健康
  • 1篇旅游流
  • 1篇旅游区
  • 1篇旅游者
  • 1篇经济圈
  • 1篇环渤海

机构

  • 9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作者

  • 9篇马耀峰
  • 9篇黄毅
  • 8篇薛华菊
  • 5篇方成江
  • 3篇吴成永
  • 2篇张文
  • 1篇唐仲霞
  • 1篇张忠孝
  • 1篇杜丹

传媒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旅游论坛

年份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时空态势演变与区域影响因素被引量:47
2013年
运用锡尔指数、ESDA、质—量矩阵、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从时序演变、空间关联、质—量态势、区域影响因素4个视角对近10年中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①中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整体呈提升态势,中部逐渐赶超东部,西部常年最低。②省区间服务质量差异存在收敛趋势,地带内差异比重较高。东、中部服务质量势能差转换较好,差异在低值上表现出连续倒U型演变;西部差异高度震荡,服务质量势能差没有实现稳定、渐进式转换。③与入境旅游流及收入不同,多数年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未呈现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④局部空间相关关系的波动主要由邻近省区一方跃迁造成,多为质量下降型;低值集聚区在西部扩大的同时,由西南内陆向南部沿海扩散。⑤东部高值集聚区比重较大,但显著程度降低;中部随着吉林的崛起,形成以其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显著程度超过长三角;西部形成滇—川、新—青—藏两大显著低值集聚区。⑥东部质—量态势最优,但出现数量型粗放发展趋势;中部质量发展好于数量;西部质—量态势日渐堪忧。各省区表现出9种质—量态势演变类型。⑦入境旅游服务质量与接待设施、劳动力供给、经济生活水平等区域因素正向相关,与入境旅游收入及接待量相关关系不强。
黄毅马耀峰薛华菊
关键词:入境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
城市旅游供需系统耦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入境旅游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旅游供需矛盾随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愈益突出,合理评判旅游供需平衡是众多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市入境旅游需求与供给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入境旅游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一直处于动态演化中,供需系统的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两系统之间尚未达到良性共振耦合。同时,需求与供给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逐年增长;北京市旅游供需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目前正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供给系统中的旅游资源、航空运输与入境旅游需求高度关联,今后应继续提升旅游资源品质,强化北京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交通枢纽。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方成江张文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环渤海港口城市群旅游合作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构建"差异-增长极-关联"研究框架,以环渤海港口城市群为例,就其开展旅游合作以来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间旅游经济发展存在σ收敛和β绝对收敛,但速度不快;2)局部空间相关关系总体上变动不大,形成以最显著增长极——天津为几何中心,南北大致对称的格局,大连、青岛为次增长极,出现低水平空间依赖发展趋势;3)三大旅游经济圈呈现不同发展方式,溢出效应均不显著;4)各旅游经济圈自成体系,基本以省区为界,没有形成区域中心城市。
黄毅马耀峰薛华菊
关键词:城市群旅游合作环渤海
基于ESDA-GIS中国入境旅游流质时空演进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运用Theil指数、ESDA-GIS、规模-质量耦合矩阵和相关分析,从时空态势及影响因素对中国入境旅游流质(ITFQ)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1中国区域ITFQ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为核心的核心-边缘格局。与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不同,地带间差异是我国ITFQ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从全域空间分异来看,ITFQ的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局域空间分异,LL区主要在西部地区,HH区主要在东部的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HL和LH区数目较少;3规模-质量耦合模式上,东部地区主要为高耦合发展模式,中部、西部大部分处于低耦合发展态势,非耦合型呈现出高质低量型向高耦合型、低质高量型向低耦合型发展的态势;4交通通达度、地方经济水平、旅游产业水平、旅游目的、重游率、客源结构是影响ITFQ的主要因素。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方成江吴成永
关键词:ESDA-GIS入境旅游
区域入境旅游流质量时空演变及特征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运用旅游流质指数、差异分析,定量测评中国大陆31省市近15年入境旅游流质,构建"接待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分析发现:我国省域入境旅游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且极化现象显著,双高型均为东部地带,双低型几乎全为中部和西部地带。内生增长型和外延增长型省区数量相对较少;入境旅游流质量与平均停留时间、人天花费显著相关。延长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和提高旅游花费将是提高入境旅游流质量的根本措施。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方成江杜丹
关键词:入境旅游
环首都经济圈入境旅游规模—经济—质量空间演化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从规模—经济—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流质指数等对1996-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9省市区的入境旅游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规模和旅游经济空间分布趋向分散,9省市旅游发展的相对差异不断缩小,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2)环首都经济圈的空间结构由"单极辐射"到"三强并立"演变,北京是区域内入境旅游规模-经济-质量全面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山东、辽宁成为次增长极;3)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航线数、第三产业水平与旅游规模、经济显著相关,影响旅游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经济外向度、交通网络密集度、高星级酒店比、等级公路、政府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而旅游产品结构对旅游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今后优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结构、加强与旅游发达省市区的联系是提高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方成江吴成永
关键词:入境旅游环首都经济圈
旅游规划创新模式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以旅游规划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在梳理旅游资源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形象导向4种旅游规划传统模式基础上,依据学术研究新进展与实践探索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利用理论分析、归纳、顿悟方法,提出体验导向、旅游产业融合导向、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导向、"反规划"导向、"五位一体"导向和文化创意导向6种旅游规划创新模式,论述了各模式的理论基础、规划思路、优缺点和适宜对象等.
马耀峰黄毅
关键词:旅游规划
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以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对1996—2010年四川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应积极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提高餐饮、住宿和娱乐的消费水平;改善四川省目前的旅游产品结构,应对国际旅游需求市场的新趋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旅游线路,扩大旅游支线的旅游吸引力,延长停留时间等。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方成江张文吴成永
关键词:入境旅游
基于旅游者健康视角下的青藏高原旅游适应区开发研究——以青海高原旅游区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青藏高原高海拔对旅游者的健康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依据旅游健康思想和高原习服理论,结合青海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海拔高度优势,提出青海高原两个旅游适应区即环西宁旅游区和柴达木盆地旅游区,并对旅游适应区的不同适应时期做出相应的线路设计,旨在为赴青藏高原旅游者的健康旅游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薛华菊马耀峰黄毅张忠孝唐仲霞
关键词:旅游健康高原习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