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守良

作品数:312 被引量:981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3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0篇医药卫生
  • 6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7篇细胞
  • 76篇电离辐射
  • 58篇基因
  • 54篇凋亡
  • 43篇低剂量
  • 42篇肿瘤
  • 40篇细胞凋亡
  • 36篇照射
  • 36篇小鼠
  • 30篇胸腺
  • 29篇睾丸
  • 28篇周期
  • 28篇细胞周期
  • 27篇低剂量辐射
  • 27篇电离辐射诱导
  • 26篇射线
  • 26篇生精
  • 26篇生精细胞
  • 26篇精细胞
  • 21篇蛋白

机构

  • 248篇吉林大学
  • 45篇白求恩医科大...
  • 43篇吉林大学第二...
  • 40篇吉林大学第一...
  • 18篇吉林大学中日...
  • 16篇北华大学
  • 13篇温州医学院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吉林省肿瘤医...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白求...
  • 4篇吉林省省卫生...
  • 4篇维也纳兽医大...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解放军军需大...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306篇龚守良
  • 72篇王志成
  • 48篇刘树铮
  • 44篇李艳博
  • 40篇刘淑春
  • 36篇刘扬
  • 33篇刘光伟
  • 29篇赵红光
  • 28篇董丽华
  • 25篇李修义
  • 23篇郭彩霞
  • 22篇吕喆
  • 18篇王珍琦
  • 18篇龚平生
  • 18篇贾晓晶
  • 16篇李校堃
  • 16篇刘林林
  • 15篇梁硕
  • 14篇吕文天
  • 13篇姜晓燕

