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AlCl_3致痴呆大鼠脑组织Aβ及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皮下注射AlCl3建立AD模型。将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4组,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动物行为学的改变,测定脑组织中Aβ含量、CAT活力。结果:造模各组大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Aβ含量明显升高(P<0.01),CAT活力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针刺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1),Aβ含量明显下降(P<0.05),CAT活性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Aβ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乔云英关键词:针刺 老年性痴呆 脑组织 从针刺补泻含义谈其量化标准 2011年 本文从现代临床及经典理论方面对于针刺补泻的含义进行了具体解释。对于刺激量的轻重与针刺补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轻刺激不等于补法,重刺激不等于泻法。不能仅以针刺手法作为其量化标准,从针刺补泻效应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方面为针刺补泻的量化标准提供了思路。 乔云英 吴富东关键词:针刺补泻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优方案筛选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的三种针灸治疗方法的疗效,筛选出最优方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原发性痛经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组)、腕踝针组(B组)、耳穴贴压组(C组)、对照组(D组)各20例,A、B、C组选择经前5d^7 d开始治疗,1 d 1次,5 d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经期服用药物。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5.00%;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为85.00%,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后分析可知体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结论:体针、腕踝针、耳穴贴压均能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发挥一定疗效,但体针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三组。 乔丽 乔云英 张卫东 薛萍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针刺治疗 腕踝针 耳穴贴压 针灸医籍课程改革思路探讨 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针灸古典医籍的特点提出传统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强调通过建立知识链接、理论结合临床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乔云英关键词:课程改革 知识链接 教学方法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中NF-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NF-KB在下丘脑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的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及模型加电针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下丘脑NF-KB(P65)的表达。结果:在模型组AA大鼠下丘脑中活化的NF-KB明显增多;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较模型组NF-KB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可通过抑制活化的NF-KB在下丘脑的表达,调节NF-KB活性。针刺镇痛抗炎可通过NF-KB这一环节起到关键作用。 乔云英 吴富东 王健 崔晓鲁 刘丛丛 朱新龙关键词: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下丘脑 NF-KB 从三阴交不同定位探讨足三阴经的交会 被引量:4 2013年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乔云英关键词:三阴交 足三阴经 贾成文教授临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5 2007年 贾成文教授从事针灸专业教学及临床工作30余载,精于理论,长于实践,博采古今之长,临证施治取穴精简,手法奇特,疗效颇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曾师从于贾成文教授,对其临床独特疗效深感敬佩,现略举一二,以飨同道。 乔云英 吴春娥关键词:烧山火 腕踝针 医患互动 也谈“气至而有效” 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提出针灸医籍当中"气至"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针感,"气至"与"针感"不同,"气至"更是一种针刺有效的标志。临床判断气至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针刺感应、针感的传导方向及针刺后机体整体感觉来判断。《内经》中所讲的"气至而有效"有其客观依据。 乔云英关键词:气至 针感 疗效 针刺镇痛中内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电针(EA)夹脊穴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发的炎症痛模型(AA)大鼠的镇痛治疗作用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作用,探讨EA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观察侧脑室注射抗5-羟色胺(5-HT)或抗β-内啡肽(β-EP)血清对内... 乔云英关键词:针刺镇痛 细胞信号 转导机制 针刺对炎症痛大鼠痛阈及下丘脑Gi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EA)治疗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腰椎夹脊穴的镇痛效果,及下丘脑抑制性G蛋白(Gi)含量的变化,以初步探讨针刺镇痛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干预措施。用行为学痛阈法观察大鼠痛阈的变化;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下丘脑Gi蛋白的变化。结果:EA夹脊穴提高了炎症痛大鼠的痛阈,降低了下丘脑Gi蛋白的表达。结论:炎症痛的产生发展可能与大鼠下丘脑G蛋白信号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针刺镇痛介导的G蛋白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炎症痛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崔晓鲁 吴富东 单秋华 王健 乔云英关键词:痛阈 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