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军先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肠癌
  • 7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7篇结直肠
  • 7篇结直肠癌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4篇癌患者
  • 3篇直肠癌患者
  • 3篇结直肠癌患者
  • 3篇肠肿瘤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组织化学法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微环境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龙军先
  • 8篇高枫
  • 7篇曹云飞
  • 6篇张磊昌
  • 5篇陈利生
  • 5篇黄永红
  • 5篇钟武
  • 4篇张森
  • 3篇甘嘉亮
  • 3篇高丕尧
  • 2篇钟世彪
  • 1篇朱懋光
  • 1篇蒋洪棉
  • 1篇韦昭懿
  • 1篇刘锦新
  • 1篇黄家豪
  • 1篇何纯钢
  • 1篇江志远
  • 1篇李修宁
  • 1篇刘刚

传媒

  • 2篇结直肠肛门外...
  • 2篇微创医学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IL-9及TGF-β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9(IL-9)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186例患者为例,检测手术前、手术结束后10 d的IL-9及TGF-β水平,分析术前IL-9及TGF-β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后随访1年,分别检测术后复发与未复发者IL-9及TGF-β水平。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上述指标均以对照组检测结果为基准参考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血清IL-9及TGF-β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术前血清IL-9及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及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期间复发患者的IL-9及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未复发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复发患者的血清IL-9及TGF-β水平呈显著升高,术后定期复查上述指标可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秋环李文靖龙军先刘刚
关键词:IL-9TGF-Β结直肠癌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估壮医药线点灸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名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点灸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点灸组口服SASP,每次1g,3次/d,连续服用6周;同时施药线点灸,选用的穴位为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d,共计2个疗程。治疗结束时评估和比较两组的疗效、活动指数、镜下黏膜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点灸组的总有效率(95.65%,22/23)高于对照组(73.91%,17/23),P<0.05;两组的缓解率分别为39.13%(9/23)、26.09%(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点灸组患者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点灸组患者镜下黏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点灸组(4.35%,1/23)低于对照组(26.09%,6/23),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SASP是治疗UC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率低的优势。
张磊昌张森钟武龙军先李修宁陈利生
CCK-8法与Alamar blue法对RKO细胞株增殖活力测试条件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以RKO细胞株为增殖活力测试的研究对象,比较CCK-8法与Alamarblue法在检测中波长、孵育时间、细胞密度等方面的差异性。方法取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的RKO细胞株,分别比较两者在不同检测波长(380、430、480、530、580、630nm)、不同孵育时间(1、2、3、4、5、6h)、不同细胞密度(2×10^4、5×10^3、1.25×10^3CUF·mL^-1)下所测的光密度值(OD值),并比较两者在相同条件下同-标本重复检测时的平衡性。结果ALamarblue法在不同细胞密度中的最佳检测波长皆为580nm,而CCK-8法的最佳检测波长会随着细胞密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1—6h时,CCK-8法适合的孵育时间在1h以后,Alamarblue为2h以后,且CCK-8法的灵敏度、平衡性都强于Alamarblue法。结论CCK-8法在细胞增殖活力检测中的灵敏性、平衡性、快捷性等都略强于ALamarblue法。
高丕尧龙军先甘嘉亮曹云飞高枫
关键词:细胞增殖活力测试条件
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的表达,探讨Th22细胞在结直肠癌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Th22细胞比例的表达差异,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IL-22、AHR、CCL27、CCL22、CCL20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Th2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Dukes A+B期患者的Th22细胞比例显著低于Dukes C+D期(P<0.05);qRT-PCR结果显示IL-22、AHR、CCL22C、CL20在肿瘤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CCL2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也较癌旁组织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22细胞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聚集,并与肿瘤的分期进展相关,可能与肿瘤微环境分泌的趋化因子作用有关。
黄永红曹云飞高枫张森黄家豪龙军先
关键词:TH22细胞IL-22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
非哺乳期乳腺炎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类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良性、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造成误诊漏诊,须与乳腺癌尤其是炎性乳癌鉴别。B超等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但病理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金标准。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本文就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朱懋光龙军先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
外周血及大肠癌组织TGF-β1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以及25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TGF-β1表达水平差异,同时检测了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匀浆上清的TGF-β1含量,分析TGF-β1浓度的变化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术后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TGF-β1含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在CEA阴性及CEA阳性患者中均可分别观察到类似的浓度改变。外周血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TGF-β1可联合CEA检测,更好的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评价预后和复发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为基于抗TGF-β1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黄永红曹云飞高枫张森张磊昌龙军先
关键词:TGF-Β1免疫治疗TRANSFORMINGGROWTH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其功能因子IL-22的检测与临床意义研究
背景: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多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结直肠癌综合治疗整体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围绕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不断展开,深入探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
龙军先
关键词:结直肠癌TH22细胞白细胞介素22免疫治疗
文献传递
大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临床研究(附72例病例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诊治的72例大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13例(18.06%),其中切口感染7例(9.72%),切口裂开3例次(4.17%),肺部感染5例次(6.94%)。平均住院时间48 d。随访6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1%(34/65)、32.31%(21/65)和16.92%(11/65)。结论提高对结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的认识,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的术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龙军先张磊昌钟武钟世彪陈利生高枫
关键词:大肠癌肠梗阻闭袢性肠梗阻
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p33ING1b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转录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住院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63例,收集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切除标本;同时选择在我院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患者13例,收集其术后痔上黏膜组织。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情况,RT-PCR检测癌组织p33ING1b mRNA表达水平;采用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DLD-1、Caco-2进行去甲基化干预实验。结果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82.5%(52/63),癌旁组织为34.2%(27/63),痔上黏膜组织未检测出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和痔上黏膜组织(χ2=21.21,P<0.001;χ2=33.98,P<0.001)。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ukes分期患者癌组织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癌组织p33ING1b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2±0.15),低于p33ING1b启动子非甲基化癌组织的(0.75±0.17)(t=2.553,P<0.05)。5-aza-dC干预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DLD-1、Caco-2的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均被逆转,且p33ING1b mRNA相对表达量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 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存在关联,并可能通过抑制p33ING1b mRNA的表达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张磊昌何纯钢曹云飞钟武钟世彪龙军先黄永红陈利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P33ING1B甲基化脱氧胞苷
LAP+CD4+Treg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LAP+CD4+Treg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4—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和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观察指标:(1)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2)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的关系。(3)对与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进一步定量相关性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z±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情况: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为9.4%±2.9%,健康志愿者为1.5%±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2.275,P〈0.05)。(2)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的关系:血清CEA〈5.0μg/L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为8.5%±3.2%,≥5.0μg/L患者为12.3%±3.0%;Dukes分期为A~B期患者为8.1%±1.1%,C~D期患者为10.8%±2.0%;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11.4%±2.0%,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9.3%±2.1%。不同血清CEA、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3,-5.376,3.276,P〈0.05)。(3)相关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与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43,P〈0.05)。结论LAP+CD4+Treg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且不同血清CEA、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LAP+CD4+r
江志远钟武龙军先张磊昌黄永红陈利生高枫曹云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流式细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