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秀凤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输血
  • 3篇微柱
  • 3篇微柱凝胶
  • 3篇微柱凝胶法
  • 3篇抗体
  • 2篇血小板
  • 2篇输血反应
  • 2篇输注
  • 2篇细胞
  • 2篇不规则抗体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新鲜血
  • 1篇新鲜血小板
  • 1篇血清
  • 1篇血细胞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血小板输注

机构

  • 9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颜沛云
  • 9篇黄秀凤
  • 3篇陈桂成
  • 2篇陈龙菊
  • 2篇杨浩
  • 2篇朱万寿
  • 1篇吴青松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临床止血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临床止血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急性或慢性出血、给予血小板输注治疗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输入的血小板类型进行分组:冰冻血小板组150例、新鲜血小板组2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的临床表现与血小板计数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24h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输注前,但新鲜组血小板输注24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冰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组临床总有效率95.50%明显高于冰冻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冰冻血小板还是新鲜血小板都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出血,提升血小板计数水平,但新鲜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冰冻血小板,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尽量选择新鲜血小板。
颜沛云朱万寿黄秀凤庄大造车海华
关键词:冰冻血小板新鲜血小板血小板减少
贮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孕妇妊娠晚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及妊娠结局、自体血液回输情况,探讨在妊娠晚期孕妇中实施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7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比较采血前后及回输前后Hb、Hct、PLT水平,并观察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及Apgar评分。结果 27例妊娠晚期孕妇均顺利采血,均为一次性采集200~400 ml血量,采血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有2例孕妇过度紧张,通过谈话分散注意力缓解,胎心监测正常。孕妇采血前后Hb、Hc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孕妇完成自体血回输,3例孕妇产后自体血液报废处理,其中11例Rh阳性,13例Rh阴性,回输后均无输血不良反应。回输后孕妇Hb(93.33±17.59)g/L、Hct(29.48±6.24)%、PLT(211.17±33.27)×109/L均高于回输前的(72.83±18.67)g/L、(24.22±6.53)%、(179.33±28.0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孕妇顺产16例,剖宫产11例,新生儿情况良好,Apgar评分为(9.89±0.42)分,其中25例10分,1例9分,1例8分。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母婴无不良情况,对妊娠晚期孕妇是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黄秀凤颜沛云江燕
关键词:贮存式自体输血孕妇妊娠晚期
新生儿溶血病血型分布及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母体随即产生相应IgG抗体,该抗体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从而造成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病主要表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肝脾肿大等症状,新生儿溶血病还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好发于出生后24h内,可迅速进展为胆红素脑病、继发性核黄疸,造成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颜沛云朱万寿凌卫宾黄秀凤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血型分布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胎儿红细胞IGG抗体母婴血型不合
微柱凝胶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法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60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择相应抗原为阴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同时与凝聚胺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凝聚胺法检出30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8.00%和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分别检出12例(60.00%)、10例(50.00%)阳性标本,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准确检测输血相容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交叉配血之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是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
颜沛云杨浩陈龙菊黄秀凤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输血治疗
170 848例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医院就诊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早期诊治丙型肝炎感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8-2011年170 84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液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在170 848份血液标本中,共检出抗-HCV阳性4984例,抗-HCV阳性率2.92%;内科61 677份血液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2035例,抗-HCV阳性率最高,为3.30%,其次分别为外科、门诊、妇科2545、251和153例,阳性率分别为2.94%、2.07%和1.46%;经统计学分析,不同科室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92 068份标本,检出抗-HCV阳性3512例,女性78 780份标本,检出抗-HCV阳性1472例,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81%、1.87%,不同性别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年龄段中抗-HCV阳性率最高的是31~40岁,在35 971份血液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1428例,阳性率3.97%。结论加强对公众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及早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丙型肝炎病毒的蔓延和传播。
陈桂成颜沛云吴青松黄秀凤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卡式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配血相容性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二种方法在临床配血相容性的比对。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同时对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和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双盲平行试验,阳性结果利用传统手工抗人球法比较其准确性和灵敏度。结果在12 62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中,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有主测和次测不相合24例,占0.19%,其中主测17例,次测6例,假阳性1例。检出血浆不规则抗体阳性17例,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6例,假阳性1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测和次测不相合15例,不相合率占0.12%,其中主测12例,次测3例,检出血浆不规则抗体12例,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3例。结论在输血工作中选择微柱凝胶法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更能对预防各类急慢溶血性输血反应,减少无效输血的发生。
颜沛云杨浩陈桂成陈龙菊黄秀凤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输血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78 295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输血患者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级别、输注血液成分及输血不良反应分布科室。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血型情况,调查患者既往有无输血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5%(115/78 295),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1例,占比35.65%,急性免疫性轻微过敏(红疹或荨麻疹)74例,占比64.35%。红细胞类输血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为64.35%(74/115),其次为血浆,占比为29.57%(34/115)。输血不良事件主要以Ⅲ级事件为主,占比为68.70%(79/115)。内科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比为32.17%,其次为外科,占比为26.09%。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输血史及年龄≥18岁均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州市人民医院输血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内科与外科,以Ⅲ级事件为主,其中红细胞类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输血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输血史有关,应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掌握指征,保障输血安全性。
黄秀凤颜沛云庄大造江燕
关键词:输血反应红细胞输注影响因素
血小板抗体表达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表达和输血次数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322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至少输血3次,统计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发生率,并比较不同血小板抗体表达情况及输血次数患者的PTR发生率。结果:322例血液病患者PTR发生率为41.61%(134/322),血小板抗体阴性156例,阳性166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PTR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输注次数>6次患者PTR发生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累计输注次数3~6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及输血次数会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PTR发生率。
黄秀凤颜沛云江燕庄大造黄清灏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血液病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工作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输血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强生微柱凝胶法免疫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结果在3 3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中,检出血清不规则抗体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阳性率分别为0.15%和0.21%。抗筛血细胞Ⅰ、Ⅱ、Ⅲ号全阳性占33.3%,Ⅱ与Ⅲ阳性占50.0%,Ⅰ与Ⅲ阳性占16.6%。结论对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应成为输血工作中的必检项目,对预防各类急慢溶血性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颜沛云陈桂成黄秀凤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