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少波
- 作品数:58 被引量:6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货币政策及其不确定性对宏观价格分化的影响--基于PPI相对于CPI超调的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长期以来,宏观价格稳定都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目标之一,与经济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中国PPI与CPI指数多次发生明显的分化,出现PPI波动大于CPI的超调现象,并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货币政策及其不确定性变动均会对中国宏观价格分化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将150余个宏观经济变量纳入TVP-FA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PPI超调有正向影响,但作用时间相对较短;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扩张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收缩分别对PPI超调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作用时间较长且恢复更为缓慢。另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PPI超调有负向影响且作用时间较短。进一步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持有工业粗产品的便利收益,进而使得PPI相对于CPI超调。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构建、货币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龙少波胡晓辰
- 关键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货币政策
-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价格宏观调控探析
- 2016年
-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的价格变动有了新的特征,价格调控的模式也发生了重要改变。价格调控的目标从"点调控"转变到"区间调控",价格调控的方式从"全面调控"转移到"结构性调控",价格调控的着眼点从"需求方调控"过渡到了"供给方调控",物价调控的手段也从"直接"手段转换到了"间接"手段。这些变化是由我国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等宏观背景所决定的。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价格调控需要兼顾长期和短期目标,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创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手段,并设定具有一定弹性的价格目标区间。
- 龙少波钟兴菊
- 关键词:价格波动宏观调控
- 消费升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及实证检验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其次构建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干扰,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动态面板回归分析及理论机制检验。
- 龙少波丁点尔
- 关键词: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区域异质性省级面板数据内生性问题
-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被引量:13
- 2015年
- 利用双变量的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扩展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1953至2013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方法分别支持四种不同的假说和因果关系,根据非线性研究和相关文献,我们认为我国存在从能源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增加可勘、可采能源存量,增加海外能源获取渠道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保证能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龙少波陈璋黄林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北京市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北京市政府消费比例过大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降低了对经济拉动的影响力系数。而政府消费内部的不合理,行政管理费用比例过高是挤占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因此,北京市需要降低政府消费的比率,优化政府消费内部结构,降低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加大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提高居民消费,从而更快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 陈璋龙少波廖海勇
- 关键词:政府消费居民消费经济增长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投资驱动、货币供给与PPI低迷——基于TVP-VAR-SV模型的动态分析被引量:20
- 2016年
- 2012年2月以来,我国PPI处于负增长区间运行的态势已经长达40多个月,说明我国生产领域已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通缩的状况。为了对比和分析造成此轮我国PPI持续低迷的原因,我们使用TVP-VAR-SV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是2012年以来PPI低迷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已经影响到了生产企业的盈利状况;在我国长期产能过剩背景下,投资需求下降对PPI的下跌有重要影响;货币供给收缩也对PPI的走软有一定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需要适当地加大结构性投资的力度,扩大需求以应对PPI的持续下跌。
- 龙少波胡国良王继源
- 关键词: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 中国式技术变迁下的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互动机制研究被引量:34
- 2020年
- 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国式技术变迁为视角,探讨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式对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动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引进式技术进步通过快速供给效应、消费偏好转移效应、收入分配资本偏向效应以及技术同质化效应在前期对产业与消费"双升级"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却不利于"双升级"互动机制的畅通。而原发式技术进步则通过有效供给效应、消费偏好转变效应、收入分配劳动偏向效应以及技术异质化效应,能有效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互动,推动经济大循环与高质量发展。
- 龙少波丁露余康
- 关键词:互动机制
- 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0—2012年被引量:10
- 2015年
- 本文对一个非径向非角度的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兼顾投入过量松弛和投入不足松弛。通过该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分析了中国2000—2012年环境约束下30个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对其收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低,增长粗放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工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各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扩大了;如果忽视环境约束,会导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高估;人均收入水平、资本积累、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梁俊龙少波
- 关键词:环境约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增长方式
- 银行信贷、股市融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研究中国银行信贷、股市融资、FDI三种融资渠道与中国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信贷、股市融资、FDI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2008年之前,FDI、股票融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2008年之后,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而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显著,但新的作用机制不及原来机制稳定。在FDI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减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正确处理三种融资渠道的关系,并努力从原有的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以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
- 龙少波陈璋胡国良
- 关键词:银行信贷股市融资FDI经济增长
- 技术引进方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 2015年
-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引进方式与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关系,我们认为,近十几前来中国的技术引进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这造成了大量的资本盈余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成为了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技术引进方式强度的下降能够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除此之外,银行信贷扩张和人民币名义汇率也是造成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同时,银行信贷扩张也部分源于技术引进方式。因此,我们建议抑制房价上涨的关键在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让资本重新回归实体经济。
- 胡国良龙少波
-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