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菲菲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小流域
  • 3篇丹江流域
  • 2篇典型小流域
  • 2篇土地利用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流失
  • 1篇地形
  • 1篇养分
  • 1篇养分流
  • 1篇养分流失
  • 1篇有机碳
  • 1篇生态调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团聚体
  • 1篇坡面
  • 1篇中游
  • 1篇鹦鹉
  • 1篇下坡
  • 1篇粒级

机构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龙菲菲
  • 3篇徐国策
  • 3篇李占斌
  • 3篇李鹏
  • 2篇刘晓君
  • 2篇张铁钢
  • 1篇黄萍萍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总氮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2
2012年
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利用网格状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样采集,共计采样点268个,测定土壤0~40cm的总氮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不同深度下土壤总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土层间土壤总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0~10cm(A1)、10~20cm(A2)和20~40cm(A3)土壤总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85、0.47和0.30g/kg。3个土层下,总氮的最优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经Kriging插值分析,不同土层下土壤总氮的空间分布呈带状格局。ANOVA分析表明A1和A2层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总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土层下土壤总氮在不同坡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农地不同土层下土壤总氮含量与海拔、坡度和坡向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研究区0~40cm土壤总氮储量为562.37t,不同土地利用下0~40cm每平方米土壤总氮含量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分别为0.343、0.299和0.289kg/m2。
徐国策李占斌李鹏黄萍萍龙菲菲
关键词:地形土地利用丹江流域
丹江鹦鹉沟流域坡面养分流失的生态调控作用研究
以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及水文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小流域生态沟渠对流域景观格局、坡面土壤性质及水质的影响,分析流域内不同划分规则下景观格局指数...
龙菲菲
关键词:生态调控
文献传递
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裸地(BL)、花生(PL)、50%裸地+50%花生(BP)、50%玉米+50%花生(CP)和秸秆覆盖(SC)5种农作方式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小区径流氮素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总量表现为裸地BL〉SC〉CP〉BP〉PL;随降雨时间延续,地表径流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其中BL小区增长速度最快,BP措施下出流时间最长(降雨后第6min),花生立地条件下每5min地表径流变化稳定在0.30-3.46L之间。径流中氮素流失浓度表现为BP〉CP〉PL〉BL〉SC,随时间呈波动增加趋势,沿坡面由上至下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受农作方式的影响,氮素流失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规律不同;总氮、硝态氮流失浓度最大增幅分别可达45.54%和55.79%,流失量分别在15.90-110.81mg/m2和15.58-90.33mg/m2之间;径流中氮素浓度的变异性略大于对应的地表径流。农作方式与硝态氮呈正相关,与总氮相关性不显著。在鹦鹉沟小流域农田养分流失不容忽视,需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秸秆覆盖措施既能有效保持土壤养分,又可保证入河径流量,是值得推荐的水保措施。
刘晓君李占斌宋晓强同新奇张铁钢龙菲菲
关键词:模拟降雨氮素流失
丹江典型小流域有机碳在土壤团聚体不同粒级的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样采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粒径的相互关系,运用情景模拟法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转移矩阵。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团聚体含量大致呈现伴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大粒径(2~10mm)的范围内。经ANONA检验,农地与林地,林地与草地之间土壤团聚体不同粒级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典型用地之间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粒径分布的变异性属于中等变异,且团聚体有机碳与小粒径(〈1mm)的土粒结合更加紧密,有机碳储量的粒径分布呈现出近似正态分布的状态。
龙菲菲李占斌徐国策李鹏成玉婷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土地利用丹江流域
丹江流域径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丹江流域径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加强丹江流域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6月至7月,沿丹江干流自上游到下游采集25份水样,并在丹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典型小流域分别采集11,6和8个水样,分析丹江干流及典型小流域中径流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丹江干流径流中电导率(EC)均值为0.45dS/m,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35,0.21,10.17和0.04mg/L,其中硝态氮(NO-3-N)变异系数为136%,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特征,其他指标均为中等变异。与干流径流相比,上游小流域和下游小流域水体中NH+4-N、NO-3-N、TN、TP质量浓度及EC总体偏低,而中游小流域水体总体偏高。【结论】丹江干流径流含微量盐水,TN质量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水标准,其他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除NH+4-N外,丹江流域水体其他养分自上游到下游均表现为逐渐富集,其中TP质量浓度在中游略有下降。
成玉婷徐国策李鹏刘晓君张铁钢龙菲菲
关键词:丹江流域小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