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晓磊

作品数:97 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化学工程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2篇脱硫
  • 18篇锅炉
  • 13篇镁渣
  • 12篇燃烧
  • 11篇烟气
  • 11篇煤粉
  • 11篇孔隙
  • 11篇孔隙结构
  • 8篇燃煤
  • 8篇
  • 7篇脱硫剂
  • 7篇脱硫性能
  • 7篇污泥
  • 7篇吸附剂
  • 6篇动力学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气脱
  • 6篇燃煤烟气
  • 6篇煤烟
  • 6篇值模拟

机构

  • 96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天津大唐国际...
  • 1篇山西电力职业...
  • 1篇太原锅炉集团...
  • 1篇山西国峰煤电...
  • 1篇山西蓝天环保...

作者

  • 96篇乔晓磊
  • 69篇金燕
  • 60篇樊保国
  • 25篇刘海玉
  • 12篇郑仙荣
  • 7篇徐樑
  • 5篇宋凯
  • 4篇李经宽
  • 3篇冯乐
  • 2篇白亚东
  • 2篇张海荣
  • 2篇常丽萍
  • 2篇张肖阳
  • 2篇鲍卫仁
  • 2篇杨靖
  • 2篇段耀辉
  • 2篇刘娟娟
  • 2篇张润元
  • 2篇韩飞
  • 2篇侯宇