传媒

  • 8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7篇中国实验诊断...
  • 14篇白求恩医科大...
  • 14篇辐射研究与辐...
  • 1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中国病理生理...
  • 9篇国外医学(放...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辐射防护
  • 6篇中国辐射卫生
  • 4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实验动物与比...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肿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23篇2010
  • 25篇2009
  • 25篇2008
  • 15篇2007
  • 28篇2006
  • 19篇2005
  • 25篇2004
  • 20篇2003
  • 17篇2002
  • 8篇2001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鼠血清TSH和TH的变化及维生素E和硒的影响
1992年
用克山病病区粮及在其中补充维生素E和(或)硒喂饲大鼠,以非病区粮喂养的大鼠为对照,观察其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结果表明,病区粮组大鼠血清中TSH水平明显高于非病区粮组大鼠,补充硒或VitE后,其血清中TSH仍处于高水平,但联合补充硒和VitE后其血清中TSH水平明显下降,恢复到了对照组大鼠的水平;各组间血清TH水平差异不大。提示我们,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鼠其垂体前叶分泌TSH细胞受到了影响,联合补充硒和VitE可以抵消病区粮致病因素的作用,进而表明硒和VitE的联合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的基本病因。
杨青龚守良吕喆王凡
关键词:克山病TSHTH维生素E
胞二磷胆碱对原代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研究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CC)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Parkinson病体外细胞模型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Fluo3/AM荧光染料,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罗丹明123和PI荧光双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LDH的漏出;TH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多巴胺能神经元。实验分成三组:(1)对照组:即原代培养细胞;(2)6-OHDA损伤组:即原代培养细胞加6-OHDA;(3)CC保护组:原代培养细胞中分别加2、1、0.1、0.01和0.001mmol/LCC后,再加6-OHDA。结果显示:与6-OHDA组相比,1、0.1、0.01和0.001mmol/LCC组细胞活力增加(P<0.01);[Ca2+]i浓度下降和ΔΨm升高(P<0.01);除了0.001mmol/LCC组外,各CC组LDH漏出率明显低于6-OHDA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在体外Parkinson病细胞模型中,CC可能通过保护神经元细胞膜,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活力,降低[Ca2+]i浓度,减少LDH漏出等途径削弱6-OHDA的神经毒性作用,发挥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姜晓燕龚平生张卫民王志成李晶赵刚龚守良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6-羟多巴胺多巴胺能神经元PARKINSON病原代培养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对辐射诱发胸腺瘤β-catenin和c-myc基因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辐射诱发胸腺瘤过程中β-catenin和c-myc mRNA表达影响,为阐明MSC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C57BL/6小鼠MSCs,X射线照射C57BL/6小鼠建立胸腺淋巴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辐射组及MSCs组,每组6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胸腺β-catenin和c-myc mRNA表达。结果辐射组小鼠胸腺瘤β-catenin mRNA表达量(0.92±0.23)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21)(P<0.05),MSCs组β-catenin mRNA表达量(0.77±0.24)下降;与对照组(1.48±0.34)比较,辐射组c-myc mRNA表达量(1.61±0.37)上调,MSCs组c-myc mRNA表达量(1.18±0.34)明显低于辐射组(P<0.05)。结论 MSCs可通过抑制β-catenin和c-myc基因异常表达,抑制肿瘤的增殖。
王洪艳齐亚莉刘丽萍宋祥福张红梅陈玉丙龚守良
关键词:电离辐射胸腺瘤
姜黄素对中波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氧化致癌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人类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致癌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经UVB照射后,立即加入浓度分别为1.25、2.50和5.00mg.L-1的Cur继续培养,用酶化学法测定氧化和抗氧化物含量;由罗丹明123和Fluo-3/AM荧光强度计算细胞Δψ和[Ca2+]i,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VB照射组HaCaT细胞Δψ、SOD和GSH-Px含量及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而细胞[Ca2+]i、ROS、NO和MDA含量以及caspase-3、cytochromc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UVB照射组比较,UVB照射后加入Cur各组细胞Δψ和Bcl-2蛋白表达以及2.50和5.00mg.L-1组的SOD和GSH-Px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而各加药组的ROS、NO和MDA含量以及caspase-3、cytochromc和Bax蛋白表达和2.50和5.00mg.L-1组的[Ca2+]i均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值为0.58~2.50,并显示Cur剂量-效应关系。结论:Cur可能通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Ca2+]i、氧化物含量及凋亡相关诱导因子蛋白表达,从而达到其抗UVB辐射细胞致癌的预防作用。
康顺爱郭彩霞王志成李艳博姚崇舜龚守良李校堃
关键词:姜黄素HACAT细胞中波紫外线
重组质粒pEgr-hp53体外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 pEgr-hp53重组质粒体外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对人卵巢癌 SKOV-3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阐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 pEgr-hp53体外转染 SKOV-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
董丽华龚守良
文献传递
白桦脂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白桦脂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和酒精性肝病(ALD)模型组、白桦脂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益肝灵片)对照组。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后,白桦脂醇各剂量组(10、20和40mg·kg-1·d-1)灌胃15d,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益肝灵片(含水飞蓟宾100mg·kg-1·d-1)灌胃15d后,禁食12h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血清、肝匀浆中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做肝脏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D模型组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和TG、CHO、LDL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而HDL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肝组织匀浆TG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胞质内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脂滴。中、高剂量白桦脂醇能明显地降低ALD大鼠血清中ALT、AST、ALP、GGT活性和TG、CHO含量,且显著降低血清、肝组织中TG含量,与ALD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高剂量白桦脂醇还能明显地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坏死,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结果类似。结论:高剂量白桦脂醇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血脂、减少脂肪在肝脏的沉积。
狄英波张桂英吴光健王宝贵龚守良赵刚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P53基因和蛋白表达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P5 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种类生精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法观察生精细胞P5 3蛋白表达 ,原位杂交法观察其P5 3mRNA水平。结果 :0 0 2 5 - 0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生精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种类规律性。在较低剂量照射 (0 0 2 5和 0 0 5Gy)时 ,以精原细胞凋亡为主 ,随照射剂量增加 (0 0 75 - 0 2Gy)逐渐累及精母细胞 ,并且前者凋亡率明显高于后者 ,很少累及精子细胞和精子。P5 3蛋白表达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并且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 ,随照射剂量增加 ,其阳性率逐渐升高 ,而精子细胞和精子阳性率较低 ;P5 3mRNA表达在较低剂量照射 (0 0 2 5Gy)时 ,主要以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为主 ,随剂量增加 (0 0 5 - 0 2Gy)逐渐累及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P5 3mRNA表达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但精子细胞表现不明显。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可选择性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 ,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程效应关系。提示 ,这种选择性诱导凋亡调控机制可能与P5 3基因和蛋白表达相关联。
刘光伟吕文天王珍琦吕哲刘淑春龚守良
关键词:基因P53精母细胞精原细胞
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谷氨酸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谷氨酸损伤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时的病理改变;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谷氨酸损伤+万拉法新及+氟西汀各给药组(50、100、200及500μmol.L-1或10、100及500μmol.L-1);应用MTT法分别检测万拉法新和氟西汀对谷氨酸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情况以及SOD活性的改变。结果:谷氨酸使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降至正常的50%(P<0.05);谷氨酸损伤+万拉法新组(100和200μmol.L-1)神经元存活率均高于谷氨酸损伤组(P<0.05或P<0.01),而谷氨酸损伤+氟西汀各组神经元存活率无升高。谷氨酸损伤组LDH的释放急剧升高,约是正常对照组的7.4倍;两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LDH的释放。谷氨酸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谷氨酸损伤组比较,万拉法新组(10和100μmol.L-1)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01),谷氨酸损伤+氟西汀组(100和500μmol.L-1)SOD活性均降低(P<0.05)。结论: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和氟西汀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且万拉法新神经保护作用强于氟西汀。
王珍琦张萱刘扬李鹏武贾晓晶龚守良
关键词:抗抑郁药神经保护作用万拉法新氟西汀谷氨酸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基因调控
正常大鼠和小鼠睾丸中存在自发的生精细胞凋亡现象,且随生精细胞种类及生精上皮周期不同阶段而发生改变,具有一定规律性.生精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很低剂量照射就可诱导生精细胞凋亡.因此,深入探讨生精细胞凋亡的辐射效应,尤其是低剂...
龚守良刘光伟
关键词:电离辐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生精细胞
文献传递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免疫器官局部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和方法:观察75mGyX射线全身照射昆明系雄性小鼠后24h,其血清及胸腺和脾细胞外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经75mGy照射后,其血清抑制脾细胞对ConA反应性低于正常血清,其胸腺(脾)细胞外液抑制胸腺细胞3H-TdR自发掺入能力(脾细胞对ConA反应性)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尤以MW<10kD组份为著;胸腺和脾细胞外液经SephadexG100层析获得的第一峰较正常对照的高,而第二峰较之为低,其中第二峰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低于正常对照的第二峰更为明显。结论:低剂量辐射能够改变免疫器官局部微环境,使免疫功能增强,可能与其神经体液因子等因素的变化有关。
赵勇龚守良刘树铮
关键词:胸腺细胞外液免疫性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