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雨晨
- 作品数:88 被引量:594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APP的脑卒中患者健康延续服务体系构建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 :构建基于APP脑卒中患者健康服务体系并推广应用。方法 :准备阶段即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入户需求调查,了解患者所需为下一步研发奠定基础;预使用阶段即对软件初次上线存在的繁琐;文字过多,不稳定因素进行更新调试;实施阶段即梳理完整操作流程,更新上线,方便患者使用。结果 :APP的使用初步实现了住院模式到居家模式的无缝对接,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在线咨询服务等为患者专科健康延续服务提供专业保障,有效缓解患者居家困惑。结论 :"医家护"APP软件的开发初步实现了医护紧密联系的健康服务体系,利于有效管理患者,从多角度解决脑卒中患者的问题。
- 常红乔雨晨孟茜姚辉王晓娟郭晶
- 关键词:脑卒中
- 神经科护士胜任力素质考核纳入护理质量指标及绩效评价模式的探讨
- 常红杨莘乔雨晨姚辉
- 仑卡奈单抗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输液相关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管理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仑卡奈单抗致输液相关反应(IRR)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总结IRR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4年6月26日至8月1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仑卡奈单抗(10 mg/kg,1次/2周)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患者使用仑卡奈单抗治疗期间IRR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及结局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45例,男性15例(33.3%),女性30例(66.7%);年龄为52~82岁,中位年龄62岁。45例患者中15例(33.3%)发生IRR,男性6例,女性9例,2例患者既往有过敏史;治疗周期数为1、2、3和4个者分别为3、8、1和3例。13例患者在仑卡奈单抗治疗前30 min给予苯海拉明预处理。14例患者的IRR发生在仑卡奈单抗治疗的第1周期,1例发生在第2周期。13例发生于仑卡奈单抗静脉滴注结束后5 h内,2例发生在用药后第2天。IRR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部分患者有头痛、恶心和呕吐症状,仅1例表现为皮疹和瘙痒。经对症处理后13例患者症状均很快缓解,继续按周期使用仑卡奈单抗,IRR未再次发生。IRR严重程度为1、2和3级者分别为5、9和1例,严重IRR的发生率为2.2%(1/45)。结论IRR为仑卡奈单抗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症状较轻。一般为首次用药时发生,继续治疗不再发生。仑卡奈单抗用药时应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出现IRR时按严重程度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 范凯婷乔雨晨王蕊谢冰心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热
- 一种液体定量供给装置
- 一种液体定量供给装置,其至少包括:容纳部,其用于储存供给用户饮用的液体,定量部,其用于控制每次用户饮用时的液体体积,定量部设置在容纳部底端且其通过导液部联通至设置于容纳部顶端的出液口,定量部和出液口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位置...
- 乔雨晨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训练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乔雨晨
- 全国脑卒中连续性护理服务现状的小组访谈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了解我国脑卒中连续性护理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收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于2018年4月26—29日对分布于全国24个城市的36名神经内科或康复科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骨干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由访谈小组人员主持会议,专人录音和记录,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目前,大部分综合医院在完成急性期的救治后,都在尽自己的努力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出院患者继续进行护理支持,但同时也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各医疗机构间护理服务出现分层断裂,以至于脑卒中护理服务内容单一、存在碎片化的问题。结论脑卒中护理从业人员正在积极开展连续性护理服务的尝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连续性照护是建立及完善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一环。
- 赵洁常红乔雨晨刘凤春王佳妹王蕊芦文博阮征苗云丁卫军
- 关键词:卒中连续性护理
- 脑卒中住院患者危险因素知识的调查及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了解程度、获取知识的途径、各危险因素得分情况,为卒中二级预防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通过住院教育提高患者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方法:对100例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卒中危险因素问卷等进行调查。结果:初次脑卒中患者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得分属低等水平。结论: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掌握状况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还应结合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具有系统的健康宣教,减少再次复发。
- 刘媛乔雨晨
- 关键词:脑卒中
- 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AD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MAI)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激越行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总分和CM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A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激越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璇常红乔雨晨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睡眠质量激越行为
- 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X医院老年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 2024年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与日俱增,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与压力。现阶段,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低、主动筛查和识别能力弱、治疗及照护成本高、社会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凸显,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医疗机构、社区、慈善团体、市场及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福利主体构成的覆盖老年认知障碍病程全周期的照护体系势在必行。研究基于北京市X医院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庭全周期支援项目实践,以福利多元理论为框架,通过行动研究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实施路径与机制。基于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现实样态的描绘,健康社会工作者打破原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场所禁锢、患者不同疾病周期需求割裂及资源链接成效欠佳等弊端,转而使用健康社会工作的视角,利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尝试从认知障碍疾病管理的4个阶段进行破局:在认知障碍疾病早发现阶段,能够明确服务主体的职责,实现服务成效的最大化;在认知障碍疾病早治疗阶段,能够打通服务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价值化流动;在认知障碍患者疾病自我管理阶段,能够调动服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服务对象的积极转变;在认知障碍友好化倡导阶段,能够回应服务主体的内在需求,实现照护体系的可持续化发展。
- 杜今张红宇乔雨晨刘一凡李璐龄
-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
- 思维导图在胰岛素笔注射临床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胰岛素笔注射临床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专科的131名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65名和对照组66名,两组在进行培训前均先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操作考核,考核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培训,试验组设计、制作并使用自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培训,比较全体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两组间培训后的操作考核成绩、考核中常见问题的发生率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试验组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药物使用错误、选择部位错误上存在的问题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培训满意度高总分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临床培训能够提高临床操作技术的培训效果,减少胰岛素笔使用常见错误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 张茜乔雨晨常红
- 关键词:思维导图胰岛素笔注射满意度