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 作品数:9 被引量:4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安全的防治翼状胬肉复发的药物方案。方法:以2011-11/2013-09因翼状胬肉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134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对照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后每周随访1次,历时3mo,对两组角膜状况、眼压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3mo,按计划完成随访的试验组有43例45眼,对照组有38例39眼,其中出现复发迹象的试验组有14例15眼,最终复发2例3眼,与对照组12例13眼出现复发迹象,最终复发2例2眼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9眼因修正眼压高于正常上限值退出试验,与试验组(0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有效且安全的。 徐志蓉 严浩 冯梅关键词:双氯芬酸钠 翼状胬肉 复发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通过描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医学应对问卷量表,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广州、深圳共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患者100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人群,而回避和屈服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共同居住者、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医疗付费方式的患者的应对方式不同。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常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面对的应对方法。要着重帮助低收入、低文化程度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发挥婚姻、家庭支持对患者的积极作用。 马淙 徐晨 严浩 李海灵 刘俊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 影响因素 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和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促进作用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制作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正常组和移植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使用单克隆抗VEGF-C抗体阻断VEGF-C,在术后第3,7,10,14d分别取材,角膜淋巴管显像特征性使用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法,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裂隙灯检查并进行排斥反应评分(RI),另外VEGF-C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和即时PCR来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角膜无新生淋巴管;其余两组小鼠移植后有新生淋巴管从角膜缘发出,淋巴管计数(LVC)在第14d达峰值,移植组的淋巴管计数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有少量VEGF-C表达,移植对照组VEGF-C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且在第14d达峰值(P<0.05);与移植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降低(P<0.05),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裂隙灯观察角膜通透性,分别计数不同组的小鼠移植存活量来评价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论: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同种移植物存活数量。 方廷兵 严浩 徐志蓉 冯梅 王增智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影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社会支持的因素有家庭、经济和居住地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35.13±3.62)分,常模社会支持得分为(34.56±3.73)分,两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t=1.375,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能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获得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徐晨 陈志群 严浩 马淙 刘俊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07年11月~2008年6月120例原发性青光眼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患者100例。使用SPSS12.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中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内外向因子(E)48.21±3.97,神经质因子(N)54.37±4.59。均在43.3~56.7范围内,精神质因子(P)52.21±4.45<61.5,与正常人相比均没有差异,但是掩饰性因子(L)57.83±4.13<70,说明该人群人格特征以掩饰性为主要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文化程度。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异于正常人群。 马淙 刘俊 徐晨 李海灵 严浩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 人格特征 影响因素 泪道激光再造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泪道阻塞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Nd:YAG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20例23眼泪道阻塞患者行Nd: YAG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3 mo ,拔管后随访3~12 mo ,观察术前患侧鼻腔情况,术中鼻腔损伤程度、术后流泪和流脓情况、泪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末次随访时,经此方法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患者治愈19眼(82.6%);有效2眼(8.7%);无效2眼(8.7%),总有效率91.3%。其中泪小管阻塞者有效率100%(2/2),泪总管阻塞者有效率100%(15/15),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66.7%(2/3),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66.7%(2/3)。1眼术后2wk左右有轻微眼部刺激症状,3眼出现泪小管周围组织红肿不适,2眼出现泪小点撕裂,无1例患者出现假道及泪道插管滑脱,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徐志蓉 方廷兵 严浩关键词:泪道阻塞 逆行置管 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及对移植物成功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角膜移植物成功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5 mg/kg)、中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10 mg/kg)、高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15 mg/kg)和对照组(于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12只。比较四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角膜新生血管最长长度、VEGF-C平均光密度值及角膜移植物成功率。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角膜新生血管最长长度、新生血管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新生血管面积为(8.63±0.74)mm2,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的(12.15±1.37)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VEGF-C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的VEGF-C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移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显著,可有效降延缓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低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 方廷兵 严浩 徐志蓉 冯梅 王增智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 角膜移植 OPTN基因的低表达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大鼠OPTN基因的低表达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亚细胞形态结构及存活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针对Sprague-Dawley(SD)大鼠OPTN的3对RNA干扰片段(siRNA),体外培养SD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做实验,分别将3对siRNA(si-OPTN-001、si-OPTN-002、si-OPTN-003)通过脂质体Lipofectemine 2000转染入星型胶质细胞,24 ~ 48 h后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的干扰效果,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序列;以筛选出来的siRNA序列构建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si-OPTN,并通过Lipofectemine 2000包裹转染RGC5,将RGC5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阳性对照组,si-OPTN组,脂质体阴性对照组.转染24~48 h后用细胞器特异荧光染料标记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结构,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来观察表达的si-OPTN在RGC5内的分布、定位及其对细胞器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和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观察si-OPTN对RGC5存活的影响.实验中不同组间的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实时PCR及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转染si-OPTN-001、si-OPTN-002和si-OPTN-003 24 h后星型胶质细胞内OPTN的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61.71±0.84)%、(48.13±0.92)%和(46.22±0.73)%,而转染si-OPTN-001、si-OPTN-002和si-OPTN-003 48 h后星型胶质细胞内OPTN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64.44±2.01)%、(57.78±1.97)%和(37.78±1.84)%,其中si-OPTN-00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降低显著;si-OPTN转染RGC5细胞24 h后的转染效率为(17.43±0.94)%;转染48 h后的转染效率为(20.13±1.24)%;表达的si-OPTN在细胞内基本上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覆盖胞质和胞核,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器染色情况比较,转染细胞内的肌丝蛋白、线粒体、溶酶体及高尔基体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损伤性改变;Hochest33342/PI荧光染 徐志蓉 陈飞 严浩关键词:RNA干扰 OPTN 亚细胞结构 细胞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