传媒

  • 7篇热力发电
  • 7篇动力工程学报
  • 6篇煤炭学报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电站系统工程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上海电力大学...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化工进展
  • 3篇炭素技术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煤炭转化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碱金属盐改性炽热镁渣激冷水合脱硫剂被引量:2
2017年
将炽热镁渣通过激冷水合以及碱金属盐添加剂改性的方法制得脱硫剂,并借助TGA研究改性脱硫剂钙转化率。借助XRD、SEM和BET分析改性脱硫剂物质成分、表面形貌特征以及微观特征,从而获得炽热镁渣激冷水合过程中使用不同碱金属盐改性添加剂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对镁渣进行激冷水合和加入添加剂改性均可提高脱硫性能;NaCl和Na_2SO_4的加入明显改善了脱硫剂的孔隙结构,Na_2CO_3和K_2CO_3与镁渣水合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_3并在改性脱硫剂表面附着结晶;水合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钙转化率的提高。
侯宇冯乐李经宽乔晓磊金燕樊保国
关键词:碱金属盐脱硫性能
镁渣直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方法
一种镁渣直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方法,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脱硫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镁渣(镁冶炼废渣)直接用作脱硫剂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脱硫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直接利用镁渣,通过可控的加料装置,将镁渣加入循环...
金燕樊保国宋凯乔晓磊
生物质及镁渣复合黏结剂制备焦粉型煤
2023年
焦粉固定碳高、热值高,使用其制备型煤,可替代散煤做民用炊暖之用,但焦粉有挥发分低、粘连性差等特点。以NaOH溶液预处理的改性小麦秸秆和活化镁渣作为黏结剂,使用压片机冷压成型制备型煤。通过正交实验表明,改性小麦秸秆用量是影响型煤抗压强度、落下强度的最重要因素。经综合考量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改性小麦秸秆用量20%,改性温度75℃,NaOH浓度2.5%,镁渣用量5%,成型压力30 MPa,添水量1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明,小麦秸秆改性后,表面物质溶解产生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及其他具有黏性的物质,并广泛形成分子间氢键;内部纤维暴露增大了各组分间机械啮合力,纤维交错缠绕可将应力沿径向及轴向传递;镁渣活化后,打破表面玻璃体结构,产生黏性硅酸钠;镁渣的亲水性有助于将焦粉及黏结剂充分浸润并维持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复合黏结剂可使型煤中各组分紧密团聚,形成牢固骨架结构,使型煤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
吴昊刘海玉乔晓磊卫轶君吴杨
关键词:型煤生物质镁渣抗压强度
碳酸钾改性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制备及脱碳特性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对碳酸钾改性SiO_(2)-Al_(2)O_(3)复合气凝胶的制备、K_(2)CO_(3)碳酸化特性及再生循环脱碳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负载率对CO_(2)吸附的影响,结合SEM、BET对样品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_(2)CO_(3)碱熔烧结过程中,Si-O-Si、Si-O-Al键断裂,晶相结构被破坏,莫来石的共价键转化为霞石的离子键;经正交试验以气凝胶比表面积为衡量指标确定最佳煅烧条件为:900℃、反应60 min、Na_(2)CO_(3)添加比例0.5;K_(2)CO_(3)负载量越多,载体表面相应活性位点越少,且负载量为30%时,CO_(2)吸附量最大为2.86 mmol·g^(−1);过量K_(2)CO_(3)会堵塞孔结构,破坏CO_(2)扩散,降低扩散和利用效率;介孔孔体积百分比由94.21%下降至89.32%,说明活性组分K_(2)CO_(3)主要填充在介孔;经过10次循环-再生试验,吸附剂的CO_(2)吸附量下降幅度为10.49%,吸附剂孔隙结构稳定,脱碳性能优良。
郭婧楠王彦霖郭百合乔晓磊王晓霏郭晋荣金燕
关键词:SIOO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粉流动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以不同粒径的煤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休止角测定仪和Jenike剪切实验装置对休止角、压缩率、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表征煤粉流动性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测量。煤粉粒径与其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并与Jenike流动函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Jenike流动函数法表征煤粉流动性时,流动函数随着煤粉粒径的增大从6.22增大到12.65,流动性变好;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煤粉的流动性进行表征时,随着煤粉粒径的增大,煤样的主成分得分从1.83降低到-1.34,煤粉的流动性增强,该结果与Jenike流动函数法表征煤粉流动性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张月乔晓磊刘海玉金燕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一种新型能有效防止CO逸出的高效燃用型煤家用采暖炉
一种新型能有效防止CO逸出的高效燃用型煤家用采暖炉,属于采暖炉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燃用型煤采暖炉不能很好地适应型煤的燃烧,造成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且容易出现一氧化碳逸出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保温层,壳体内设有炉...
刘海玉周世豪金燕樊保国乔晓磊贾里
文献传递
利用燃煤固废粉煤灰制备CO<Sub>2</Sub>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燃煤固废粉煤灰制备CO<Sub>2</Sub>吸附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碱熔;(2)酸浸;(3)凝胶;(4)老化并改性;(5)干燥及煅烧;(6)等体积浸渍;(7...
郭百合乔晓磊王彦霖张靖超金燕
活性炭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以椰壳、无烟煤以及废弃塑料瓶(PET)为原料,在活化温度800℃,碱炭比4∶1下,采用KOH活化法制备3种活性炭。通过XRD、拉曼光谱、N2吸附法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3种活性炭的晶相结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研究发现:椰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大(1 809.95 m2/g),碳原子的有序度最高;PET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 319.65 m2/g,碳原子的有序度最低;无烟煤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小(1 191.14 m2/g),无烟煤活性炭中含氧类官能团的含量高于椰壳活性炭和PET活性炭。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3种活性炭的复介电常数。结果表明:在2~18 GHz范围内,椰壳活性炭的介电常数虚部ε″和介电损耗tanδ最大,PET活性炭的介电常数虚部ε″和介电损耗tanδ略小于无烟煤活性炭,从电介质极化理论出发,探讨了活性炭微观结构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机理。
刘彦超刘海玉乔晓磊樊保国金燕
关键词:活性炭孔隙结构晶相结构介电性能
贫氧制取生物焦用于电厂锅炉连续脱汞方法
一种贫氧制取生物焦用于电厂锅炉连续脱汞方法,所述连续脱汞方法是燃煤在电厂锅炉炉膛中燃烧,生成高温烟气,在贫氧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在锅炉水平烟道上的质量流量控制器定量喷射生物质形成生物焦,并随烟气在锅炉水平烟道和锅炉尾部烟道...
樊保国贾里金燕乔晓磊李犇
文献传递
某600 MW机组锅炉矿井乏风/煤粉耦合燃烧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使用涡耗散模型,对某600 MW机组锅炉掺烧矿井乏风后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乏风体积分数对锅炉燃烧特性及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乏风体积分数的上升,主燃烧器区域内炉膛平均温度降低幅度最高为30 K,降低幅度并不明显,主燃烧器区域上层平均温度先上升后降低;在整体上炉膛截面氧体积分数随着甲烷体积分数的上升而降低,一氧化碳体积分数随着甲烷体积分数升高而升高;掺烧矿井乏风后,CDEF层燃烧器区域内NO_x质量浓度随着甲烷体积分数上升而上升,AB层燃烧器区域上层炉膛截面NO_x质量浓度随着甲烷体积分数上升而降低,降低幅度最多为253.21 mg/m^3;掺烧甲烷体积分数为1.5%的矿井乏风后,炉膛出口处NO_x质量浓度从569.64 mg/m^3降至519.24 mg/m^3,降低幅度为8.85%。说明锅炉掺烧矿井乏风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有助于降低NO_x的排放。
崔永安高杰徐樑乔晓磊金燕
关键词:锅炉掺烧燃烧特性NOX排放数值模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